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肖恒松

浏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3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X线、螺旋CT三维重建对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检出率,并比较X线、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累积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检出率达到93.75%,与X线的检出率(77.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累积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四肢骨关节创伤进行诊断,可对关节创伤予以清晰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四肢骨关节创伤;诊断;螺旋CT三维重建;X线

四肢骨关节创伤在骨科中较为常见,而由于四肢骨关节的形态较为多样,关机腔内解剖结构错综复杂,其诊断难度较大,采用常规的X线或CT平扫无法对细微的骨折及复杂关节脱位予以清晰显示,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导致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患者的创伤愈合极为不利,进而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扰[1]。因此,寻求一种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四肢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十分关键。多层螺旋CT的问世使CT图像三维重建成为可能,本次研究为了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X线检查、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四肢骨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年龄均值为(46.17±20.62)岁,共有骨折累积关节面37例、关节腔内骨折43例。检查前,所有患者均对检查方法和目的进行了了解,并自愿接受X线、螺旋CT检查。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设备为万东500 X光机,对出现疼痛、肿胀的四肢骨关节进行摄片,摄片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CT设备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机,管电压为130kV,管电流为50mAs,层厚设置为5mm,采取螺旋扫描模式,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扫描结束后,对螺旋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并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强度投照法(MIP)以及容积漫游技术(VRT)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完后对图像进行保存。由至少2名影像学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并作出诊断。

1.3观察指标

比较X线、螺旋CT三维重建对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检出率,并比较X线、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累积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检出率达到93.75%,共检出75例四肢骨关节创伤,而X线的检出率为77.50%,共检出62例四肢骨关节创伤,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81,P=0.003)。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累积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见表1:

3讨论

四肢骨关节创伤主要是指发生于四肢骨关节面或关节腔内的创伤性病变,如骨折、关节脱位等,往往伴随有剧烈的关节疼痛,而由于四肢骨关节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支撑部位,一旦四肢骨关节出现创伤,患者的活动功能往往会出现严重受限,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活动受限情况愈加严重[2]。因此,临床上应对四肢骨关节创伤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以往,在临床上多采用X线平片对四肢骨关节创伤进行诊断,X线平片具有快速、直观、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对骨关节损伤的部位、范围予以显示,但由于X线仅适用于提供宏观或整体的观察,对微小的病变难以显示,尤其是四肢骨关节创伤患者,由于四肢骨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X线平片中,重叠部位骨折、骨折碎片、关节腔内骨折往往会显示不全,导致漏诊、误诊[3]。

随着影像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螺旋CT机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螺旋CT已经成为骨关节创伤的主要检查手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①螺旋CT检查无论扫描何处病变均采取仰卧位,无需变动体位或搬动患者,仅需采取仰卧体位就可轻松完成扫描,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因体位改变而给患者带来的不便或不适;②螺旋CT扫描可对骨折部位、走向、程度予以清晰显示;③螺旋CT可对复杂骨折予以明确,对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关节腔积液情况予以显示。螺旋CT机的问世使三维立体显像成为可能,三维重建主要是指利用螺旋CT机先进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获取的连续性图像数据进行三维立体重建,从而对四肢骨关节创伤情况予以全方位的显示,可清晰显示四肢骨关节创伤情况,通过任意切面、旋转以及放大,可对四肢骨关节中的碎骨片、微小骨折以及关节腔内病变予以清晰显示,还可对复杂骨折的解剖结构予以清晰显示,有利于发现重叠部位骨折,减少漏诊、误诊,尤其是多层螺旋CT扫描,可获取多个薄层扫描数据,进行更加还原的三维立体重建[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四肢骨关节创伤的检出率达到93.75%,较X线的检出率(77.50%)更高(P<0.05),且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累积关节面、关节腔内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P<0.05),充分说明了螺旋CT三维重建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显著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四肢骨关节创伤进行诊断,可对关节创伤予以清晰显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家顺,陶玉仙,杨耀铭等.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83-84,封3.

[2]杨广义,郑远洪.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摄影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8):1458-1459,1460.

[3]徐振华,申光武,袁防震等.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3):406-408.

[4]匡爱云.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373-374.

[5]陈著.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微创医学,2016,11(2):284-285.

[6]卢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四肢关节创伤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61-62.

论文作者:肖恒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四肢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肖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