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图书馆的批判_图书馆论文

对传统图书馆的批判_图书馆论文

传统图书馆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关于批判

我们正面临图书馆发展史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必将促使传统图书馆的全面转型。这里所说的传统图书馆是与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相对而言,指以提供印刷型为主的有形信息载体服务的手工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但新的形态或模式不会凭空而来,只能从对传统图书馆的辨证批判中而来。这种辨证批判其实本身蕴藏于事物的辨证运动之中,即使不去人为地批判,事物自身也会向既定方向发展。但是,唯物辩证法绝不会袖手旁观——那将使人们处于客观规律的支配之中——这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存在精神。其革命的本能的冲动就是要创造一个飞跃:把自发质变为自觉。而这种自觉有利于加快事物的发展进程,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传统图书馆积极应对,在对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未来的图书馆形态进行研究的同时,数字收藏、虚拟馆藏已成为一些传统图书馆的现实选择,并被许多人认为是传统图书馆转型的标志。但传统图书馆的变革,不是一个技术改造项目,也不是一个网络工具的应用,而应是图书馆核心思想的变革。许多图书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正在或将要给社会各方面、各层面带来的巨大转变,对计算机与网络的认识更多地关注了表象,忽视了它们对图书馆的全面深入的影响。如果我们完全依照传统图书馆理论、经验来进行变革,是“旧瓶装新酒”,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变味的功能添加。

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将进步归助于技术,但如果我们抛开技术的层面来思考这些进步,却会发现恰恰相反,是人类的进步之本质在推动技术,换言之,技术只是反映了人类的进步之本质。透过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对信息共享的永恒追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清除人类信息利用障碍的方向前进。这种技术进步的哲学精神是传统图书馆变革的指挥棒,而不是技术本身。

体会了技术的精神,我们才会认识到,传统图书馆的变革,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进行面向未来的建设,还应包括运用新技术的精神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全面改造,使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建立在新的基础上,使图书馆的整体面向未来、适应发展。我们不仅要进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建设,而且要对传统图书馆的体制、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等进行全面改造。而改造必须借助于批判的武器。更重要的是,批判传统更有利于我们面向未来。

2.批判传统图书馆体制

传统图书馆的体制实际上是在地域条块分割条件下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体制。由于地域条块的划分,图书馆总是在行政的或物化的体系控制下,具有强烈的附属性和依附感,为完成任务,满足控制体系下有限的读者需求,其在信息资源配置上表现为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而实际上却是既重复又不足,这使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体制本身却又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

错不在体制,而在于体制产生的基础。传统图书馆体制存在的前提是文献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或曰稀缺感。稀缺感产生控制欲和拥有欲。而稀缺感产生的原因在于传统图书馆是建立在有形信息载体基础上的,是以有形信息载体提供为功能。由于提供的是有形的信息载体,其物质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服务是强烈依附于时间和空间条件的过程。从空间限制来看,有形信息载体的利用依赖于具体而特定的场所,利用的过程也往往与信息载体的物理空间转移结合在一起,正是因为图书馆这种无法摆脱地域控制的特征产生了社会的稀缺感,使图书馆成为大大小小社会机构地域层次的控制和拥有对象。但基于有形信息载体提供的传统图书馆的三要素(馆舍、馆藏、馆员)却又都有数量上的硬约束,不可能予取予求,用之不竭。这使得控制和拥有也无法真正解决相对稀缺性。

而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共同特征运用黄宗忠先生科普式的描述是:以数字化方式存储信息资源,并在网络上高速传输,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资源快速传输给分散在各地需要利用的用户,凡个人与单位只要拥有计算机并与网络连接,本人不必到图书馆,也不必关注信息存储在哪里,就能在任何地方(包括远距离)、任何时候充分、自由地查询、收索、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并不受期限、数量与馆际界限的限制,是实现信息资源真正共享的“大公共图书馆”、“无围墙图书馆”或“环球图书馆”。[1]

从中可以看出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时代,信息内容将取代完全物质化的信息载体,成为利用的核心。这也是人类信息利用的本质。这对传统图书馆是一种时空的突破,这种理念必将对传统图书馆体制带来冲击。网络的发展必然会使读者(用户)获取信息的代价持续下降,换言之,文献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这一传统图书馆体制存在的前提必将逐渐失去意义。其行政的或物化的附属性将被信息资源的合作性所取代。附属性本身也许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但图书馆受附属性影响将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摆脱。不难设想,在未来的大学城里,不依附于任何大学的公共性的图书馆或信息资源中心将会出现。同时,一些行业和个人也将加入到信息服务的行列。

批判更体现为现实的意义,因为我们正在传统图书馆体制下进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如果对传统图书馆的弊端没有清楚的认识,仍然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既影响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又将造成严重的浪费。进行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建设首先应摆脱传统图书馆体制的控制,站在全国和全球的高度,进行长远的预见和规划。

3.批判传统图书馆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既相关,又不重合。业务流程依附于组织结构而存在,在运作过程中,图书馆组织通过结构内部各要点(节点)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产生具体的业务流程,可以这么说,业务流程是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功能体现。[2]

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提供”转换系统,其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图书馆依其性质、任务和满足读者需求而设计的。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同样是建立在信息的物质化基础上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特征的不同成为其产生和划分的理论依据之一。如书刊分离,传统图书馆读者往往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将某一课题的研究资料收集起来。而在网络环境下,虽然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电子出版物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出版名称,但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却模糊了形态的界线,而注重信息的内容和价值。网络的先进技术使信息服务逼近了人类的信息利用本质。

传统图书馆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另一弊端是功能的分离。如专门的采购部门,专门的编目部门、专门的借阅部门,专门的参考咨询部门。这些部门串连在一起,才形成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各项工作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传统图书馆由于分工过细,使图书馆员视野狭窄,能力单一。而这种单一的能力本身也值得怀疑,因为就高质量服务而言,这种划分对一些功能部门的人员素质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如要求采购人员和参考咨询人员都必须是对很多学科的信息资源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高质量服务就无从谈起。而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虽然也有知识与信息的“选—制—管—传—用”等业务体系与传统图书馆对有形信息载体的“采—编—借—阅—藏”业务体系相类似。但已把人员、文献、设施等有形物业管理,扩展到科学、技术、信息等无形知识产业经营上来[3]。更重要的是,它没有传统图书馆业务体系中的物和人的界线。一次完整的信息服务过程,甚至可以是由一个图书馆员来完成,这种业务体系更符合用户对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要求。

当我们反过来重新认识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发现处处流露出的是对有形信息载体的“物”及“物”的衍生范畴的关注,恰恰忽视了读者(用户)需求这一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产生的出发点,于是它的合理性让人怀疑。既然人们的利用总是从内容出发,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为什么不能打破载体形态的界线,而以内容作为划分的依据,形成以工作团队为基本服务单位的柔性服务方式。由若干人组成的学科团队全面进行某学科文献的收集——提供全过程,这既方便读者,又有利于图书馆员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网络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为此提供了便利。一些旧的业务环节功能将被弱化,甚至某些环节本身将被取消,如一向被传统图书馆视为生命的编目工作,不仅有了联机编目(On-Line-Cataloging),而且出现了业务外包(Out Sourcing)[4]。

传统图书馆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思想使许多图书馆在面对新技术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如图书馆开发的业务应用软件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在用现代技术重复传统的业务流程,使得在实现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功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事实上,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已很难与之相适应,都面临着业务重组的问题[4]。同时,传统的思维使传统图书馆在面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的信息业态时,首先惯性地考虑设置新的服务部门,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而忽视了传统图书馆已经模式化的对有形信息载体的收集、整理、利用等控制手段,已经与网络信息所具有的自我扩张生存空间特性之间,形成了本质性的冲突,从而必然给传统图书馆理论带来变革。许多图书馆看到电子出版物的增长,就开设电子阅览室,随着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就成立专门的数字资源中心,而从事数字资源和虚拟馆藏建设的人大多以计算机人才为主,这似乎已经在走弯路。

4.批判传统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主要是对人,高效能的管理,就要遵循人才开发,广开才路,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的原则[5]。虽然传统图书馆理论已将图书馆员的地位拔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在现实的传统图书馆里,绝大多数图书馆员的角色仍然是文献的加工者、看护人,总是陷入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劳动或简单的管理事务中。其根本的原因是传统图书馆的有形信息载体提供服务模式需要大量的环节和从事这些环节工作的人员,很多环节及一些子环节的工作只是简单劳动,如验收、一些加工环节、出借、阅览室管理等等。在总量控制,人员精简而又面对变革的环境下,一方面,传统图书馆总感觉人才缺乏,一方面一些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却从事着上述的那些不需要太高文化的工作。一些学者仍在撰文呼吁提高书库管理、阅览室管理的人员素质,认为要改变大学生去做这些工作是大材小用的陈旧观念[6]。笔者认为,在传统图书馆分工过细的组织结构下这就是人才浪费。千万别把每天几乎不停地取书、上架、整架这些对有形信息载体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拔到什么“知识管理”的高度而贻误人才。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图书馆,大量的事务性环节将被省略或简化。图书馆员将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而真正地将精力投入到对知识和信息的组织、管理和深入研究中去,成为信息专家、学科专家。

传统图书馆员向信息专家的转型,不是几个图书馆员的转型,而应是绝大多数图书馆员的转型;不是到未来的转型,而是从现在起,一方面传统图书馆要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并逐步将事务性的工作交由社会去承担,如业务外包、聘用临时工等。一方面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再培训,挖掘人才潜力,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即使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也有一个质的飞跃。

在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下,传统图书馆的标准化、约束化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这种已被现代企业摈弃的管理方式侧重于有形信息载体和简单人力资本的最低成本化利用,表现为图书馆员对既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操作,其弊端是约束了图书馆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传统图书馆仍将这种管理的弊病奉为圭臬,并认为是改革和创新,搞定岗定级、“末位淘汰”等。虽然能对图书馆员的工作起到强制调动作用,并能使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有所提高,但损害的是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因为我们最需要改革的是传统图书馆模式,而不是图书馆员。图书馆员被传统图书馆削足适履的管理压抑得已太久了。他们标准化和模式化水平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以至于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几乎消耗殆尽。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创造性与开拓性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未来的图书馆的衡量标准,不再是馆藏多少,而是信息专家的多少。其实,管理不应是悬在图书馆员头上的“利刃”,而应该是激发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魔棒”。

收稿日期:2000-11-20

标签:;  ;  ;  ;  

对传统图书馆的批判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