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瑞主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浅析论文_张焕迎

王金瑞主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浅析论文_张焕迎

张焕迎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冠心病心绞痛是当今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系统里最为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近些年来也取得不少新的进展。王金瑞主任从医三十余年对当前冠心病在中西医治疗心绞痛的情况进行了辨析,探讨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几点新思路体会,加以总结。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该病的临床症状有胸闷、疼痛、呼吸急促、胸痛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或者冠状动脉痉挛造成的心肌缺血。心绞痛是在冠心病基础上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归于传统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王金瑞主任中药西药相结合、辩证辨病相结合,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获得了单纯使用中医或者西医治疗无法取得的疗效,现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人施治,预防为主:

王主任认为该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这是因为老年人体虚、脏器衰退、心气不足等,故本病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而以脏腑虚损为本,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本虚为阳气亏虚为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邪实首推血瘀,说明了阳气虚血瘀贯穿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始终。以活血化瘀,益气温阳为主,辩证运用“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参七汤”等能够让冠状动脉狭窄、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症状得到改善,应为血脂异常的调控,抑制胶原堆积和病理性血管重塑、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与增殖等产生作用。善用水蛭、黄芪和丹参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诱导凋亡的效应,减少心绞痛发作。

二、改善冠脉血供,保护心肌细胞:

王主任指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损失是一个涉及到细胞修复、凋亡、坏死、代偿、适应等多种不同机制的繁琐复杂的过程,除了波及到心肌细胞之外,波及到心肌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冠脉内皮细胞等,单一的保护因素不会有显著的效果。中药在构成成分上非常复杂,可能就不同环节和渠道得到对心肌实施保护的功效,和西药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可以将两者在临床治疗中结合使用。中医治疗理论中的气血相关、活血化瘀以及血管重生治疗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实证也表明,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活血补气、化瘀生肌、行气通络等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在中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来研究治疗性血管新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针药并用,联合治疗:

王主任在行医过程中,同时用针灸的方法消除疼痛的治疗方法也具有较理想的作用。古人云:有“心胸取内关”,中医针灸具有通经络、化瘀血,缓解疼痛的作用。膻中为气之会穴,亦为心包之募穴,心俞为背俞穴,是心气转输、输注之处,俞募前后配合,可达到高疏通经络、理气畅中之效,郄门为心包经的郄穴,对于突发性的疾病疼痛,具有缓解作用。我国学者已经证实: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微循环,并且有抵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无论临床还是实验研究方面,已经证实针灸治疗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充分证实治疗冠心病心绞疼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使针灸,对于心绞痛发病机制的多样性,针灸配合西药两者有效的结合可以改善,效果不错,值得临床推广。

结语

冠心病属于传统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在于阴阳失调、七情郁结、饮食不节、外感寒邪、诸脏虚损、劳累过度等引起的气血不足、心阳不振,从而导致心脉闭塞以及心绞痛。王金瑞主任在行医过程中,中医和西医的相互配合,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研究,不断的探求不同的治疗靶点,获取新的研究结果,并在临床中加以使用,此外,还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汇总,为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更好的依据,这样使得医学界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更多突破。

参考文献:

[1]张秋雁,邓冰湘.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中医证型分布的回顾性分析 [J]. 中医研究,2016,18(11):23-24.

[2]张晓英,郭利平.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在性别上的差异性 [J]. 浙江中医杂志,2016,44(6):406-407.

[3]陆振钧 .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 J ]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0):30- 31.

论文作者:张焕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王金瑞主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浅析论文_张焕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