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皮的艺术性表达研究论文_李庆贺

李庆贺(吉林省国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30000)

摘要:从最早的西方呈现的砖石艺术,到中国的木构架,建筑表皮以其视觉的建构形成独特的魅力。21世纪信息时代,新的建筑流派和思潮层出不穷,建筑表皮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本文首先阐释了建筑表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表皮所呈现的艺术表现性及其情景特征,旨在为建筑表皮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表皮;表皮分类;艺术表现

保罗·安德罗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方案一经公布便引起的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原因其纯净表皮与其内部的三个雕塑性体块的不相关特点而,属于表皮与内部功能的分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表皮的设计则显得更加多元化,表皮的生态化、装饰化、符号化各种趋势层出不穷。

1.建筑表皮定义建筑表皮不同于与建筑外墙、建筑表皮、建筑形象,它是指建筑和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包括屋顶和四壁),以及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方式。它包含表皮和承重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自由形式,包含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存在,反应建筑与广泛的社会文化审美层面产生的联系。

2 建筑表皮所呈现的艺术表现性2.1 生态表皮、可呼吸表皮、双层表皮等呈现出的功能性建筑表皮,作为外墙主要由于其能起到最基本的抵御风寒功能,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污染的加重、能源的匮乏,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样的高度上,形成五位一体的局面。

而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为将来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建筑表皮的生态化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通过对表皮的生态分析与设计,建筑的能耗得到有效的利用,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凤凰城图书馆和柏林哲学图书馆即是通过表皮的开合变化来实现图书馆阅览空间对光线照度的要求。这类建筑的实例还有很多,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杨经文的生态建筑实践,他所处理的建筑表皮主要是针对亚热带气候,其呈现的建筑形态以及背后对生态的考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表皮的生态化是我们回应目前这个生态环境变得恶劣化的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

2.2 建筑的结构性表皮与参数化表皮设计呈现出的技术属性“结构是传递荷载、支撑建筑的骨骼,也是作为社会物质产品构成建筑应用空间与视觉空间的骨架,其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因为建筑的发展变化而有所削弱或偏离。”在当代建筑领域,可谓艺术思潮五彩缤纷、感性与理性交织共生、艺术形式空前繁荣。作为建筑空间形成的核心技术支撑一一结构本体与建筑表皮的关系也开始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于结构在展现其自身逻辑形态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建筑表皮对自身产生的关联影响。建筑表皮为了“秀”出自身的精彩或者将结构“吞掉”,或者围绕结构展开自身的形式艺术表现,而使其成为结构逻辑形象特征的有机延伸,这种建筑表皮艺术形式的理想化倾向随之自然成为建筑结构艺术表现研究的新的切人点。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属于典型的结构性表皮,在结构的骨骼外化下,建筑表皮升级成为表皮建筑。(图1)建筑表皮的技术属性中另一种现在比较具有前瞻性的趋势则是表皮的非线性设计与参数化。参数化设计是UG 强调的设计理念,参数是参数化设计的核心,在一个模型中参数是通过尺寸来体现的,参数化的突出特点在于可以通过变更参数的方法来方便的修改设计意图。由参数化设计出的表皮具有某种未知性,是通过特定的限定规则与算法来实现的,参数化设计而产生的表皮大多都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图1 中国国家体育场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中大多为非线性表皮,而现在而开始将参数化设计运用在她的设计当中。参数化设计及其形成的非线性表皮会代表着未来建筑表皮发展的其中某一个趋势。

2.3 建筑表皮的地域主义倾向与信息符号传递出的文化属性现代主义建筑下的千篇一律的玻璃盒子表皮已经开始为人诟病,当今时代下我们的建筑需要的是体现出自己地域特色的建筑,发扬文化自尊,形成自己的风格。

千篇一律的玻璃表皮不应该成为现在建筑设计的主流,其建筑能耗也是巨大而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现在的建筑表皮或多或少的应该体现出地域主义特色,或者是呼应自己的环境,形成人居环境系统。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去继承我们的传统大屋顶,实际上,传统可分为软传统和硬传统。传统的木构架可以归为硬传统,而民族文化底蕴等体现出的软传统则是我们可以继承的。

图2 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荷兰MVRDV 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书山图书馆模仿荷兰谷仓的形象设计而成。从谷仓中提取元素属于线性提取,使人一望便知其内涵。国家图书馆新馆的立面很显然有竹子这一古代传承下来的因素,同时也创作出了一个馆中有园这一传统园林意象。哈萨克斯坦国家图书馆结合宇宙四种形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形成了新的国家内涵:圆形、拱顶、鼓形和圆顶帐篷构成了外形。(图2)在后现代主义中,建筑的符号学成为了一个设计的潮流,建筑表皮可以隐喻,传达出信息时代的某种特征。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便是其中那一例。他的设计中体现出了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同时母亲住宅自身的表皮也是建筑符号与隐喻的实例。

2.4 建筑表皮材料呈现出的多样性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建筑科技的进步、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因此建筑表皮材料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每种建筑表皮材料都独特的体现出设计者所要呈现的建筑的性格特征。从最早的砖石木这些建筑材料,到混凝土、金属、碳纤维,甚至是更多待发展的建筑材料,可以预见的是,建筑表皮会和建筑材料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特征,会在不久的将来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

结语现在的21 世纪信息时代,表皮呈现出的多样化特征将是百花齐放、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对表皮的设计将取决于设计者自身的风格与涵养。

表皮设计的多样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表皮可以随意而为之,虽然很多时候表皮设计是极其自由的。笔者认为将表皮设计与生态建筑联系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表皮通过特定的算法得出非线性的表皮的参数化设计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表皮设计所要体现出的呼应场地、呼应地域将是设计者将来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如何使之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将会纳入我们今后的设计中。

参考文献:[1]穆丹丹.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性及其情景特征[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3.[2]邹广天.建筑计划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论文作者:李庆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建筑表皮的艺术性表达研究论文_李庆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