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学科角度谈心理学研究--7.对现代心理学的追求_心理学论文

从跨学科角度谈心理学研究--7.对现代心理学的追求_心理学论文

“跨学科视域中的心理学研究”笔谈——7.现代心理学的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笔谈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心理学正处于快速的发展之中,中国社会对心理学有着巨大的需求。可以认为,现在是一个很适当的机会,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现代心理学的追求,共同学习和探讨心理学的奥秘,从而促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也许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现代心理学的定义。什么是现代心理学?最常见的定义方法也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和传统的区别。我们经常讲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但只有很短暂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在东方也可以追溯到孔孟之前的周礼。但是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革命而产生的。认知心理学革命不光给心理学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对心理学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这些新的方法和理论成就了现代心理学在西方的辉煌。

但是这种建立在类比计算机模式基础上的认知心理学革命也给心理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研究的过分专门化,失去了以前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总体观察和认识。许多心理学家,例如Bower(1993)和Kimble(1994)都批评过心理学领域过分专门化的分裂状态。Yinger(1965)早在1960年代就认识到了这种专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建议心理学家要走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整体道路。要与其他的自然、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进行学术合作和交流,以一种完整的方式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这种看法是现代心理学中逐渐出现的一种新思潮(Richards 1997,Wheatley 1994)。

现代心理学第二个判断标准就是看它研究的范畴。传统的心理学研究范畴过分关注变态及畸形的心理行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涉及很广,包括基本的生理过程、脑神经活动的记录,以及高级的心理过程,如决策、判断、理智、选择、智慧、幸福等,它还开始涉及社会文化、政治、宗教等上层建筑对人的行为及心理的影响。这些范畴过去都被认为是在方法上、理论上和研究上相差迥异的研究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社会心理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只要是能对人的心理的观察和分析及研究做出有独到性的贡献,任何方法都是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我希望中国当代的心理学研究能够有多种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有搞数学研究的,做定量数学模型研究的人才,也需要有从文化与政治、社会学角度研究心理学的专门人才,有做脑成像和生物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有做实验室里以计算机为主的试验心理学的研究人才。这种方法的多元性才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指标。

第三个判断心理学现代性的方法就是判断它的理论基础是不是多元的,而不是仅来自于某种思潮或流派。现代社会心理学是一个置身于很多其他领域里的心理学分支。比如说生物进化的理论、社会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理论都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而且被广泛应用。这种理论基础的多元性促使心理学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不断出现,这也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特点。

第四种定义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就是它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程度。传统心理学往往停留在书斋和象牙塔里空洞的讨论。而现代心理学实际上是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领域。比如研究一下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就会发现从2002年1月到2005年的三年内,就有18个封面故事都是与科学有关的,而其中的7个则是与心理学直接相关的课题,比如说幸福指数的含义。还有6个是与心理学间接相关的封面故事,比如说健康与教育方面的问题。因此,现代心理学的成绩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而这肯定是心理学的一个趋势。

那么,当代中国的心理学家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也许就是去追求与发展一种能够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及人心、人性、人身的完善和改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心理学。这种积极正面的心理学也是现代心理学逐渐涌现出来的新研究理论和趋势。它们关注的是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比如临床的心理卫生需要,学校的教育发展需要,个体的人身完善需要,以及组织的效率管理需要等有关的研究课题。由现代心理学所培养出来的心理学家所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也是心理学领域整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中国,由于心理学的发展以及心理卫生的发展,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也逐渐地加强。在管理领域,心理学家所做出的贡献也日益受到企业界和商务界的关注与重视。所有这些心理学发展趋势,都代表了我们心理学的老祖宗们所期望的那样,那就是把心理学变成与人类的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新型科学。

标签:;  ;  ;  ;  

从跨学科角度谈心理学研究--7.对现代心理学的追求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