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来说,状态检修指的是基于变电设备的实际状态,而制定检修以及试验方式的管理模式。由于电网的发展规模快速扩大,同时变电设备数量的不断攀升,各种电器数量不断增加,用户越来越重视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如何基于变电运维工作科学诊断电气变电设备健康状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关键词:变电运维;设备状态检修;作用
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作为电网生产管理的支撑体系,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不容忽视。从电力设备运维检修观念的演变出发,简单分析了电力设备中运维检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运维检修的建议,希望可以达到有效促进和加强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的目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电力设备检修的研究工作中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
1变电运维管理的主要任务
1.1管理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倒闸、巡视操作、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在线监测、设备的定期维护与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参与大修技改工程管理,新型设备在投入运行之前需要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时对新型设备做好技术交底、整改工程申报、归调后的运行管理、新设备启动、验收管理等多项工作。
1.2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变电设备的检修项目主要包括: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例行试验,包括以下内容:修理、检查、维护、清扫、红外热像检测等工作;对油浸式电抗器、主变压器不仅要带电加油,还要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对断路器的绝缘子外观进行目测检查;对耦合电容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进行带电测试以及维修保养;对电容器的噪声、红外热像等进行带电测试;对直流系统、穿墙套管、隔离开关、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所有系统、组合电器等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
1.3变电运维实施的管理制度。变电运维实施的管理制度主要有:国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工区制定的变电运行交接班、置办等相关管理制度;公司变电站缺陷管理办法、变电两票填写规定、管理规范等管理制度;电力公司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等。
2变电运维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重要作用
2.1提高供电可靠性
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有助于减少现场工作量,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变电站全停和单间隔设备停电检修的次数,所以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检修成本。
2.2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通过实施变电运维工作,可以全方位的掌控电气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置设备的检修周期,从而有助于更加合理的布置、安排生产计划。并且编制生产计划时,还可以和有关部门将全年送变电设备治理工作和定检预试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对设备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统计,准确了解设备检修的具体内容,尽量做到一次停电,一次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2.3减小安全风险
通过变电运维工作,还可以大大降低安全风险系数,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一方面,尽量减少带电检修工作量和停电检修工作量,降低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刀闸操作的频率,降低操作事故的发生率。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会使工作人员更加疲劳,工作效率降低,从而人身事故的发生率增加,所以可以将设备检修的时间安排的集中一点,尽量在春季或秋季花费2-3个月的时间完成设备状态的检修,尽量减少停电的次数,减少变配电设备的操作频率,达到降低变配电误操作的发生率,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现阶段运维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运维检修的组织机构没有调整到位
“三集五大”实施后,在“大检修”体系中,没有明确设立运维检修评价班组。只是在现有的机构上增加各相关人员运维检修评价的工作,由少数人员进行实质性的运维检修评价。当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事先在运维检修方面,没有事先培养一批技能能手。老的运维检修方式在转变的过程要一定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安全监督体系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
3.2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制度太过于僵硬
在预防性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定期定点的进行检修工作。技术工作人员习惯了到期就按部就班的来开展检修工作,以至于在日常工作中过分依赖大检修,缺乏日常工作中的监督与检修,甚至连思想上也没有了检修的意识。从而导致了大检修的过程往往也是应付公事或者是走走过场。
3.3运维检修加速了电力设备的消耗,缩短了设备正常的使用寿命
而计划性的检修制度,一切按制度办事,往往造成不顾及实际的情况。在电力设备的检修中,有问题的大修、没有问题的也大修。即使刚投入使用没有多长时间的新机器也要大修。大修小修都是拆了装、装了拆,在检修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拆装磨损,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了无形的资产损失。
3.4设备运维检修的局限性
目前设备的运维检修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上,所以有必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电力设备运维检修监测数据。大多数故障不会在瞬间发生,而是逐渐累积和发展的,因此要详细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历次、历年的试验、运行、检修等技术参数的变化,形成设备诊断的系统数据,以使设备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
4状态检修的实施方案
4.1掌握设备的初始状态
状态检修不仅仅局限于检修环节,还贯穿于设备管理整个生命周期。严格把控设备的投运、验收环节,能够保证设备初始状态的良好。状态检修的工作目标是合理确定检修时机。因此,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要了解清楚设备的相关信息。
4.2统计、分析设备运行状态
在状态检修前,要了解设备状态,以便对状态检修工作进行指导,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在监测实验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新技术准确掌握设备状态。目前我国的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引进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例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相色谱测试等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要充分重视设备管理工作,通过设备管理完善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完整、准确地修订内容。各个部门每月都要分析本部门的缺陷管理工作,并进行总结,对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重点分析,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技术改造。
4.3制订、完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要想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施下去,就要改变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进行完善。对采集到的状态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变电设备的状态,以便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价,以此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合理选取一些重要的状态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加权系数,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结合设备状态评估的内容,科学制订维修措施和试验计划。设备检修的运用可以消除设备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设计能力。只有在检测周期内,设备才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对此,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况,对安全性评价、反季节性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等进行探讨和研究,促使一些状态检修原则和规定的形成,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检修工作,大幅减少检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5结语
总体来说,需要运维人员通过对变电变电设备状态进行分析统计以及在线监测等手段,以得到变电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变电设备故障,进而使状态检修获取有效的诊断依据以及基础数据资料,并基于此制定、检修计划,达到降低现场工作量,缩小变电设备检修成本,以及增强变电设备安全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和龙.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1).
[2]李宏宇,刘玉章.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隐患和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
[3]王振善.浅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通讯世界,2015(04).
论文作者:许亚惠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设备论文; 状态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在线论文; 技术论文; 还可以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