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指导论文_陈颖

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指导论文_陈颖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255000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作者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呢?

一、重视范读模仿,激发朗读兴趣

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不够强,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还很难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有感情朗读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要在指导上多下功夫。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加强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考虑到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模仿性强,所以我们就可以在模仿上多下功夫,让学生通过模仿,加强感情领悟,增加阅读体验,这样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朗读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把范读贯穿于朗读指导中。范读的形式可以各种各样,可以是教师自己范读、录音读等。范读的方法很多,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来范读,有时可以读一段,有时可以读一句,可以放在新授课的开始,以此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也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之中,用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放在学完课文之后,使学生感情得以升华。但要注意的是范读不是学生机械地模仿,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形成一种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的朗读。教师在范读之前,如果能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要求,使学生在听的时候目的明确,听完之后根据自己的思考,带上自己的理解,再来朗读效果会更好。

所以,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学生的读书兴趣就会逐渐提高,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二、指导朗读技巧, 训练朗读能力

1.掌握朗读的节奏。

低年级孩子在朗读时,喜欢拖着长腔,即使老师不停地纠正,这种现象也会不时再现,尤其是孩子们在疲劳的状态下,他们的朗读效果也会更差。低年级的课文差不多选编的都是儿歌、古诗和小韵文,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因此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节奏性强这一特点,利用双手拍出节奏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朗读,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一起拍节奏练习。时间长了,就可以培养几个领读的同学让他们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一边拍节奏一边读课文,学生的兴趣高涨,以前那些思想不集中不注意听讲的孩子一听到节奏声也会跟着大家一起朗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朗读是多种器官一起参与的活动过程,老师只要注意开发利用,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角色进行朗读。

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故事性较强,特别是低年级有很多童话故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喜欢听故事,他们很容易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去,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朗读此类课文时,要精心设计,渲染气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的朗读与所塑形象匹配。

3.标注停顿和重音符号。

课文要朗读的抑扬顿挫,才有美感,因此在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轻重的变化。比如:重读的地方标上“.”;文中还有很多长句子,在朗读时要注意在句子中要停顿,停顿的地方根据时间的长短标上“/”或者“//”,延音处标上“——”等。学生看得多了,读得熟了,自然就会记住这些符号作用。

三、评价激励手段,巩固朗读习惯

1.开展朗读达标活动。

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朗读达标方法,采取分级达标策略,促进学生朗读逐步达标,比如:能够朗读正确,不掉字、不加字的为一级,发给相应的积分卡;能够朗读正确、流利的为二级,奖励一定的积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积分和奖励制度,可以随时找老师和小组长进行朗读,进行达标考级。

2.开展朗读比赛。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可见“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手段。比赛——是孩子们最热衷的活动,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法宝。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各显神通,各展其能,并通过比赛评选朗读小明星,让学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和自豪的同时,增强对朗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提高朗读的技巧。

3.别吝惜口中的赞美。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在教学中我们千万别吝惜对学生的赞美。“你朗读得太棒了!”“你的朗读真精彩!”“通过你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样的语言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保准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也会纷纷举手争着要求朗读。我们班就有一位小姑娘,从一入学时,听她读课文要看口型到现在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这个飞跃就源于几次不经意间的表扬和鼓励,我利用课上提问的机会,给予她表现的舞台,让她能通过朗读得到赞美和鼓励,从而增强了朗读的积极性。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都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今后潜心研究的。

论文作者:陈颖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指导论文_陈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