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改革--四川省德阳市调查的回归_德阳市论文

论国有企业改革--四川省德阳市调查的回归_德阳市论文

再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四川德阳调查归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阳论文,再谈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作者这篇《再谈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不久前在本报发表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的续作。前文的主要立论有二:一,国有企业必须改革,否则没有出路;二,改革应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不是相反。文章围绕这两点谈了一些认识问题,但对究竟如何改革涉及不多。本文则通过对四川德阳的调查,侧重于谈如何改革的实践问题,以补前文之不足。定稿时还曾根据有关领导同志的意见作了必要修改。现本报特予刊载,希望大家能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搞好国有企业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读了报刊上有关四川德阳市国有工业企业的一系列报道,我们不久前到德阳作了调查。调查证实,德阳国有工业企业确实搞得不错,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88年至1994年11月,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从不到7亿元增加到近16亿元,税利从8500多万元增加到1.6亿多元,国有资产净值由6亿元增加到14亿元,连续7年无亏损。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去年视察德阳后,曾热情赞扬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在这里走访了十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市里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多次座谈,调查的重点是以德阳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借鉴,以各地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为背景,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思路。经过反复交换意见,我们与德阳同志在以下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一、必须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国有企业改革能否尽快取得成效,这仍然是当前需要很好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支持精神文明建设、扩大改革开放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关键在于完满实现以国有企业、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与市场运行机制的接轨,既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个问题解决了,解决得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否则的话,新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是不可能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在这样的时候之所以强调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到中心地位,其他方面的改革都要围绕着它配套进行,我们体会根本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因此,全党上下,各级领导,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全体同志,都应加深理解中央的决策,牢固树立通过改革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决不能把国有企业抛在一边而去盲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不能片面地只热衷于去搞新的开发区和泡沫经济。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搞好国有企业责无旁贷,应把它放在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连续抓它几年,使之尽快出现根本转机,并力争今年就能见到一定效果。通贷膨胀能否抑制,整个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继续保持稳定,都同这方面工作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这是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件大事。建议各报刊尤其是有影响的大报大刊,能够积极宣传国有企业的确搞得好的单位和地方(这在全国还是很多的),扩大传播他们的成绩和经验,从而在全国上下真正形成一种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够搞好国有企业的社会风尚和舆论环境。

二、必须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在困难面前发扬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精神。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有企业又确实面临着很多困难。这里既有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原因,也有企业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的原因;既有政企职责不清和权责利关系不明确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还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包袱过重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困难,无非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知难而进;一种是知难而退。不同的态度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企业只强调困难而怨天尤人,无所作为;如果政府看到企业有困难不去帮一把,听之任之,那么困难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大。有些同志担心,如果再不加快改革,尽一切努力使一些国有企业较快摆脱困境,再拖上若干年,比如说三、五年或六、七年,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就会被拖垮,整个国民经济将会蒙受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情。我们必须有这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德阳调查期间,我们经常听到市里和企业的同志说这样一句话:“困难是客观存在,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很赞赏这样的气势和态度。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做到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不断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政府积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排扰解难;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苦练内功,转换机制,改善经营管理。这正是德阳市属国有工业企业连续七年无亏损的最重要原因或主要奥秘所在。就全国而言,除应加速联合、兼并和少数应依法破产的以外,对国有企业都需要提倡这样的精神:“不等不靠,超前谋划,面向市场,开拓前进。”只要大家不只在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这样做,从整体上看,搞好国有企业的前景就是光明的,是经过艰苦努力完全可以做到的。

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实行政企分开。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政企分开,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成为市场平等竞争的主体并在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第一位问题。我们在德阳以及在其他一些地方调查,大家对此都表示赞同。所谓“政企分开”,是简化了的语言,准确地说应该是“政企职责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不是“政企分家”,更不是“政不管企,企不听政”。中央必须握有并行使好对整个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大权,各地政府也有其职权范围内的经济调节权,怎么能完全不管企业呢,问题只在于怎么管!更何况政府或由政府授权的有关部门对国有企业来说还要行使所有者的职权呢!国有企业乃至各种不同经济成份的企业都离不开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怎么能不坚决服从和认真执行政府的政策法令呢!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目的是保证企业真正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职能,政府应首先采取主动。对此,大家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德阳市的同志认为,政府对企业不管不行,不该管的乱管不行,管死了更不行。改革所要着重克服的正是传统体制下乃至转轨时期必须存在的“乱管管死”现象。他们从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是:政府对企业应“少干预,多服务,下基层,干实事,在监督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我们认为这“二十八个字”很可以供各地政府作为处理政企关系的借鉴,同时各地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新的经验。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德阳市的确根据上述“二十八个字”,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企业的欢迎。

一是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方式,既搞锦上添花,也搞雪中送炭。对经营好的企业少管,放手让他们干;对困难企业多关心,争取扶上马,再送一程。

二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各项政策,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尊重并维护企业自主权,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地方财力允许条件下尽量为企业在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创造较好的运营环境。

三是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解决那些企业自身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

四是竭力保护国有企业,决不向企业乱伸手,不搞乱摊派,尽力减轻企业负担。

五是运用审计、法律等各种手段,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以减少企业失误。这种有效的监督,也是搞好国有企业所需要的,是会受到企业欢迎的。

六是帮助选好企业领导班子,市里只管一把手,其它人员由企业决定,以求得领导班子的最佳组合,减少企业内耗,提高领导效能。

在与我们交换意见中,德阳国有企业的同志们还纷纷表示,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积极争取市里的指导和监督,配合做好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工作,充分意识到自己对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应尽的责任,并主动把企业自己能够克服的困难化解在企业内部,这样就能够使政企之间两好凑一好,增强全局性的凝聚力。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德阳看到的是一种政企关系比较和谐、各个方面比较团结、职工队伍比较稳定的喜人局面。

四、必须围绕着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职工收入这个中心,加快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抓紧抓好这方面的工作,积极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当着我们就这个问题同德阳市和企业的同志交换看法时,他们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必须始终牢记企业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职工收入,要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深化改革,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负面效应多于正面效应。他们对此体会很深,并从实践中得出了这样的认识:“生产发展了,效益提高了,职工收入增加了,干部、职工心情舒畅,改革进行起来就比较顺利,效果也比较好。”我们认为,德阳的体会符合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符合衡量改革得失成败应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的原则。为了搞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德阳在实践中还体会到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既要抓住时机,能快则快,又不急于求成,盲目推进;二是,既要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又要防止脱离国情厂情,不搞形式主义;三是,既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锲而不舍地向前推进,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片面追求统一的固定模式。对各个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始终抓住适应市场、占领市场和开拓市场这个环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不断加快技术改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职工收入的增加获得可靠基础,才能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得更好一些,并使广大干部和职工始终保持饱满的改革热情和高昂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五、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既高度重视产权制度改革,又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积极而又稳妥地进行。

这是地方和企业的同志们都很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和德阳同志就这个问题交换意见时,他们都表示基本赞同这样一些观点,这就是确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个概念,应理解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确保所有者权益;二是确保企业独立运营;三是确保出资者和企业各自承担有限责任。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不应分割,不能搞成部分属于国家、部分属于企业的所有权双重化,更不能把国家所有权变为企业所有权。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应当继续通过试点积极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并注意如何保持国家的控股地位,但要防止不顾条件地一哄而上。在座谈中,德阳市和企业的同志比较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改革中实行拨改贷以来,国有企业完全是银行贷款投资形成的资产,在归还贷款本息后应如何处置?经过讨论,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种无本贷款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定产物,可以考虑采取的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一部分贷款转为国家资本金,既减轻企业偿债负担,又明确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而不是将资产划归企业所有。地方和企业的同志都希望在这方面能有可操作的具体政策措施早日出台。他们还建议今后应少搞甚至不搞无本借贷投资的项目建设,任何企业进行投资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资本金;国家支持建设的项目,应有一定比例的国家资本金。这样要求,不仅有利于明确企业产权关系,而且有利于防止盲目的投资膨胀,从宏观上控制投资规模。

德阳的同志还认为,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很重要,应予高度重视,抓紧进行,有条件的可以搞得快一些,但也不能强调过份,把它看成国有企业改革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只顾理顺产权,孤立地进行,从而忽视了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的加强,市场的开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建设等等,企业还是不可能搞活搞好的。在与我们座谈中,一位大企业的负责同志曾谈到,他们那个企业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匆忙搞了股份制改造,结果国家股、法人股和其他股的分红压力很大,从企业分离出来的一些原服务单位还要企业拿钱补贴,其他改革措施又未跟上,结果企业困难并未减轻反而更加重了。以至这位同志在会上竟然发出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慨叹,大有后悔之意。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乏其例。讲到这样的事例和指出类似的情况,绝非主张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组不可积极试验,而只是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片面追求形式。

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推进企业联合和兼并,发展和完善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和优势。

我们到德阳调查的第一天,市里负责同志介绍情况时一开头就说:“德阳并非没有出现过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企业,而是搞得好的优势企业把它们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这种形象化的说法表明,德阳市深切体会到了积极促进国有企业的联合和兼并,是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优化社会资产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德阳全市已联合、兼并各类企业二百多家。通过兼并,德阳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由原来的29户缩减为19户,但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1.48倍,国有经济整体实力得到加强。通过兼并,有2亿多元资产和近3千亩厂区转向优势企业,集中于支柱产业,一些略具规模的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德阳市还主动要求上海第二毛纺厂对该市的一家毛纺厂实行兼并,使之成为上海二毛的分厂,二毛积极帮助其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和开拓市场,结果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原已资不抵债的德阳毛纺厂便扭亏为盈。这也提供了一个东部较发达地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动例子。

德阳市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实践经验充分表明,促进国有企业的联合与兼并,切忌用行政办法把若干个企业捏合在一道,起一个企业集团的名称,加一层领导班子,而不着力进行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结果就会有名无实,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优势,搞得不好甚至更糟。在促进联合、兼并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的问题:一是必须在企业自愿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产生积聚效应;二是政府决不能靠行政命令搞“拉郎配”,但完全可以也应该积极出面,牵线搭桥,帮助解决联合、兼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亏损企业的债权债务等;三是建立健全有关的政策法规,使联合、兼并能健康有序地进行,特别要强调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四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可以先在行业内部展开,然后再搞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逐步使兼并和联合向集团化发展。

看来,在全国范围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抓紧促进企业的联合、兼并,以资产关系为纽带,以拳头产品为龙头,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积极组建和认真搞好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并在它们周围用经济办法分别联系一大批中、小企业,实行加工订货或协作生产,将会大大有利于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发挥规模效益和优势。为了发挥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实行优胜劣汰,促进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加快建立企业的破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制约企业破产的因素还比较多的情况下,更加积极地促进企业的联合与兼并,还将有利于尽可能减少濒临破产企业的破产,有利于社会稳定。做好企业联合、兼并工作的关键是一要有国家正确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必要的政策优惠扶持。二要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打破地方、部门的局限。可能后者的阻力还不小。但这样做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向,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和实现集约经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一定要下很大的力量来做好这件事。

七、必须把加强企业管理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认真实行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并重的方针,或者说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积极改进管理。

管理好坏是企业经营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普遍存在着忽视管理的倾向。据一些地方调查,在亏损企业中约有40%左右是由于管理混乱造成的。当前,加强企业管理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企业内部党政团结。一般说来,在企业外部和内部条件大致类似的情况下,企业领导班子素质的高低,就是企业经营好坏的决定因素。在企业内部,再也不要从概念上去搞什么“中心”、“核心”之争了,应该实实在在地强调两心变一心,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齐心协力搞好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党政两个一把手宜兼则兼,宜分设则分设,不必强求一律。对较弱涣散和长期不团结的班子应果断调整,不宜久拖不决。

二是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目前存在两种现象: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企业家责任重大,有的贡献也很大,却难以得到相应报酬,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约束机制,职工收入超效益增长的问题无人过问,还有一些企业领导者和经营人员侵吞国家资产,这种事例也屡见不鲜,从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两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若不加以解决,国有经济很难搞活搞好。

三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很薄弱,劳动、人事、生产组织、产品质量、供销关系等各方面,或是缺少规章,或是不章不循,生产经营处于无序状态。这类企业由于基础管理太差,无视这种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往往都难以奏效。对这类企业,应该首先把强化内部基础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再以健全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改革措施来进一步促进管理的改善,以尽快提高企业效益。

四是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在强调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同时,还应维护职工的尊严,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目前国有企业许多职工有失落感,感到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有所下降,似乎只是受雇于企业,为厂长经理打工,从而劳动积极性不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是党的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方针,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将它落到实处。在企业转换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工参与民族管理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都应注意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保护职工正当权益。

以上几点是针对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忽视管理的一般倾向来讲的,也可以说是对改善企业管理的最起码要求。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都能够以深化改革来促进管理的加强,以加强管理来巩固改革的成果,既能够使社会主义企业完全应该管理得更好的固有优势得到发挥,又能够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在探索现代企业如何实行科学管理的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那么,我国国有企业在通过加强管理来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方面,可以挖掘出来的潜力就不是一点半点,而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数。

八、必须努力增加国内资金投入,更加有效地利用外资,大力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德阳市建市11年来,全市用于老企业技术改造及新产品开发的投入超过30亿元,约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1%,去年投入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2.2%。应该说,德阳市在这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尽力而为。调查期间,我们曾抽空参观了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室,那里至今还是十多年前盖的平房,有些已成为危房,与一些地方的豪华办公楼相比,使我们感触很深。但是,即使如此,我们走访过的十多家国有企业虽然目前的效益都还可以,但有许多技术装备仍很落后,有待于进一步改造,否则很难保持发展后劲。从全国范围来看,国有企业亟需加强技术改造的问题就更突出了。为此,应该结合投资体制的改革,对以下一些情况和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处理。一是,我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小,一直增长很快,但大多用于新建扩建,非生产性新建工程所占比例也不小,不仅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而且加剧了技改投入和流动资金的缺口,造成原有企业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怎样加大技改投入的比重,加大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合理,亟待研究和作出正确决策。二是,由于国家财力紧张,资金不足,地方和企业也应积极筹措和增加技改资金,最好能对此订出必要的规章和制度。三是,目前国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大都使用银行贷款,不少企业深感负担过重,因而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不改造等死,搞改造找死”的困惑,需要研究适当的办法加以解决。四是,技改资金的投入,还是要坚持相对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符合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要求,选准选好项目。技改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否则不仅难以收效,还会加重企业困难。

在外资的利用上应该注意把引进外资同引进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利用外资,不单纯是把资金引进来,更重要的是要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来。利用外资能否提高成效,加速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掌握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消化、吸收、创新。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有些外商来华投资时,把国外产业结构调整替换下来的陈旧技术设备带进来,其中不少设备并不先进,有些我们自己都能生产或生产得更好,价格还更便宜。这种现象应尽量减少乃至杜绝。同时,还要十分注意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引进,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和质量,以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除了以上八条,这里还想着重讲到两点。一点是,搞好国有企业无疑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这是主要的,但也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有些问题仅靠地方和企业还难以解决。建议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能在帮助解决国有企业技改投入和流动资金短缺,企业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和历史包袱过重,企业间资金相互拖欠严重,以及怎样为国有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等方面,较快地采取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另一点是,对于通过侵吞国有资产而搞起来的所谓“地下经济”、“影子经济”以及“官商结合”、“权钱交易”等现象,必须结合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坚决加以取缔和依法处置。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和求成过急,但也要争取尽快取得决定性进展,拖久了会更难解决,阻力会更大,还会毁掉更多的干部。这件事也是同通过改革进一步搞活搞好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分不开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德阳与国有企业更多更集中的城市相比是个小市,与某些老工业基地相比要年轻得多,比较而言工作有其好做的一面。德阳的工作也还有不足之处,国有企业在前进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但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毕竟是很可贵的。从德阳调查归来,有一点想法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这就是:在小平同志的正确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更多地侧重于从我国改革的实践中去寻求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扩大好的做法与经验,而不只是借助于并非植根于实践的思绪或外来“模式”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可能更加有益和重要。一孔之见,仅供广大读者的有识之士共同思索之。

标签:;  ;  ;  ;  ;  ;  ;  ;  

论国有企业改革--四川省德阳市调查的回归_德阳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