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创新到学生创新_政治论文

从教师创新到学生创新_政治论文

由教师创新走向学生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教师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是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创新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应由教师创新走向学生创新。笔者通过两年的尝试与探索,认为由教师创新走向学生创新,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处理的创新性

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教学内容从导入新课、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检查评定,都应有创新性的处理;或纲要收敛、归纳概括;或举反发散、演绎分析;或化整为零、重点讲授;或句玄揽要、总结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既要依据课程标准,又要不局限课本,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例如,在讲初一《思想政治》“驾驭情绪之舟”这一框题时,我没有按教材的顺序去讲授,而是别开生面,先讲述一则家庭事例:小芳每天回到家里总是出现这样的画面,奶奶一天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说她年老了,身体到处痛,媳妇又不孝顺,这日子还不如死掉的好;而妈妈却说,家务活太繁杂了,奶奶真啰嗦,有时还会和奶奶吵上几句;可爸爸说夹在奶奶与妈妈中间,都不能得罪,整天也生活在烦恼之中,这样的“战争”时有发生,小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从此失去了笑容。请同学们替小芳找到一些合理的解决办法,使小芳重新笑起来。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同学们除找出书中的一些办法之外,还找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方法,如用适当的吼、哭等办法调节情绪,这就突破了教材的时空界限,使学生不是死板地学习驾驭情绪的各种方法,而是自己主动地想出了日常生活中调节情绪的方法,达到了从教师自己对教材处理的创新走向诱导学生思维的创新。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个体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体现了政治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不断探索的敬业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性是创新性的前提,创新性是灵活性发展的结果。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教师应首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引导、教育要贴切、恰当,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可增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如小品示范、模拟法庭、社会调查、歌曲导入、激情表演等。思想政治课可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答“记者”问等形式。

三、教学表达方式的多变性

教学的表达方式,可分为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语言清晰、准确规范、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富有概括力和指导性;另一方面还要求讲授流畅,以眼传神,以手势助说话,富有表情和启发性,富有诱导性。例如,我在讲初一《思想政治》“挫折是把双刃剑”这一节课的结束语时,慷慨激昂地说了这样几句话:“人生途中挫折在所难免,我们应向贝多芬那样高呼: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在座的各位,巨龙的腾飞要靠在座的各位。”激昂的语言和刚劲有力的手势,调动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感到了他们肩上的使命,顿时,全班寂静到了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的地步,仿佛同学们马上要奔赴到祖国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这时,我马上产生了一种灵感,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感化教育走向学生自己的领悟升华教育,教师要讲的道理,应诱导学生自己领悟出来,然后由学生自己说出来,一定比教师说出来的效果会更好。从这一节课以后,我每堂课在结束时都让学生进行自结,即要求一名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作用或这节课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例如,我讲完初二《思想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这一框题后,一位同学这样总结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们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但是,现在有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妄图将西藏、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以陈水扁、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子,妄图将台湾独立,我们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积极地同这些行为做斗争,现在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不可能直接到边疆去,但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积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大、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样的总结发言既培养了学生在公开场合演讲的能力,又增强了全班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师生关系的民主性

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民主,坚持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要细心、耐心地说服,不打棍子,并给予辩证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为了营造民主氛围,我在教学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政治教师”为主题征文活动,我从中采纳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并运用到我的教学之中,这样就无形地缩小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民主气氛,使那些经常捣乱的差生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的课堂上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有时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尖子生还快。通过我对全班同学民主氛围的有意培养,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使我的政治课成为同学们最受欢迎的课。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继承,只能使学生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其后果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知之甚少,思维定式,头脑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因此,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我设计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学导式——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诱思——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导行——在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以点拨,使他们走向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析疑——先由学生代表分析上述各个问题,然后教师精讲分析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

测效——学生做课堂思考题,并集中讲评,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自结——由学生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或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达到知识的升华。

初中思想政治课学导式——“五步教学法”变单向传授为多向发展,其意义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留出大量的时间,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构建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在教上创新,更要在学生的学上创新,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而不断努力探索研究,不断开拓创新。

标签:;  ;  

从教师创新到学生创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