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 衣地热斯

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 衣地热斯

中共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委党校 843600

摘要:党校作为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学习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成效影响着国家政策的贯彻与否以及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实践能力,学习主体的特殊性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严重束缚着党校政治理论学习作用的发挥,如何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思维固化,调动学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面临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党校政治理论教育;专题教学;方式创新

引言

长期以来,传统的政治理论课大都采取单一方向的灌输,“你说我听,你写我记”,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作为客体参与的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对一些深刻问题难以进行深入剖析,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对实际问题处理也缺乏变通。十八大以来党越来越重视领导干部的理论基础、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而党校作为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素养、改善工作作风、理解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大本营在国家的人才储备库中担当重要角色,但是当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呈现两种极端:固守僵化灌输教学模式以及过分追求课堂活跃程度而忽视课堂实际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对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需要考虑到参与学员的特性以及实际的教学成效,既追求调动学生积极性也注重对当前时事热点以及方针政策的针对性解读,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体来说要从党校教员的理论修养、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讨论专题的精选几方面进行创新,提升高校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一、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单向灌输理论,忽视学员积极性发挥

参与党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学员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理论基础以及有实际从政经验的领导干部,这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政治理论教学如果采取单向的理论灌输会降低学员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而且由于国家方针政策及时事热点具有时效性,纯理论性的讲解难免局限于时间限制和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存在那种老师台上大讲理论,台下昏昏欲睡、似懂非懂的情况,当前党校政治理论教学便存在着这种僵化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灌输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深刻理解和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十分不利,对于党员干部三观的重塑与提升也会起到消极的反作用。

1.2过度追求形式,缺乏对学员方法性指导

与上述部分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故步自封相对,一些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求新求变,力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是往往其考虑问题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降低学习实效性的问题。这种问题忽视了方法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方法决定形式而非形式引领方法,课堂上过多的内容讲解一方面会加重学员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会由于缺乏系统性和专题性使学习内容过于杂乱缺乏针对性,党员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是为了对理论、方针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还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方针政策,将理论有效落实为实践。

二、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原因

2.1有利于调动学员积极性

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可以变教师主导的灌输式课堂为教师与学员平等互动、互为主体的双向交流课堂,这种互动式、开放式课堂使得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可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有利于增强问题针对性

传统的党校政治理论学习往往遵照课本循规蹈矩或者对一些时事热点、政策内容进行解读,教学内容往往遍撒网而缺乏针对性,将难点、重点问题与普通问题一视同仁,忽视问题的侧重点,不利于学员对关键性问题进行理解和实际应用,通过创新专题式教学方式可以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结合相关政策和案例探讨更具说服力和具体性,在学员以及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探讨过程中可以创新问题解决办法,针对政策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实施措施,通过小组讨论,大班交流可以使观点得以共享。

2.3有利于提升学习实效性

党校政治理论学习不仅在于增加党员干部的理论储备知识,还要提升党员对政策的理解力和贯彻力,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清廉务实作风,让党的宗旨和方针政策得以深入贯彻,真正发挥党校对党员干部的塑造和净化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具有较高觉悟、扎实工作作风的储备干部。

三、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建议

3.1强化教师理论功底,打造高效教师团队

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的一大目的是政治思想动员和党性修养,即及时准确地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传达到广大的党员干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全党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因此需要党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交叉学科的探讨和论证,而且由于参与党校学习的学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阔的视野、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粗浅的问题讲解既不能起到强化、应用的作用,同时也会让学员对教师能力产生怀疑,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对政策的独特视角和解读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为此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创建优秀教师团队深入进行科研研究,能够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和方针政策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让学员能够在课堂上系统掌握理论,高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3.2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营造开放互动式课堂

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要摆脱传统僵化、单一的教学思维束缚,创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将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旁听局面转变为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在课堂上尽管存在“教师”、“学生”身份之差,但两者是平等、相互尊重的,双方可以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观点性的交流,甚至可以存在观点上的分歧,这样一种开放、交互式课堂可以摆脱身份束缚,充分围绕某个问题或者政策进行透彻的解读,更有利于形成开放式思维。但是平等开放不等于放任不管,专题式教学具有即时性和跳跃性,这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师机智,针对一些原则性、敏感性、课堂之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掌握处理问题的分寸,既不能挫伤学员的积极性也不能作本质问题上的退步;此外,自由的讨论也不意味着毫无秩序,教师要保持课堂有步骤、有节奏的进行。

3.3精选学习专题案例,实现理论与实际衔接

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要选取有针对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对于教师对问题的筛选能力、对政策理解深入以及对整组案例的串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如何将政策方针有效衔接到案例讲解中激发学员的参与热度,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考验着教师的授课水平。为此,教师需要在备课环节做好充分准备,精选代表性强、有讨论发挥空间的案例,同时也可以与学员走出课堂,深入基层进行调研,通过亲身感悟,切身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将学员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之中。

四、结语

党校作为培养优秀党员干部的孵化基地,创新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党校对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觉悟,强化对政策方针的理解力和贯彻力的作用,使党内干部团结一致、增强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这需要党校教师切实更新观念、增强理论素质、精选讨论主题,在教师与学员的双向互动中提升党校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永新.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新西部第,2016-04-14.

[2]陈启华.浅析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第,2013-02-13.

[3]吴碧英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 ,2009-03-06.

论文作者:阿布都沙拉木, 衣地热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  ;  ;  ;  ;  ;  ;  ;  

简论党校政治理论专题教学方式的创新论文_阿布都沙拉木, 衣地热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