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论文_张永军

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论文_张永军

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地测科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煤矿生产中,由于作业环境较为恶劣,涉及内容较为繁杂,作业难度较高,为了确保煤矿生产活动安全开展,应该加强煤矿测量工作,提升测量精准度。煤矿测量是煤矿开采活动的首要前提,尤其是采矿难度不断增大,工作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测量精准度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故此,为了提升煤矿测量精度,尽可能降低误差风险,需要加强对煤矿测量工作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予以实践,切实提升测量精度。

关键词:煤矿测量;测量精度;措施;GPS技术

引言

作为煤矿开采的基础工作,煤矿测量在作业生产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安全,有助于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在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背景下,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GIS、GPS、RS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煤矿测量工作精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全方位把握,了解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于实际工作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由此看来,加强煤矿测量工作探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 影响煤矿测量精度的因素

煤矿测量工作涉及内容较为繁杂,其中包括测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等内容,同时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图纸绘制和现场标定等工作,环节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煤矿测量精度。所以,保证测量精度,需要了解影响煤矿测量工作的因素,才能选择合理的测量技术和方案,合理配置人员,改善煤矿测量中的缺陷和不足,切实提升煤矿测量精准度[1]。

2 煤矿测量技术分析

2.1 GPS技术

在煤矿测量工作开展中,GPS技术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以有效实现对地面沉陷和垂直变形的监测,同时实现3D实时监测,较之传统的水准测量方法而言优势更为突出,可以大大提升监测自动化水平,操作更为便捷,为测量精度提供坚实的保障,对于后续工作开展意义深远。

其一,GPS技术在煤矿垂直变形的监测中应用,需要制定完善的观测计划,结合观测区域的大地高程和坐标,编制预报表;安设GPS接收机,保证GPS接收机整平,与天线高度保持一致,以120°为间隔进行测量,将测量数值计算出平均值,作为GPS接收机架设高度的标准;借助现代技术布设GPS监测网,将观测点连接起来,实现对观测区域的间隔测量;将观测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实现基线处理和平差设计,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将计算得到的结果输出,绘制沉降值曲线图,这样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到煤矿区域内垂直变形变化情况,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参考[2]。

其二,GPS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陷监测中应用,实现对地面沉陷的监测。地面沉陷可能为煤矿生产作业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通过GPS技术进行地面沉陷观测,把握沉陷规律,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确保作业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地面沉陷监测中应用GPS技术,在地面沉陷范围内设置参考基准面,监测坐标系为独立参考系,通过GPS技术进行间隔监测,间隔时间大概在1h~2h左右;数据处理中,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包括SKI-Pro、TGO等软件,实现对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沉陷区评估中,在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实现对采空区的全方位把控[3]。

2.2 GIS技术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对于数据的测量、处理和应用,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确保数据的精准。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中,借助现代技术实时更新数据,实现对矿井位置图的对比和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和管理数据,进而获得高质量的煤矿测量数据。记住Longruan GIS3.0平台开发的煤矿测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煤矿测量数据的高效管理,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RS技术

R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对地表沉降范围和深度的测定,同时对煤矿作业环境的评估[4]。RS技术较之GPS技术而言,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反演,可以为后续的预测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诸如,通过RS技术来反演采矿区植被宽度,或是对采矿区域内大气光学厚度和污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RS技术在矿区测量工作中应用,需要合理设置地面测量点,采集遥感数据,实现对地面控制点的识别和管理,确保遥感数据中的地理定标精准,提升测量可信度;数据分辨率的选择,由于矿区地表覆盖面积范围较广,所以在时间允许范围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分辨率较高的数据类型,这样才可以保证获取的数据真实、可信,在数据处理中动态调整和校正。

2.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更适合应用在露天煤矿数据测量中,通过脉冲激光传播相位差,实现对被测物体上激光点的三维坐标信息采集和处理,以此来达成测量目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际应用中,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被测物体信息的测量,有效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较之传统的测量技术而言精准度更高,实现全数字信号传输,便于后续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其重要性较为突出。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测量中需要严格遵循测量流程,构建控制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坐标点在三维仿真模型中输入,计算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绘制开采平面图和分析图[5]。

2.5 贯通测量技术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贯通测量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保证数据的精准度,确保数据误差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由于测量数据误差导致贯通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巷道质量,生产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贯通测量精度,应该选择合理措施予以控制。首先,需要保证贯通测量设计方案,确保各项参数符合实际要求,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计算巷道测量控制点;其次,贯通测量核准,贯通测量中需要对各个测量点严格控制,对比分析设计测量精度和实际测量精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合理措施予以解决;再次,测量图的更新和完善,结合巷道掘进进度,定期更新测量图,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测和分析;最后,巷道贯通后总结评估,计算贯通误差,实现精度的全方位把握。

除此之外,煤矿测量工作开展中,由于工作较为复杂,涉及内容较广,所以要求操作者能够严格遵循规范开展工作,确保工作可以高质量完成,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把握,有效解决其中的误差,提升测量工作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需要对各个测量环节操作流程进一步细化,制定合理的措施予以控制,确保实际工作可以得到有效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精准度,为后续生产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

结论

综上所述,在煤矿测量工作中,为了获取更高精准度的测量数据,应该广泛应用GIS、GPS、RS技术,提升煤矿测量工作精度,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的全方位把握,了解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威.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4):9,11.

[2]马建安.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26(2):51,53.

[3]张铭.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7):291.

[4]周竹峰.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27(20):279-279.

[5]邵建刚.对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措施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23(22):125-125.

论文作者:张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煤矿测量中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分析论文_张永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