刘其雷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蓼兰镇万家卫生院 266700
滕彩芹 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卫生院 266700
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是绝对缺乏,或是因为胰岛素不同程度的抵抗,会引起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紊乱,引起糖尿病的一系列症状。糖尿病久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对心脑、肾、眼、神经系统损害均非常大。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多种急性代谢紊乱病症。患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人不依赖外源胰岛素生存,早期可以服用口服降糖药,以维持血糖正常值。对于糖尿病人,西医治疗注重饮食疗法,在饮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摄取比例应该合理,并应该配合足够的纤维素、矿物质等,已达到体重、纠正代谢紊乱、减轻胰岛负担等目的,重要的一点是,合理饮食有利于进一步的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治疗加之运动治疗,良好的配合药物治疗等西医治法,一直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西医的药物疗法在临床有着较好的效果,对双胍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等的口服药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需要胰岛素使用的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西医内科方法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对西医内科的几种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对临床遇到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取样研究。以40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男12人,女8人,年龄36~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7±1.2)岁,患病时间在3年到16年之间,平均患病(5.2±0.6)年;治疗组的患者为20人,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龄在34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3±1.1)岁,患病时间在1年到13年之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天两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口服吡格列酮,每次30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实验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两组进行监控,查看其病情的治疗效果,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改变情况。还要对两组人员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和复发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血、尿糖监测结果均已经恢复正常,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有效:血糖水平能够维持在8.0mmol/L之内,血、尿糖水平大幅度改善,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无效:症状表现仍存在,血糖水平仍然保持在8.0mmol/L以上,尿糖水平为(2+)以上[1]。?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对照组效果为,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0%。?
经过吡格列酮治疗后的的病情结果为,6例显效,13有效,1例无效,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5%。两组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
2.2 空腹和餐后治疗结果。在对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观察中发现,治疗前血糖含量为(9.32±1.61)mmol/L,而治疗后血糖浓度为(8.05±1.06)mmol/L,结果差异明显。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12±2.19)mmol/L和(14.83±1.76)mmol/L,产生的结果差异明显。在对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的血糖观察后发现,使用药物治疗前血糖浓度为(9.24±1.21)mmol/L使用药物治疗后血糖浓度为(7.23±1.31)mmol/L,结果差异明显。两小时后血糖浓度,在用药前为(18.26±2.15)mmol/L,使用药物后血糖浓度则为(10.37±1.72)mmol/L。两组结果有差异。?
2.3 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经过调查随访后,对照组有4人复发,复发率为20%。治疗组根据结果统计后,有1人复发。复发率为5%。两组实验的复发率差异明显。两组均未见到不良反应。?
3 讨论?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通过本组实验,吡格列酮的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在临床上以经应用了50余年,对于兼有肥胖或者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比较好的疗效。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肝糖升高。二甲双胍在对抗高血糖时的作用是针对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血糖恢复正常可以降低高血糖对胰岛的毒性作用,使胰岛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体内游离脂肪酸的升高会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展,同样也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带来更大的危险因素。二甲双胍可以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对降低血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甲双胍的应用非常适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人群,并且有助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且适用于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对降糖药应用的过程中,有些患者会出现血糖过低的现象,在此方面二甲双胍的副作用较小,但是二甲双胍在多年的应用中发现,其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消化道的刺激上,但是这种消化道刺激持自限性。?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降低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达到对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吡格列酮可以增强细胞表面转运体对糖的装运能力,从而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以此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在实验对比中,虽然二者在结果上有差异,但是两种药物对降低血糖都有明显的效果。在一些临床使用和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应用时各有长处,二者作用时间不同,建议糖尿病人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遵照医嘱合理用药。?
在应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如果对于药物治疗产生抵抗的患者,可以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现在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方法,在对一些严重慢性耗损性疾病、肝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和哺乳期等一些糖尿病让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动物胰岛素的硬用虽然有着易产生抗体、易发生过敏还还有使注射处皮肤产生脂质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但是使用效果也较为明显。
论文作者:刘其雷 滕彩芹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血糖论文; 胰岛素论文; 糖尿病论文; 西医论文; 在对论文; 两组论文; 浓度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