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左,责任在右杨佩颖论文_杨佩颖

爱在左,责任在右杨佩颖论文_杨佩颖

摘要:每当问到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时,总会想起幼年时老师也这么问过自己,那个时候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理想是想当老师!你要问我为什么?其实那个时候也不知为什么,就觉得老师很神圣!带着这个自己所谓的神圣使命,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我穿过这些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老师”!

关键词:责任 信念 修养

一 铸师魂

2008年8月,我告别了生活10多年的象牙塔,带着理想、带着期望、带着冲动,走上了讲台。记得报到那天,父母送我到学校,随着车轮的滚动,城市的喧嚣越来越远。当车轮在一座小学校面前停下的时候,我的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一座小山村里的学校,没有高大气派的教学楼,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没有食堂,没有太阳能,没有自来水,甚至没有围墙和大门。眼前只有一位出来迎接我们的老师,一群穿着苗族服装的孩子。我不记得当时说过什么,也不记得当时怎么走进学校,只记得父亲母亲为我打扫收拾铺行李,只记得父亲临走时和我说:“孩子,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不难在。别人能在,自己就能在!”那一夜,我彻夜未眠,总在想这就是我的理想吗?

学校只有三个老师,也只有我一个女老师。杨校长告诉我,这里从来没有来过大学生!今年一次来了两个,他和村民们都很高兴,村民们非常喜欢我们。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得知了杨校长在这所小学校已经20多年了!我很不理解,便去问他为什么不离开或去别的学校?他告诉我,他和这里的人是一种民族,他要让他的族胞们都认识简单的字,最少可以看懂客车上的字,看懂男厕女厕;他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熟悉这里的人,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换其他人来不好管理;他很骄傲的告诉我,他的学生终于有一个能走出这里,考上大学的。他还告诉我,现在我们算幸福的了,有车坐,有像样的教学楼,那时没有教学楼,只有一间瓦房,四面没有墙,是用几根柱子撑着的;那时没有路,是沿着马驼东西的路走上来的,一走就是几个小时。从那次的谈话中,我得知了,杨校长有一个傻儿子,因为儿子还小,夜里生病发高烧,他又在学校,等带信的人带到,他从山路上狂奔着回去时,还是晚了,儿子的脑袋烧坏了,医生说能早一点来就不会这样了!所以,他告诉我们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儿子和妻子。

听到这的时候,我的血液顿时沸腾起来,那种异样的感觉我此生难忘!我想世界上真的有这么高尚的人,这么伟大的人!突然间觉得自己有多渺小!

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村民们无论有什么事,不管大事还是小事,总喜欢来找杨校长商量。我又一次被这样的信任,这样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是要经历多少付出,多少交往才能实现的?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被冲击着,一次又一次的被洗礼着!这才是真正的老师!

从杨校长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是奉献?是无私?还是伟大?不!我觉得这些都远远不能表达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是师魂!有了师魂才配做党和人民的好教师!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向杨校长学习,让那颗带着师魂的小种子在我内心长大,在我内心繁茂!

二 守信念

回想起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有些事还历历在目:我在学校举办了第一次新年联欢会,让学生了解外面的孩子是怎么跳舞,怎么活动的;放学后和孩子去山野间摘野花;家访时孩子前后左右“保护”着我,生怕被村里的狗袭击了;午睡起来,窗外总会有适宜季节的黄瓜、花生、白菜;赶集日的晚上,总会有零食摆在我的桌上……

我爱我的孩子们,爱他们的天真、爱他们的善良,除了孩子,还有那淳朴的村民们。我记得第一次到一位大叔家吃饭,饭桌前蹲着几只狗,它们在等待掉落下来的任何东西,随时准备把它舔光,这场景看了让人不寒而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大叔舀了一勺冷水,倒入蘸水碗里,继而用手指头搅拌起来,当时我想这怎么吃啊,我绝对不碰那碗蘸水。饭席间大叔热情的给了我一只鸡腿,他们说这是留给尊贵的客人的,我不记得是怎么结束这顿饭的,只觉得胃里很不舒服,只记得杨校长告诉我,不能嫌弃他们脏,他们喜欢老师,尊重老师,因为老师会改变他们孩子的命运,这里是少数民族的地方,要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会和他们相处。从那以后,我慢慢地学,慢慢地做,后来老乡在半路见到我都会主动载我一程,有个什么急事,他们还帮着解决,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在了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调走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是算尽了教师的天职。”

从教几年来,我的经历从最初的“憧憬未来”到现在的“安于现状”的思想转变,我感到很迷茫,我想我是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做个好老师”是我多年前的追求,但这种信念不知从何时起就被悄悄地冲散了,直到在网上看到了习主席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关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讲话再一次重燃了“做个好老师”的念想。“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翻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我应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我会切实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三 提修养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提高教师的素质。”新课标更注重了学习对人的提升功能。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提升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小学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教育研究能力。

加入了名师工作室后,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向我们的主持人学习,我还极参加送课下乡活动,真正深入到孩子们中间,虽然他们都来自不同学校,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求知。

做党和人民的好教师除了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应该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任何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都是以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情诚恳的态度,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学生。他们的坦坦荡荡,真诚无私,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远的辉煌。这就是教师的永久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他们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如果语文教师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使学生对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

作家冰心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作为教师,我要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教育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教师,是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教师,是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1】罗俊伶. 爱在左,责任在右,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C]//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爱与责任主题论坛. 2014.

论文作者:杨佩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爱在左,责任在右杨佩颖论文_杨佩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