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经济的“金三角”构想_胶东论文

胶东经济的“金三角”构想_胶东论文

胶东经济“金三角”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胶东论文,经济论文,金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岛、烟台、威海,是山东沿海的中心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矿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比较强的工业基础、雄厚的智力优势、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新兴的旅游胜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们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商业、交通、旅游等均较发达的胶东地区。三个城市及其所辖的地区,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使整个胶东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但胶东地区经济要想腾飞,有一个质的飞跃,成为山东经济的强大支柱,必须向区域性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联合,构筑经济上的“金三角”。本文就此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胶东经济“金三角”形成的效果

青、烟、威三个地区经济合作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其中主要的是联合起来的地区,进行分工合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这方面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首先,三个地区联合后,可以根据比较成本理论,按照区内各地自然、经济、社会诸生产要素组合的不同特点,统筹规划,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利用各地优势,调整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优化生产力布局,就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效益。众所周知,发展同一种生产,在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投入相同产出则大小不同。三个地区的联合,可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调整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进行生产力的再布局创造条件。

其次,三个地区的联合,可以将分散的局部地区的优势迭加为综合经济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即协作生产力。协作生产力分为简单协作生产力和复杂协作生产力。前者是没有分工,不改变劳动过程的协作生产力。后者则在分工的基础上,改变了劳动过程和劳动组织而形成的生产力。这里所说的分工,既包括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包括企业之间的分工、行业的分工、地区的分工以及国际分工。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地区和地区分工不断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在地区分工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形成的协作生产力,会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可以把被行政区划分割的经济联系重新沟通,使整个地区相关的企业或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协作生产力,沿着共同的方向发展。

第二、有利地实现地区经济专业化,提高各地区主要产品的商品率。扩大地区之间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流和商品交换,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在更广阔的地域内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创造条件,进一步形成更大的协作生产力。

第三、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加速整个胶东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

第四、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合作所以能创造出个别地区无法取代的新的生产力,就在于它有利于形成最佳的整体功能。人所共知,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若能遵循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使之相互作用和补充,就能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三个地区本来都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相互依存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有目的的促进三个地区之间的合作,达到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综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在三个地区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协作生产力,取得多方面的宏观效益。

二、青岛、烟台和威海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青、烟、威联合的必要性

青岛,在三者之中实力最雄厚,有更为强大的工业基础。在许多方面,其优点远远超过烟台和威海。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的发展更为迅速,其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越来越趋向国际化。然而,青岛的发展离不开烟台和威海。从大的范围看,虽然这三个城市和地区都属于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组织,但从地形上看,其它城市都在环内,而青岛在环外。与其它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联合存在着距离与困难,难以收到各个城市发展而相互影响所带来的效益。如果三者合为一体,则在自然不自然间拉近了与渤海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多受其益。再向青岛的南边看,以连云港、日照为窗口的淮海经济区,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是我国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一个不应有的“断裂带”,一个经济“谷地”,它正有待于使这一“断裂带”迅速吻合,“谷地”尽快隆起。青岛为了得到南边相互促进的力量,要依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到1986年7月,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市,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因此,单凭青岛自己的力量,难以形成以物资、技术、资金、人员北上为主流的局面,从而难以促进青岛自身的壮大。对淮海经济区来说,也难以使这一“断裂带”迅速吻合,促进我国连贯的、完整的黄金海岸的尽快形成。而青岛、烟台、威海胶东三市的联合,则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促进发展。再从吸引投资的方面,青岛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是投资的理想场所。但是,由于以上所述种种原因,青岛有一种孤立感,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而胶东“金三角”形成以后,则扩大了投资环境,加大了投资吸引力,三者形成一体,则投资于青岛就有投资整个胶东大地之感,再加上广阔的市场,无疑成为更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产业聚集会带来经济中心的兴起(正如青岛),但是聚集是不可能无止境进行下去的。聚集存在着一个规模效益的问题。在一定规模范围内,产业聚集能带来经济效益,但当其达成一临界值时,再进行聚集,效益就会降低,甚至是向反面,不仅不会增加效益,反而需要追加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的外部生产条件就会恶化,居民生活会感到许多不便,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这样,生产向外扩散就势在必行。另外,在这一特定的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的过程,地区经济处于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考虑,产生排异过程,对那些耗用原材料多的,对环境有污染的,附加价值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会一个个从该地区排挤出去。于是那些企业不得不在另外地区寻求立足,促使产业在地区上转移,这是产业扩散的另一个内在要求。青岛的现在正出现这种情况,要求产业扩散,但是青岛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它不能选择墨渍式扩散为主,即人口和产业从中心向四周作浸润式扩散,只能选择等级扩散为主,即人口、新技术和产业的扩散跳过相邻乡镇、效区和小城市,而在距离较远、但属于同级规模的城市间扩散,烟台、威海无疑是这种等级扩散的良好去处。

烟台,处于青岛与威海中间,是整个胶东经济“金三角”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属中等城市,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需和周边城市特别是青岛这样的城市联合。

威海是一座新建城市,工业基础和智力资源都相对较弱,有待于与青岛和烟台的合作。

三个城市对提高各自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地位,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吸引上海经济区等的资金、技术流向胶东半岛,具有类同作用。

如果把青岛比作一颗大珍珠,那么整个烟台、威海就好比一把小珍珠,有许多所管辖的县级市单位比如龙口、蓬莱、招远、莱州、荣城、文登等经济仍很发达,可以与青岛形成竞争的局面,从而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青岛、烟台和威海联合的可能性

首先,彼此相邻的、相近的青、烟、威三地区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且这种依赖是相互的、双向的。

其次,同属于山东省所管辖,是其成立的最现实条件。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从设想到现实,经过种种挫折,经历了几十年方能建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行政关系上,各国之间相互独立,都从各国利益出发,许多事情上达成共识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青、烟、威则不存在这种情况。

再次,竞争的存在,是三地区联合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地区之间的竞争。各地区为了改善自身的条件,提高在竞争中的地位,就需要与其它地区进行合作以利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如西欧,若作为一个地域实体来看,各种自然资源还是颇为丰富的,但若分散到各个国家来看,则缺这少那。胶东地区也属这种情况。

三、胶东经济“金三角”联合应遵循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因此因地制宜地确定合作的内容、规模和具体形式,是指导青、烟、威联合的总原则。具体讲:

首先,扬长避短的原则。各个地区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合作是以合作各方的优劣互补为前提而建立起来的。一方的劣势应能得到他方优势的补充,一方的优势应能给他方的劣势以补充。

其次,依托城市的原则。城市是一个地区精华之地,只有依托城市,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才能把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规模不同,因此有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其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经济网络和经济区。在经济中心,经济网络和经济区之间存在着点、线、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胶东经济的联合,就要研究有关地区的点、线、面的关系,及其形成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因势利导,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再次,为企业服务的原则。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发展地区经济,首先要把企业搞活管好。胶东经济的合作,归根到底要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来实现。在企业联合中,一般都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因此在组织胶东经济“金三角”时,也要充分重视大中型企业和生产名优产品的厂家,发挥他们的“骨干”和“龙头”作用。胶东经济联合要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但要强调为企业服务的方针,要善于协调三地区合作和企业联合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

第四,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联合后所造成的新形式和有利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经济效益。利用合作带来的有利条件,可以有步骤、有目的地调节整个地区经济结构,取得结构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联合后有利于资金的集中投放,进行重点开发和重点建设,因此可以根据全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开发建设和程序,提高时间的经济密度,取得时序经济效益。

第五,加强计划指导原则。主管部门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行业规划,提高总的战略部署。为此,除了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还要正确处理地区之间的关系和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第六,需要指出的是,在三个经济区形成综合生产力,绝不意味着要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恰恰相反,三个地区的合作要坚持开放,搞活的方针,克服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胶东经济“金三角”内,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形成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专业化的区域经济综合体。胶东经济“金三角”就是保证区域经济专业化得以健康发展的组织形式。它由三类经济部门所组成:第一类是体现地区经济优势的专业化生产部门;第二类是进行协作配套的相辅相成的辅助性生产部门;第三类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经济部门。这三类经济部门之间要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和合理的经济关系,这样才得以全面发展。

标签:;  ;  ;  ;  ;  ;  ;  

胶东经济的“金三角”构想_胶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