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可靠性与理论评估模型研究_虚拟企业论文

虚拟企业可靠性及其理论评价模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靠性论文,模型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6)05—0109—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巨变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更为有效的竞争方式和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历史舞台,并将在21世纪的企业组织变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关于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研究前沿和热点,如William H.Davidow与Michael S.Malone(1992)主要从产品角度出发,对虚拟企业的概念进行了探讨;John A.Byrne(1993)总结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应具有5大特点,为虚拟企业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国内对虚拟企业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陈志祥、陈荣秋等(1998)探讨了虚拟企业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形式;陈剑、冯蔚东(2002)对虚拟企业的概念、特点、构建过程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周业铮、吴正刚、韩玉启(2004)将复杂性科学引入虚拟企业的研究,并探讨了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的复杂性特征。纵览文献,笔者认为虚拟企业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而对于一个要素众多,结构复杂的企业系统而言,如何确保其实现整体功能面临的首要且最基本的问题是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是每一个产品都具有的客观属性,是指产品到了用户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保持原有功能的能力,也是对一个产品投入使用后无故障工作能力的度量。按国家标准GB3187—82《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的解释是,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二、虚拟企业可靠性

所谓虚拟企业就是由具有价值链不同环节核心能力的独立厂商,为适应环境变化、把握市场机遇、实现成本分担及资源和能力的共享,以知识、项目、产品或服务为中心,通过各种契约合作方式所构建的不具有独立企业形态却实现了特定企业功能的动态企业联合体。由系统的定义可知,虚拟企业是由要素也即元件构成,因此我们要研究系统可靠性,其系统中元件可靠性是基础,当然元件与系统的概念是相对的。

本文根据研究的目的,将虚拟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而将构成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企业)称之为元件。按照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虚拟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是完成项目、实现既定的收益。因此,虚拟企业可靠性就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项目、实现预期收益这一虚拟企业整体预定功能的能力。而虚拟企业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大小用可靠度表示。

从量的方面来说,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虚拟企业完成项目实现收益与既定的标准作比较;而从本质上说,完成项目、实现收益的程度最核心的因素是虚拟企业整体的功能,它反应的是虚拟企业整体功能的运作程度,所以虚拟企业可靠性应该是功能的可靠性。因此虚拟企业可靠性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1)虚拟企业可靠性是虚拟企业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虚拟企业是一个动态企业联合体,系统内的每一个独立企业按照竞争原则贡献核心能力,由此使得虚拟企业具有一个企业所应具备的所有功能,这些功能的有机整合就是虚拟企业系统的功能。虚拟企业正是利用系统整体的功能实现虚拟企业的目标,因此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虚拟企业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2)虚拟企业可靠性是系统使用的可靠性

从产品角度看,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与使用可靠性,前者仅考虑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控制的事件,用于描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水平;后者综合考虑产品设计、制造、工作环境和维修策略等因素,用于描述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水平,使用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而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虚拟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包括虚拟企业构建、运作与解体,因此虚拟企业可靠性是使用可靠性。

(3)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虚拟企业功能的可靠性

虚拟企业的构建是基于特定的项目并且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企业功能,这是虚拟企业体现为“实”的一面。而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系统完成既定项目,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因此虚拟企业可靠性是指虚拟企业功能的可靠性。即虚拟企业的可靠性取决于虚拟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其功能优越程度。

(4)虚拟企业可靠性体现的是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规定功能的可靠性

规定的条件,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功能是系统可靠性的三要素。对于虚拟企业来说,规定的条件就是虚拟企业生存的动态复杂的竞争环境;规定的时间是指虚拟企业完成项目的时间,即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怎样才算完成规定的功能这是在可靠性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对规定的功能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这里规定的功能就是虚拟企业整体的功能,即完成项目实现预期收益的能力。

三、虚拟企业可靠性理论评价模型

从上文可知,本文是从虚拟企业功能视角来研究虚拟企业的可靠性,由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原理,虚拟企业的功能也必然由其结构决定。而组织的战略目标是由其相应的流程完成的,即虚拟企业功能必然是通过其运作流程来实现的。同时组织的流程与组织的结构又息息相关,因此研究虚拟企业的可靠性,笔者认为首先应对虚拟企业的一般模型和运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型

通过对虚拟企业的深入研究,笔者构建了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企业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型

资料来源:包国宪,贾旭东.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96—103

从模型可知,首先,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由核心层(还可称之为战略层)与外围层(还可称之为执行层)构成。其次,虚拟企业是以“团队”为核心的网络化扁平组织结构。ASC以并行工程方式分解工作任务, 将合作伙伴中实现某种职能所具有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集成在一起,形成以职能为中心的集成任务模块,如研发模块、筹供模块等,各模块间平等合作,完成整个任务流程。第三,由于虚拟企业是一个临时性网络,这使得其在构建和实现某一个集成任务模块时可以突破一个企业组织的边界,按照核心能力的原则优化配置,实际上是通过虚拟企业的动态性提高单个集成任务模块的可靠性。第四,从虚拟企业的一般模式中发现,虚拟企业具有明显的全息特性,尤其体现在协调机构上。

2.VE-R模型的提出

通过以上对虚拟企业一般模式及特点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的流程具有模块化特点,即虚拟企业是通过各集成任务模块以并行的方式协同开展工作,且每一个集成任务模块都是由各实体企业以团队形式组成的集合。同时虚拟企业的动态性,使得各集成任务模块以及构成各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能够根据整体目标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这使得虚拟企业的流程具有高度的敏捷性,进而提高了项目成功的概率。

虚拟企业的组织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组织与运行必须在一定的基础平台支持下才能实现。目前的研究认为,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知识/技能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网络平台、法律契约网络平台和文化信任平台,如图2所示。尤其是信息网络平台,更是虚拟企业运行所必不可缺的。 因为没有信息网络,即使形成了知识/技能网络,也不能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实现虚拟企业伙伴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享,物流网络也不能实现快速、有序流动,以致虚拟企业失去运作的知识和物流基础。因此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只把信息网络平台作为研究的变量,而假设其它四个基础平台不对虚拟企业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图2 虚拟企业运营基础平台及其关系

资料来源:贾旭东.虚拟企业组织运行的基础环境与模式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3):72—77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一种虚拟企业的运作流程图(流程中的集成任务模块数是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个变量,本文为研究方便在这里假设流程只有四个集成任务模块构成),如图3所示。方框表示虚拟企业的每一个集成任务模块,方框里的IM与CM表示为实现某一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或团队的组合。方框里的多个IM正好表示虚拟企业的动态性,表示为实现一个集成任务模块的功能,虚拟企业有多个选择。事实上方框里的CM也应该是多个的,因为IM并非一定来自于同一个实体企业,而我们为研究的方便,只用一个CM图示以表示其中的协调和沟通功能。箭头表示虚拟企业流程运行的连续性,充分体现了虚拟企业实施并行工程的思想。虚线表示虚拟企业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虚拟企业成员之间或者团队之间进行实时的协调与沟通。企业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我们会发现,虚拟企业为了完成任务,即实现其功能就有了多条通道,这就大大提高了虚拟企业的灵捷性,即虚拟企业的功能可靠性大大提高。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进一步对虚拟企业基于信息平台的协调和沟通功能合并为一个功能模块来实现,即把虚拟企业的协调和沟通作为流程中的一个模块。这种假设是合理的,因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是基于信息平台的,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旦虚拟企业中的某一CM失效,首先会使其对应的IM无法保持与其它模块的沟通,进而无法使其开展工作,而在并行工程的工作方式下,这必将影响虚拟企业的灵捷性,甚至使整个项目因此而失败。

图3 虚拟企业运作流程图

经过以上深入分析,影响虚拟企业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集成任务模块及构成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组织结构、运作流程和基础平台等。从流程图以及对基础平台的假设,笔者认为为实现虚拟企业的功能,流程中的各集成任务模块包括协调沟通模块都是不可或缺的,既是一种串联关系;而组成各集成任务模块内部的团队或团队的组合则是一种并联关系,于是得到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虚拟企业可靠性逻辑框图

X[,ij]表示构成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并联部分表示一个集成任务模块,Y表示协调沟通模块。令X[,ij]的可靠度为R[,ij],集成任务模块的可靠度为R[,j],且j∈[1,4],i∈[1,mj],令协调沟通模块的可靠度为R[,5]。

根据并联模型得

于是根据串联模型得

以上是在假设只有四个集成任务模块的情况下对于虚拟企业可靠性模型的推导,那么更一般的我们用变量n来表示集成任务模块的数量, 于是得到虚拟企业可靠性的一般模型(当集成任务模块的数量为n时,可以令协调沟通模块的可靠度为R[,n+1])为:

进一步化简可得(7)

式(7)就是我们得到的VE-R模型。

3.模型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企业可靠性理论模型,即VE-R模型。从模型可知,虚拟企业的可靠性取决于R[,ij]、R[,n+1]、n及m[,j]。在R[,ij]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n,加大m[,j]都可以提高虚拟企业的可靠性。

在虚拟企业的实践中,我们知道m[,j]是大于1的,从我们的模型分析,这就等于在虚拟企业的运作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同有了多条路径,而虚拟企业的可靠性就是这些路径的可靠性之和。而传统企业就相当于只有一条路径,即当m[,j]=1(j∈[1,n])时,就是传统企业的可靠性模型,其可靠度就是n个集成任务模块的乘积,因此虚拟企业的可靠性远大于传统企业。

另一方面,在虚拟企业模式下,由于其各集成任务模块来自于不同的企业,是根据项目的要求按照核心能力原则组建而成的,因此其可以根据项目的变化而进行不断的调整、重新组合,即n是可变的,是基于项目的最优值。而在传统企业模式下,由于资产的刚性降低了企业的柔性,即一旦确定了n就很难再改变,这使得企业在由于项目改变以后,不是企业的流程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就是企业将会有剩余资产,结果就是降低了企业的功能或者降低了效率。

R[,n+1]是虚拟企业信息平台经过抽象,根据其功能简化而形成的一个任务模块,是虚拟企业所特有的。因为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横向的协调沟通是很少的,在纵向一体化的正式命令线下进行运作,即传统企业的可靠性模型不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协调沟通任务模块或者令R[,n+1]等于1。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是以智能技术和知识技术为基础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成员之间通过协调和沟通实施并行工作。即虚拟企业的运作是建立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说R[,n+1]是虚拟企业运作必不可少的一个任务模块。

R[,ij]是构成每一个集成任务模块的团队的可靠度,是整个可靠性分析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时假定这些团队的可靠性都是已知的。但从定性的分析可知,由于虚拟企业是一个强强联合,在模型中的意义就是每一个R[,ij]都有很高的可靠度,从而通过模型的计算也必然使虚拟企业的可靠性R大大提高。而在传统企业模式下,一个企业是很难做到类似于全明星这样的状态的。

四、结语

从以上对虚拟企业可靠性模型结论的分析,用模型证明了虚拟企业具有比传统企业更高的可靠性,这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了虚拟企业的优越性,为对虚拟企业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05—11—28

标签:;  ;  ;  ;  ;  ;  ;  

虚拟企业可靠性与理论评估模型研究_虚拟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