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论文_杨丹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论文_杨丹

华度智通(廊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政府更加注重民生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政府在提供相关扶持的同时,也对该类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实践调查发现,虽然该类型建筑已经被人们重视,但在实际开展建设的过程中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策略

1、前言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是商、住两种以上的功能模式的复合空间有机系统。现代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大多处在城市副中心地段,可以有效地整合城市散乱的建筑秩序,凝聚松散的地域要素,形成合理的城市商业分布格局;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减少居民出行,缓解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对于现代城市形象提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2、现存问题

2.1设计思想规划定位不准确,建筑开发规模定位不恰当

笔者在透过相关实践调查及整合自身相应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很多既有建筑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该城市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而导致设计工作和城市的发展规划相互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相关设计效果自然不佳,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划分也不科学,还造成建筑内部的相关设施不完整;建筑开发的规模不科学;很多商业活动场所布置拥挤沉闷;居住的环境较差,不能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

2.2整体功能分区混乱,商住功能相互干扰商住综

合楼内部整体分区、功能空间混乱,空间界定性、贯通性差强人意。商业运营时可能会产生人流、噪音、气味、装卸货侵占场地等问题,给居住部分带来严重影响,改变了传统建筑相对私密、亲和空间界面,居民缺乏归属感。

2.3建筑周围的交通不顺畅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现阶段存在的该类型建筑的区域划分较集中,会造成消费群体或居民的个人车辆出入不方便,形成一定的拥挤,特别是节假日时期。公共车位不能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很多人只能把车停到商户门口或道路边,这样就造成建筑周边的道路拥堵,交通运行不顺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居住环境质量堪忧,能源消耗巨大

高层商住楼由于地处于市中心密集区域,户外环境绿化的用地相对狭小,缺乏足够的日照和绿化面积,安全隐患大;高层商住楼在电梯、交通、空调、供水、供暖及管理等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城市的“高碳”效应。

3、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

3.1构建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高层商住综合体

现代综合商住综合体建筑具有投资数量大、建设时间长、存在影响范围大的属性,因此高层商住楼开发选址需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决策者、投资者与开发商在进行确定开发之初,应针对位置、规模、方案设计和定位,组织各方面专家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详细策划与协调,对高层商住楼及周边环境通过科学技术分析手段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及深入调研;对商住综合楼的空间容量、开发强度、行为模式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应与社会需求和使用者的购买力相适应;使高层商住综合体以多元复合的动态开放模式平衡城市职能,使得原有地段商住关系得到有效提升。

综合商住综合体建筑中商业空间需要规整的大跨度柱网框架结构,一般采用(7.8-8.4)×(6-9)m的柱距,空间规整,可供不同业态使用。居住空间功能房开间从1.8m到4.0m不等,多采用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师在进行一个高层商住建筑设计工作之前,要充分研究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人文特性,在行政分区、产业发展定位、密度、尺度、规模、色彩、风格与城市发展协调同步,深入了解项目建成后将面对的客户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设计;建筑设计师需要通过综合评价、协调矛盾,有效地进行周边资源整合和共享,创造出具有流通性、开放性、公共性复合功能的商、住空间,合理设置商业与居住部分流线,设计出既具有地域特色的,又具有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

3.2搭建满足商业活动及居住需要的空间功能

对于高层商住综合体商住空间的设计,建筑设计师需注重功能空间协同性与多功能交叉特点,使商住两种功能空间在综合体中协调互补;注意商、住功能配比及各功能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各功能部分交通流线分开、互不干扰。建筑设计师结合建筑功能布局、商业规模、商住比例等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建筑交通流量的变化和使用时间的分布,通过空间分区、合理流线的组织可将商、住使用上的相互干扰降到最低。

建筑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中功能的多样性,适当将部分营业空间利用为公共活动或服务性空间,增加人们交往空间的随机性和便捷性,从而创造舒适和谐的商业环境氛围。设计师对住宅部分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室内空间要规整,使采光充足,视野开阔;创造多层次多领域的半公共空间,可用来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3.3构建集约高效的商住交通流线

高层商住综合体的交通流线设计需要周边城市空间规划的配套,形成集聚的多功能复合交通平台,提高建筑的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在寒冷的北方地区,高层商住楼入口在设计上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开冬季迎风面,减少入口散热;而在炎热南部地区,则会首先保证底层的通风。高层商住综合体入口可与城市交通联合为一体,使城市交通生活化,可采用商业街的形式引入商住综合体内部,使商业交通便捷化。

根据高层商住综合体交通流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及交通结构等要素,准确估算高层商住综合体各种人流、车流及货物流的活动规律和实际流量,并将交通空流线间结合建筑总体的功能与空间布局统一进行规划和设计。高层商住楼大量的车流、人流单靠地面分流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开发利用高架立体交通和地下空间资源,是高层商住楼疏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节约土地资源等目的的最有效途径。

3.4搭建科学、生态的商住空间环境

该建筑和其他高层建筑相对比,其发生事故的影响力更大,经济损失也更严重。这些都是因为其本身的建筑特征所决定的。该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多,人员较密集,在意外发生时,不容易开展疏散工作。因此,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强化安全问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除了要选择视觉效果较好的建材外,还要注意保温、隔热、防火功效。另外,还要科学规划相应的防火分区,强化内部空间的辨识度,合理、正确布置消防车道及消防救援设施和消防救援场地。

4、结语

现代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不仅提高了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构建城市多样性、人性化和社区感,而且高效利用城市各项资源,综合解决城市性问题。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也会伴随着资源、环境、交通等负面问题,因此,针对高层商住楼的安全性、功效性、经济性、可居性设计以及低碳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成为建筑设计师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刘振.生态人文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思路以及路径探讨——以扬州万科城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7(6).

[2]吴宇强.火车站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因素考量——以桑植站建筑方案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7(6).

论文作者:杨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论文_杨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