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2.春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_春节论文

这四个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2.春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_春节论文

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1.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2.春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节日论文,假日论文,国家论文,端午节论文,清明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刘魁立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912年国民政府确定使用公历纪年,一个时期里公历和传统的夏历并存,十余年后宣布取消夏历纪年,使之成为“废历”。当时以及后来,我国传统节日大部分被排除在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之外,尽管在近百年的历史时期里,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兄弟,利用一切可能条件、采取各种办法仍旧依照原有的习俗度过民族传统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历纪年,除春节之外,其他传统节日均没有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在确定国家时间制度的时候,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作整个社会的公共时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从民众的角度,有历史传统的文化情怀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抒发;另一方面,从行政领导的角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公共时间资源,没有在国家的节假日体系中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给予恰当的安排,这种可以在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从而成为广大民众心中的一个郁结。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同时还指出:“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①民族传统节日作为广大民众极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当中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一、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家庭内部和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活动,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广大民众通过传统节日,同民族的历史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众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从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节日的无穷魅力,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强烈地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三、传统节日有助于道德和情操的培育。在节日期间人们处在非常态的心理状态下,这时候在举止言行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对于人们道德情操的提升会产生积极影响。

四、传统节日是对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的调剂,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休憩,像年节这样的“过渡”本身既是对昨天的总结,也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畅想、期盼和筹划。节日能够使人民产生对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依恋,使得有情趣的生活和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落到实处。

五、传统节日是集中展示广大民众民族艺术才能的最好时机。人们在节日里彼此欣赏,互相竞赛,互相借鉴;通过节日活动,社群内部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六、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居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的核心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都附丽于、展现于完整性的节日活动之中。

我们的传统节日不仅具有上述这些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而且应该说,这些节日具有悠远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长盛不衰,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

我们的传统节日同其他一些国家以宗教纪念日为核心的节日体系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历史积淀的群体性的庆祝活动,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社会和谐,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些节日在一年的周期中具有严整的分布,循环往替,成为错落有致的体系,而且内涵丰富、多彩多姿。无论是在植物符号方面(春节的梅花、水仙;清明的柳枝;端午的菖蒲、艾蒿;中秋的丹桂;重阳的菊花……)、食物符号方面(春节的饺子、年糕;上元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以及居室装饰和衣物配饰符号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不同节日里还伴随着各自特有的色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诸多竞技和游艺项目(旱船、秧歌、龙灯、高跷、拔河、划龙舟……)。严整的体系、丰富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多姿多彩,使得具有悠久历史而延续至今的民族传统节日历久而常新,装点着、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是广大民众心中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欢乐之歌。

这样一项在广大民众看来极为重要的庄严隆重不能忘怀的生活的关节,这样一个重大而宽阔的文化领域,这样一个加强认同、涵养情愫、展示才艺、增进和谐的大事,行政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当然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从社会功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民众情感等各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考量,适当调整现行的节假日体系,合理安排传统节日在现行假日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强烈而响亮的呼声和热切而紧迫的期望。学术界和宣传媒体有责任提供智力支持,同广大民众和有关行政领导部门一道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阐发传统节日的现实社会意义和功能,挖掘、提炼和发扬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体系,使蕴藏在民众当中的大量优良的节日习俗成为共享的节日元素,从而让大家向往传统节日、热爱传统节日,使这些节日过得好,过得有情趣,过得有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环顾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十分关注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并在其法定假日体系中安排有重要位置。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自不必说,一些历史并不太长的国家也都极力地有意识地创造和维护能够凝聚国民人心、培育情感认同的新的“传统节日”(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相关国家,也以各种方式保留着、传承着源于中国但已成为他们民族传统的若干节日,而且成为他们国家日历当中的法定假日。例如,在韩国,虽然实行公历纪年,但仍然作为法定假日保留着春节、中秋节(秋夕)等节日;端午节由农历改为公历的5月5日,同时内涵也调整和改变为儿童节,这仍然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历史的记忆。日本虽然从1873年始,将原有的夏历纪年改为公历纪年,将公历纪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作为一年之始。但原有的过年习俗依然保留,前后休假七天到十天左右。日本废止了原有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但却在公历5月5日保留庆祝活动,使之成为儿童节;还有一些原来的传统节日在其假日体系中也保留有适当的位置。地处东南亚的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社会,在他们的法定节假日体系中,华人、马来人、印度教信众、佛教信众、回教信众等群体的传统节日都得到了关注。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春节、佛祖诞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冬至、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节气都被纳入法定假日体系中。

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是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保护和传承,致使一些人对它们逐渐失去了兴趣和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城市青年当中,过“洋节”成为热衷追逐的时尚,这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令人担忧的。

鉴于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行政领导部门应当考虑充分利用节日这种公共时间资源,将其纳入我国法定假日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将春节假期向前前移两天,除夕前一天开始放假,使人们有更充裕的购买年货、整洁环境、回家团聚、准备过年的时间。原假日期限总长不变,“破五”过后,初六上班。

二、关于春假,即目前实行的“五一”长假:“五一”作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仍依例放假一天,其余两天假日建议移至清明节一天(加上倒休两天总共休假三日,使有充裕的时间开展各项活动:祭奠民族先祖,以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缅怀革命先烈,以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祭扫亲人陵墓,以促进家庭和睦、亲族团结;“踏青”、植树,以亲近大自然、热爱生存环境……),另一天则移至端午节(可以开展龙舟竞渡等各项有益的体育竞赛活动)。

三、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纪念日,放假一天,倒休一天。原有的其余两天假日移至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放假两天,倒休两天,以开展各项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团结和谐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这样还可以使部分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时间回家探亲,这样安排对于春节客流高峰也是一种分流和缓解。

四、在全国和地方性假日体系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纳入少数民族节日,从而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

这样相对分散的假日安排不仅增添了假日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同时对于现行春秋两季所谓“黄金周”所带来的节日经济效益不致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因为假日在一年中均衡分配,会对促进节日经济繁荣产生正面影响。

春节

陈连山

人类每一种历法体系都有自己的新年,并伴有相应的纪念或庆祝活动。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现存史料中最早的新年庆祝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巴比伦和亚述分别把各自的新年定在最靠近春分的新月(大致在公历3月中旬)和最靠近秋分的新月(大致在公历9月中旬)。庆祝新年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传统。而中国传统历法(夏历②,或称农历)的新年就是现在的春节,目前它仍然是我国最大、最普遍的节日。根据《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材料统计,春节是我国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京族、黎族和畲族等31个民族都过春节;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等18个民族都把春节作为最大的节日对待。而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毛南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尔克孜族等8个民族中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所以,在我国的法定假日体系中,春节理应得到最大的关注。

实际生活中的春节已经包括了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为腊月二十四)、除夕以及正月十五元宵节等一系列节日。本文为突出春节的新年特征,暂时忽略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只在个别地方兼及除夕和正月十五

一、起源和流变

古人一直把新年称为“岁首”、“元旦”、“元日”等。根据《史记·历书》,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分别以正月、十二月和十一月作为第一个月。秦朝甚至以十月作为第一个月。西汉初年沿袭秦制,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实施太初历,才恢复了夏历,并一直延续至今。辛亥革命之后,为了打破封建正朔观念,并与国际接轨,在公务活动中改用公历。同时,在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中仍保留夏历。于是,公历新年第一天取代夏历新年第一天而称为“元旦”;夏历新年第一天改称“春节”。

学术界关于春节(新年)起源的几种假说,目前还有争议③。但是,《尚书·尧典》记载尧命令羲氏、和氏“历象日月”、“敬授民时”,说明尧舜时代已经有了“年”的概念。殷墟甲骨文显示,商代使用阴阳合历,其历法年已经相当精确。由此推论,至少夏代已经有了“年”的明确时间概念。有了“年”,自然就会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我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约在夏代时已经产生。

古代庆祝新年的活动非常丰富,历代变化也很大。本文只罗列其中比较突出的、现代依然有影响的活动加以叙述。其中包括打扫房子、贴春联、守岁、放爆竹、点旺火、贺岁拜年、吃年糕、吃饺子、元宵观灯,等等。

《尚书·舜典》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思是:正月初一,舜到祖庙祭祀祖先。这和后世的新年祭祖是一致的。

周代普遍有拜年活动。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根据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大年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这表现的是诸侯国内举行的新年朝贺活动。《诗经·豳风·七月》则记载了周代民众的过年习俗:“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意思是:堵塞门窗,放烟熏老鼠,为过年做准备。另外,诗中还记载农夫们在新年会聚乡校,宰杀羊羔,举杯祝愿头领万寿无疆的活动。

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中》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庆贺新年。后世的新年团拜活动基本沿袭了这一传统。汉朝还有新年“庭燎”的国家礼仪。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庭燎。”庭燎,就是在庭院中生一堆火。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荆楚地区民间庭燎的习俗。后世民间的“烧火盆”、“烧松盆”、“旺相”,现代民间的“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烧秦桧”等习俗都来源于古代的庭燎。

汉魏六朝时代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作为门神。后来用桃木板代替桃人,称为桃符。唐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春联。敦煌卷子S0610号记录了开元十一年(723)的一些春联。例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④等等。

南北朝时期已经流行守岁。全家欢聚,饮屠苏酒,吃五辛盘。南朝文学家庾肩吾《岁尽应制》诗就描写了守岁情景:“聊开百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并有3首守岁诗(《守岁》两首和《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流传下来。其《守岁》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⑤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宋代还发明了烟火。此后,放烟花爆竹逐步成为全国性的新年风俗。

公元6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成为现代南方春节的代表性食品。5世纪时,“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因为它谐音“交子”,而春节来临的时刻正是“交子时”。

正月十五,古代称为“元夕”,是夏历第一个月圆之夜。但是,正月十五成为节日则源于汉代的太一祭。当时人认为太一星——北极星主宰着人类命运,所以皇家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星,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后来元宵节祈求丰收、祈求子孙的风俗均渊源于此。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隋书·柳彧传》记载,柳彧上疏皇帝云:“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即十五之夜),充塞街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正月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现在,欣赏彩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元宵张灯本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欣赏,而是为了祈求生育。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现代民间仍有送灯给无子家庭、祝愿他们生育的习俗。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了智慧和趣味。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或写作“汤圆”。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正月十五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

鉴于春节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历代王朝都有放假制度。唐代春节放假七天,元宵节一天。宋初春节放假七天,元宵节三天。金朝和元朝春节放假三天。明朝春节放假五天,元宵节十天。清代官署腊月十九或二十封印,一个月之后开印,时间长达一个月。⑥

二、内涵和功能

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哲学方面讲,夏历作为一种阴阳合历,它的制定是兼顾太阳和太阴——月亮的运行情况。这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思想境界。阴阳和谐,才能生生不息。正月是太阳从南逐渐返回、大地即将回春的时刻。初一是个“朔日”,月亮即将从三十日的“晦日”走出,重新显现。阴阳双方(日月、天地)都是新开端。而公历是单一的阳历,只依据太阳的运行,因此无法体现中国传统的阴阳和合的哲学观念。使用公历替代夏历,确实顺应了世界潮流,可是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文化代价。

从科学方面讲,夏历新年由于兼顾太阳和月亮的共同开端,因此不得不增加一些闰月来调整历法年与太阳回归年的差异。所以,春节在公历上的日期每年有一定的变化(最早是1月下旬,最晚是2月中旬),并不是夏历不准确造成的。如果以夏历为标准,公历的元旦在夏历上的日期也是不断移动的。因此,怀疑春节日期的科学性是不正确的。

从文化象征意义来看,春节民俗包含的意义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春节是新年第一天,所以,春节各项民俗活动都或明或暗地具有“新开端”的象征意义:

第一,除夕守岁,是告别旧的时间;而子时放鞭炮正是迎接新时间的到来。透视目前遗留的神话残余,放鞭炮还隐含着混沌初开、宇宙起源的象征意义。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样具有封闭形状;竹筒被烧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青烟上升而为空气,其他较重物体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开、天地分离的瞬间。所以,放鞭炮习俗象征着中国神话开天辟地的过程。⑦

第二,春节习俗象征着神话中万物的创造。据叶舒宪考证,中国古代有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鸡、狗、羊、猪、牛、马、人的神话,并体现在古代民俗中:“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⑧就是春节在门上画鸡,初七剪人像贴在帐子上。这些习俗象征着万物的被创造。

第三,春节习俗还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以拜年为例:拜年是人伦道德的体现。大臣为皇帝朝正,下级官员向上级拜年,晚辈为所有长辈拜年;而皇帝赏赐大臣宴饮、乐舞,长辈赏赐晚辈压岁钱。表面看来,繁文缛节,不胜其烦。但是这一拜一赐之间,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就得到重新确认。而现代领导人给群众拜年的活动,则体现出人人平等的现代人际关系原则。

第四,春节习俗还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住房焕然一新,服装也是里外皆新,吃饭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吃饭的时候故意剩余一点,表示“有余”……总之,都是象征着来年生活更好。这些民俗活动是我们的先民为美化生活而进行的伟大艺术创造。春节使我们的原本平凡的生活趣味盎然。

正是由于春节习俗的这些文化象征意义,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以海外华侨为例,他们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他国公民。但是,他们很多人仍在过春节,就是通过这一行动确证自己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人”!

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选择大地回春之际庆祝新年,是把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节律协调起来,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合家团圆,拜年赐钱,则促进家庭和睦。集体团拜,亲朋走动,以至于举国同庆新春佳节,更是促进社会和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动力。

三、节日象征符号和节日活动

现代春节的主要民俗活动如下:

腊月二十三之后,人们开始为春节做各项准备活动。购置年货(大量的高级食品和全新的衣服)、打扫房子、沐浴。在广东、香港等地,人们购买金橘树摆放在家中,象征发财和吉利。其他地区多购买应时的水仙花和梅花等作为装饰。

除夕(平年的腊月三十,小建年的腊月二十九)之前,在外工作的人都要赶回家,以求全家团圆。大门上贴年画、贴春联,院子里挂红灯笼,房间里面贴窗花。有的地方的农村还给较大的树木贴红绿纸条,名为“封树”,是保护绿化的良好习俗。年画和窗花的主要题材有“连年有鱼”、“喜鹊登枝”以及新年属相动物图案,等等。这些基本都采用红色。红色的春联和红灯笼因此成为春节最突出的象征符号,充满喜庆气氛。在乡村地区,丰盛的年夜饭准备完毕之后,开始设供、焚香,敬神、祭祖。然后,全家共同吃团圆饭。现城市中基本没有敬神、祭祖了。团圆饭之后,开始看中央以及地方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边玩边守岁,直到深夜新年钟声响起。

正月初一的零点是新年到来的时刻。首先,放鞭炮。鞭炮已经成为春节最大的象征符号,没有鞭炮的春节是不完整的。前些年各地的“禁放”政策基本上已经失败。2006年春节北京解禁,改从生产和销售渠道控制安全,既保护了春节的传统,又最大限度保证了安全。当政府和市民同样珍惜春节的时候,这个节日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就获得了生命力。其次,晚辈给长辈磕头或鞠躬拜年,长辈给年幼的晚辈压岁钱。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在新年钟声之后给全国人民拜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极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早餐吃饺子、吃年糕。天亮之后,开始依次给亲戚、邻里、师长、朋友等拜年。如果亲戚多,拜年活动一直能够持续到初四,甚至更久。

拜年结束之后,很多人去庙会游玩。其中很多都是传统娱乐项目。看表演,买一些传统的玩具(风车、毽子、陀螺、地老鼠)、零食,等等。这是一个既具有文化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

一般来说,正月初五以前不干活。初五称为“破五”,此后,开始劳动,出远门。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整个社区的大活动。晚上,在热闹的大街或者专门的公共场所挂出大量的造型各异的彩灯,供人们欣赏。许多灯上还有谜语,供人竞猜。另外,还有各种民间团体进行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舞龙灯、敲锣鼓等大型游乐活动。一些城市由当地政府出面组织灯会,组织放烟火,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整个春节的民俗活动,从除夕的家庭内部团聚,逐步扩大范围到亲戚朋友,最后到元宵节的社区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节日气氛的逐步高涨,看到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全社区的一个自动动员的完整过程。

清明节

施爱东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思想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一、源起与流变

中国的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出现极早,《尚书·尧典》已有记载。一年细分为二十四节气,则是秦汉之间的事。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二十四节气表面上看是星历,实际上是一种阳历(太阳历)。

竺可桢指出,西方国家早在公元前46年就已经有了系统的太阳历,所以,他们没有二十四节气的需要,而我们的旧历则主要以阴历(月亮历)为主,阴历与阳历在时间节点上不能重合(即月亮绕地球12周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不等),所以,阴历系统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才有了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手段的需要。⑨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以辅佐阴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后来成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关于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和我们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也有生老病死,需要新陈代谢。所以,火燃久了要熄掉,重取新火;水盛久了要倒掉,重贮新水;⑩国王老了要换掉,重立新王。(11)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重生的新火一定要聚日光点燃,称之为“天火”或“明火”,(钻木或击石等其他方法所生的火,称为地火)。(12)熄火与重生新火所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旧火的熄灭象征寒冷季节的结束,重生新火则意味着春耕生产的开始,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附会的介子推的传说,则明显具有了一种“感恩”的意味在里面,更加强调对于“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完全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13)

唐玄宗时,朝廷还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至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寒食与清明的节假日已经增加到七天之多。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到了自己名下,而且兼并了与寒食节相关的其他一些节庆活动,寒食节只剩一个禁火冷食的习俗。

也有学者认为上巳节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14)古时以夏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后汉书·礼仪志上》称这一天“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上巳春嬉,青年男女可以在野外踏青嬉戏,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实为古代中国之“情人节”。魏晋之后将上巳改在三月三日,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云:“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可见,洗濯踏青、除垢迎新几乎是所有春天节日的共同的特征。

到了明清以后,不仅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节之后,大好春季只剩了一个清明节。

所以说,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内涵与功能

与其他传统大节不太一样,由于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因而清明节也是传统节日系统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定的节日,节日时间比较固定地在现行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踏青时节。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畅拂、草长莺飞,到处生机勃勃,正是大自然显露新生的上好时节,也是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日子。人类户外活动的原始意义在于顺应天时,以主动的姿态去顺应和促进时气的运行,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的纯阳之气,驱散积郁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催动生命的流转。这些活动大大地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今天山东等地仍有这些习俗的传承,清明节儿童在村外踏青时,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有的仰脸大口呼气,以泄内火。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盛世清明。“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15)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地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部分地与西方感恩节有异曲同工之处。

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文化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较早地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时光,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

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其流变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清明节的两个象征意义,一是“感恩纪念”,二是“催护新生”。

就前者而言,我们应该感谢和纪念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也应该感谢和纪念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还应该感谢和纪念生养我们的祖辈亲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纪念民族共同的祖先有利于加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尽快实现祖国统一。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纪念革命先烈有助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纪念亲人有助于家庭和睦,构建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就后者而言,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我们可以带着新生的心情去面对自然、面对社会。江南农谚云:“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们可以通过“植树”等仪式化的活动把自己更好地融入大自然之中,并借此进行环保宣传,更深刻地体会到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节日符号

清明的节日符号并不太多,相对比较纯粹集中。

1.鲜花。鲜花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我们用以祭奠先人、表达感恩心情的象征性礼物,是我们用以传情达意的物质手段。

2.柳枝。清明期间,正是杨柳青青、万物复苏的好时光,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一说。

3.风筝。清明放风筝是流行最广的清明节俗之一,清代顾禄《清嘉录》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对于古人来说,放风筝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而且具有驱邪去秽的象征意义。让风筝随风飘逝,意味着把自己的疾病、烦恼、厄运都吹走了。

4.蝴蝶。清明踏青扑蝶,是远足踏青中最有趣的活动之一。古往今来的无数名画都描绘过扑蝶的有趣景象,但是,这项活动现在几乎与城市生活绝缘了。由于蝴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植物害虫的成虫阶段,所以,自然界的扑蝶活动从保护自然的角度来看也是有益无害的。

5.秋千。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荡秋千今已成为普遍的休闲体育活动。

6.曲水流觞。又名“九曲流觞”,原为上巳节游戏。觞是酒杯的别称,木制杯可直接浮于水面,陶制杯则须置于荷叶之上,酒杯随水流行。上巳或清明之时,人们坐在九曲溪水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即被罚挥毫赋诗、饮杯中酒,彼此相与为乐,举杯相庆。现在全国各地的许多公园甚至城市生活小区内都建有九曲流水,但基本只是作为一种园林建筑,已经没有了流觞的实际功能。

7.象征人物介之推。传说介之推在晋文公落难病重的时候,曾经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晋文公吃,《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称:晋文公重掌国器之后,“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晋文公想报答介之推,可介之推已隐居离世。到了汉代蔡邕的《琴操》,故事进一步得到敷衍:“(文公)即遣使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晋文公不小心把介之推烧死了,于是号令天下寒食,以纪念介之推。这就是关于寒食节来历的传说。既然寒食节已经并入清明节,介之推作为清明节的象征人物也是理所当然的。

四、节日活动

对祖先与先烈的追悼与祭祀是传统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祭祀先人仍为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故地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样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

“清明祭祖,其中蕴含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一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做事情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天地祖宗,这是中国百姓的道德底线,是民族责任感的源泉之一。”(16)

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等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祭祀点,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集,海内外华人总是能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因为清明时节正值春光最好,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传统,人们常常阖家携带酒食,到郊外园地亲近自然。远足踏青中常见的活动有荡秋千、拔河、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插柳、植树、野餐等习俗。

在传统的清明习俗中,插柳与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相传民间薪火的传递也是以柳条传送。民国时期,插柳日还曾一度成为“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学校都曾利用清明扫墓之际,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在当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更应该利用清明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的重要一环。

介之推与晋文公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施恩”与“感恩”的故事,提倡“感恩”,有助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在当下的道德建设中,有必要培养公民的“感恩”意识。我们常常看到各种报道说,一个见义勇为的人为了帮助别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事后的受益人却完全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或有意疏离自己的恩人。社会普遍存在的漠视感恩现象,是导致见死不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人与人之间无限疏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借助于传统节日这个有利时机,宣讲“感恩”故事,提倡“感恩”情怀,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中国公民的文明程度。

端午节

高丙中

中国的端午节近几年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关注。怎样认识端午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怎样把端午节过好、过得有意义,已经成为检验中国政府和知识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能力和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的公共文化政策,把端午节的传统民俗结合进政府的文化建设工作,让老百姓过上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的节日生活。我们现在不一定能够把端午节申报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在现代的物质条件下复兴优良的端午节习俗,使它成为我们善待自己的传统的一个代表作(masterpiece)。

一、源起与流变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浴兰节、女儿节等。端午节最初的时令是午月午日,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纪日而定在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17)后来端午就固定在五月五日。

端午节在许多地方又称为端阳节。可是,从起源来说,端阳节应该是源于夏至。(18)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夏至是一年阳气最盛、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是中气(一般在中旬),但是,阴历日期并不固定,民间把它转换为端阳节来过,节庆固定在五月十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和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从这两条文献可知,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却被初五的端午节借用。当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俗没有根本差别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两种结果:其一,人们只在初五过节,月中、月末没有活动;其二,人们把本来意义上的端午节和夏至意义上的端阳节合成一个系列,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把五月十五(或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各地、各户根据情况(如避开农忙、联村赛龙舟所需要的天数)选定一个端阳安排节俗活动。近世长江南北的许多地区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把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少数地区把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19)在湖北长阳,初五称为头端阳,十五称为大端阳,二十五称为末端阳。这种大小端阳节的系统化是古端午和夏至的节俗混合之后重新整合的结果。

端午节有时还称为浴兰节、蒲节、女儿节。起码在南北朝的时候,古人就有端午节用兰草兰花调配洗澡水的习俗,所以雅称“浴兰节”。五月又称蒲月,端五则称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五又有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的习俗。端午节前后,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于是俗称端午节为“女儿节”。明代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节习俗很多,概括地说,其一是广泛采用菖蒲、艾蒿;其二是缠挂各种端午索;其三是用符图驱邪;其四是饮用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其五是吃粽子;其六是划龙舟或赛龙舟;其七是姻亲交往。节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但娱乐和社交在近世变得很突出。其中一些单项习俗非常古老,大致在南北朝时汇集成端午的节俗,后世不断得以附会增益。

其一,广泛采用艾蒿、菖蒲。艾蒿、菖蒲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魇胜之物。艾人早见于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作为魇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南宋《梦粱录·五月》记:重午“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

其二,缠挂各种端午索。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这种习俗形成甚早。《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汉《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南朝《荆楚岁时记》也有类似的记载。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曰:“(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彩系,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此俗直到近世仍然广为流行。

其三,用符图驱邪。《后汉书·礼仪志中》云:“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宋代及以后大行“天师符”。旧时,道教官观端五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五贴在门楣上辟邪。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20)

其四,饮用药酒。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润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民间有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的“画额”习俗,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其五,吃粽子。此习俗可谓源远流长。《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

其六,划龙舟或赛龙舟。这是民间端午节的高潮。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有言:“屈原以是日(五月五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荆楚岁时记》提到“是日,竞渡,采杂药”。隋朝杜公瞻注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此时的舟楫竞渡颇具规模,只是尚无“龙舟”之说。唐代的竞渡使用龙舟,并有夺标的制度,与近世无异。唐人张建封《竞渡歌》咏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执空挥桡”。所谓“夺标”、“夺锦标”,是在前方终点处,先泊一船,叫“标船”,赛船到达时,标船上有人把锦标(如活鸭,或活鹅等)投入水中,赛船上选一水性极好的人届时跳水夺标。传统龙舟之制,皆以杉木,取其质轻,船长有达十一丈的,由八十桡划行,次者九丈,坐六十余桡,短的也有七丈多,坐桡手四十余人。这算得上是一项盛唐风俗,直到今天,仍在南方各省流行。

赛龙舟也和吃粽子一样在古代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闻一多的研究结论是这两大节俗都由龙图腾崇拜转化而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或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21)端午的节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态完全是汉唐的文化创造。

其七,姻亲交往。所有节庆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至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一是妇女回娘家,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

二、内涵与功能

端午节是一个敏感地应对气候节令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节日,并形成了一系列中国人强烈认同的节日文化。这个时段已经是夏季炎热的时候,避暑热,驱蚊虫,防瘟疫,是摆在眼前的要务。中国人在千年的历史里根据当时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筛选了各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层面能够起作用的物品和活动,作为习俗传承下来。

端午节的习俗,如果按照今天的科学技术的尺度一项一项来衡量,有一些可能没有实际的功能,有一些仍然具有比较充分的合理性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整体上传承的文化价值毫无疑问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端午节的民俗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括。

第一,从总体上说,端午节活动体现的是关爱生命的主题,是卫生与健康的主题。各种个人配饰、居室装饰、特色饮食和赛龙舟、走亲戚的活动,都是关爱生命的表现。艾蒿、菖蒲、雄黄的运用是要维护生命,粽子的性质表示调和阴阳,赛龙舟是通过体育竞技磨砺与讴歌生命力,妇女回娘家探亲是生命报本、感谢生命之源的仪式。

第二,在社会历史层面,端午节传承的是对于高于个人生命的社会价值的信念。值得用个人生命去实行的社会价值包括爱国主义,但是并不只限于爱国主义。人们代代传说,屈原以生命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对自己的操守、人格的坚持,所以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把这种精神提炼为爱国主义,这一内涵就很快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实际上是关爱生命的主题的一种发展。生命可贵,值得采取各种手段加以珍惜,但是对于一个社会,还有比个人生命更高的价值,有时候,为了这些价值是应该牺牲个人生命的。

第三,在日常生活层面,端午节是一个表达亲情、进行社交的机会,其节日氛围的主调是热情和激动。妇女回娘家,订婚的人家送节礼,有情的男女送绣品(如香包、手绢、鞋袜)传情,一个地区的村子之间赛龙舟,把整个地方营造得热情洋溢,甚至情绪激昂。端午节还真是一个娱乐和参与指数都比较高的节期,是一个小孩有得玩,青年男女有得盼,媳妇有得闲,男子有得闹,大家有得看的节期。

三、节日符号、特色物品与节日活动

端午特有的物品和节日符号在中国传统的诸节令中是比较多的。其中,流传最广的主要有:1.自然物蒲、艾,2.手工制品端午索、艾虎、香包等,3.食品粽子,4.象征人物屈原,5.室外活动赛龙舟等。这些特色性的符号和物品都具有久远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审美价值、社交价值还有进一步推广的余地,其观赏性、参与性还有可持续开发的空间。

就像春节期间的梅和水仙,清明期间的柳,中秋节的桂,端午期间是可以利用蒲艾在现代城市空间进行环境装饰的。这些装饰植物的开发和在城市的商业推广是能够形成产业的。西方国家的圣诞树栽培、销售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借助蒲艾的装饰,政府也可大力宣传卫生与保健的科普知识,推动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端午节的手工制品既有比较简易的,如端午索;也有难度高的,如绣品中的香包(荷包);还有趣味性强的艾虎。此外,也可以制造微型龙船,作为居室摆设的艺术品、装饰品。这些都包含普通中国人所欣赏的象征意义。即使像端午索那样看似简易的吉祥物,也有很多讲究。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22)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它的形制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简单地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二是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三是五彩绳折成方胜或结为人像等,四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23)北方广泛流行的香包(荷包)在式样和图案上多姿多彩,比较常见的有太极八卦、招魂娃娃、乌鸦负日、神葫芦、跪拜日月、十二生肖、龙虎斗、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龙凤吉祥、神龟踩蛙蛇、麒麟送子、金瓜葫芦、蛇盘兔、蛙蛇交媾、喜鹊探梅、鹿回头、八仙过海、西天取经、鱼戏莲、老寿星等图案。技法上有单平绣、重叠立体绣、绒布贴绣等。(24)情人节的玫瑰是很大的生意,端午节的香包也可以是很大的生意。这些吉祥物、纪念物既可以作为手工技艺在民间传承,也可以作为应节商品开发,让市场也成为传承文化遗产的积极力量。

粽子是中国食谱中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代表作,其形制、配料以及传说都蕴涵着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精粹。包粽子在千家万户都有各自家传的手艺和厨艺,许多人家包粽子都有自己的形状、内容和口味。这些美味的总汇是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是,现在自家包粽子的少了,到市场买现成的多了。许多人家已经失去了包粽子、吃粽子的家学及其乐趣。提倡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的传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举办地方性和全国性的粽子厨艺比赛,并进行现场电视直播,是比选美选秀更有社会价值的工作。

纪念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主题,但是这一主题在现代之前只是体现在传说之中。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主动参与进来,形成了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的新传统。中国的节日习俗有把诗歌文字纳入文娱活动的文雅传统,如春节的春联、元宵节的灯谜。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文雅昌明的国度,现在教育普及,更有在生活中推广诗歌传统的群众基础。以纪念屈原为名义的诗会与赛龙舟相呼应,一雅一俗、一静一动,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中国的古典传统。各级政府在这类公共文化活动上应该有所参与,有所作为。

赛龙舟是一项政府应该发挥作用也能够发挥作用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现代世界的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国人相信只有本国人玩得最地道,别国的人跟风也好,冷漠不解也好,都不能左右国人的信心和热情。美国有美式足球,日本有相扑,韩国有跆拳道。乒乓球是中国的强项,但是不具备认同文化的条件。具备基本条件的是围棋和龙舟运动,而赛龙舟是一个较有资源优势的选择。龙舟运动再配以游泳运动,将是一个很好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性结合的项目。

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龙的装饰、选手的装扮、鼓手的指挥,都可以是艺术的展示。再加上拉拉队的表演。身临其境是振奋人心的。

每个城市都有水系,大多能够安排龙舟的比赛活动。一个街区可以有对抗赛,城市之间、省区之间可以有挑战赛,全国可以有锦标赛。如果再配以端午放假的制度,媒体大力介入,那一定是中国的公共空间的一件盛事。现代中国从此将有举国振奋的节日焦点事件。中国历史上乡土社会曾经有过的节日激情将在全国的范围呈现。这将是中国的公共生活的一股永远的活力,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的许多地方在最近二十多年里一直在沿袭传统的赛龙舟活动,以福建、台湾、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区为代表,偶尔也有一些跨地区的邀请赛。应该说,我们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全国的意义上以龙舟赛为核心复兴端午节日文化。

以复兴端午文化相号召来推动城乡乃至全国性的赛龙舟,总比花金钱、费资源去盲目地推动对于中国人来说等同于自虐的足球要明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中秋节

黄涛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在中华民族的基本生活方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有以团圆安定、天人合一、欢庆丰收为中心内涵的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并有着以数量众多、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为文化根基的浪漫艺术氛围,其节庆传统深受国人的看重与珍爱。中秋节文化在历史上还流传到周边的东亚国家,至今在朝鲜半岛、越南、新加坡等地还是很兴盛的节日。当前,振兴中秋节传统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充分的现实生活基础。

一、中秋节的起源与演变

中秋节的习俗活动跟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月亮神话、秋季祭社等有着渊源关系,但是这些传统是在中秋节产生之后才对该节日的习俗构成发生影响的。中秋节形成的直接源头是唐初的赏月风尚。以农历八月十五为节期的中秋节萌芽于唐朝初期,到中晚唐开始由社会上层团聚赏月发展为各阶层民众逐步参与其中的节日,宋代已成为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盛大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目前学界尚有不同说法。争议的焦点在于中秋节最初形成的时间。学者们一致认为,宋代已有中秋节,因为宋代文献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节的隆重热闹的景象。孟元老在南宋所写的《东京梦华录》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其中卷八有“中秋”条。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四、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三都设“中秋”条作了较细致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大节。问题在于中秋节是否也最早产生于宋代。可以肯定的是,南北朝以前是没有中秋节的,因为文字记载可以表明这一点。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全面记载我国岁时节日习俗的著作,其中没有任何关于中秋节的记载。那么值得研究的是唐朝是否有中秋节。

根据考证,现已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唐朝是中秋节的形成期。这一结论是根据大量的咏月诗文资料和一些笔记文献得出的。(25)我们可以看到,唐人对月色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即社会上的人们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张旗鼓地赏月,这样,中秋节在唐朝就初步形成了。从现有资料来看,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及其家庭或朋友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等。一般贫苦人家没有赏月、赋诗的雅兴。到了中唐时期,中上层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流传到下层社会,开始在寻常百姓家庭、寺庙之类公众场所兴起聚会、宴饮等习俗。到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我们还可以看到,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和后来的中秋节有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唐朝中秋习俗以赏月为中心,亲友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宴饮聊天,文人则对月赋诗。也有人独自赏月,独赏明月留下的记载多为思乡思友之作。一般是个人离开亲人,出游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人也在欣赏明月,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并将这种憾恨写在诗歌中。可以说,团圆是因赏月而起的,是依附在赏月活动上的。如果不是因为赏月活动,就不会凭空生出中秋团圆的习俗。

宋代中秋节已经过得很热闹,成为世俗的隆重节日。其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和发展。它跟唐代中秋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唐代主要是夜晚宴饮赏月,宋代则是全天都过节,中午就纵情饮酒。二是唐代中秋节活动的主角是文人、中上层家庭,唐朝中后期一般百姓开始参与,但并没到踊跃、热衷的程度;宋代则是全民广泛参与。《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梦粱录卷四·八月》记载:“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说明此时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宋代中秋节也有拜月的习俗,不过当时的拜月在中秋习俗中并不重要,也不普遍,仪式远不如后世郑重。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宋时祭月与后世颇有不同,一是宋代拜月者是少男少女,明清以后男不拜月,而以成年妇女为主;二是宋代拜月是在赏月活动中发生的事,不是像后世那样专门搞的拜月仪式,也不是各地普遍都搞的仪式。这时拜月的方式也比较简略,没有准备食物作供品。

到了明朝,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调整、变动。首先,中秋节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唐宋时期那种浪漫抒情的赏月传统已经淡化了,虽然许多风景特别好的地方还有比较热闹的赏月活动,但是在一般的地方,民众踊跃赏月的情景不见了,各家的中秋活动不一定要包括赏月。在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里有对中秋节的大段描述,其中没有对赏月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对祭月的详细记载。可以说,拜月祈福基本取代赏月,成为明清时期中秋节最隆重的内容。其次,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该节已有“团圆节”之称。第三,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亲友之间要互送月饼、瓜果等过节的东西。第四,明代出现了月饼这种重要的节令食品。中秋月饼开始是作为祭祀月神的供品出现在节俗之中的,祭祀仪式完成后人们吃掉它,它也就成为人们过节时的食品。后来,它成为独立于祭月之外的节令食品。晚清祭月之风衰退之后,月饼在节俗之中的地位反而提高了。

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与象征符号

(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随着中秋节习俗活动的演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唐宋时期主要是对于中秋明月这种自然美景的欣赏,明清以后转为家庭团圆、庆贺丰收和对月神的崇拜、祭祀。在现代社会,其文化内涵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通过团聚、联欢、赠送礼品等活动,加深亲人、朋友、同事等的感情联系,密切人际关系

自唐朝中秋节产生的时代起,人们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重要。这一主题是跟中秋节源于月圆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中秋节的一个特色,而且由于跟明月联系起来而富于诗意。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就是因为亲友团圆是明清以来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民间极重视中秋节家庭内部的团聚之礼,从中体验到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生活美满的幸福感。除了家庭团聚之外,民间也有朋友、同事等之间聚会、互送礼品的活动。

2.通过赏月、泛舟、观潮等欣赏、亲近自然美景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秋节形成的直接缘由就是对中秋明月美景的欣赏。唐宋时期的中秋节都是以赏月活动为主。赏月是一种很优雅的富于诗意的活动,亲身参与其中,会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近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并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密切关系。现在大多数地方,赏月活动淡化了。但所有地方的人们都会注意到这晚的月色,如果天气好,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赏月的兴致。也有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较为兴盛的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如杭州有在中秋节前后到西湖赏月的习俗。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可见西湖赏月风俗之盛。苏州有中秋欣赏“石湖串月”之俗。桂林“象山水月”也是中秋赏月胜地之一。台湾则流行在月夜烤肉联欢。

3.通过尝新粮、吃新果、观看演出等活动,欢庆丰收

农历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同时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是很自然的事。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在许多乡村,还有一些习俗含有庆丰收的意味,比如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准备丰盛的饭菜,一定要吃得很饱,要准备很多新鲜的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就含有丰收后纵情欢庆的意思。山东庆云农村过去中秋节要祭土神谷神,叫做“青苗社”;青城农村还有辞先稼的习俗。(26)台湾农民也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并在田间插“土地公拐杖”,这种拐杖就是在竹子里夹上“土地公金”即给土地公的纸钱。现代社会的节庆活动可以没有祭祀神灵的仪式,但是中秋节正值秋收季节,用刚刚收获的粮食、水果等作节令食品,并搞一些相关娱乐节目来庆贺丰收正是适应自然规律和生活节奏的事情。

4.通过大型的电视节目联欢晚会、各族民众共同参与的娱乐联欢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喜庆祥和氛围

中秋节最突出的主题是团圆,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亲友团聚,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就是民族团结、国家安定、社会和谐。过去关于月饼的来历,有元末农民起义用月饼传信驱逐外族入侵者的传说。这一传说产生于特定的时期,在当时属于爱国主义内容;但是当时所说的外族入侵者今天早已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部分,已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和谐相处。而且这是对月饼来历的一种随意的人文解释,并不是主要基于历史事实的科学解释。月饼实际上来源于祭祀月神的活动。许多少数民族已接受了中秋节传统,在一些多民族聚居区,其他民族也主动参加汉族的中秋联欢活动。

(二)中秋节的象征符号

中秋节是一个习俗活动多姿多彩的大节,其具有典型性的文化象征符号也丰富、浪漫、富于情趣。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节日象征符号数量尤多,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尤为深厚。

1.月宫

又大又圆的八月十五明月是中秋习俗的核心象征物。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圆月,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月球,而是被赋予人文意义的月宫。几千年来,它寄托了人们无限崇敬、喜爱的情感和神奇美丽的想象。围绕它,民众创作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唐玄宗游月宫、贵妃赏月等神话传说,这些故事讲述了上千年乃至数千年,至今不衰;众多文人骚客则创作了大量的优美动人的传世诗文。

2.嫦娥

轻舒广袖的仙女嫦娥形象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符号。她实际上是月亮的化身。

把月亮想象为女神嫦娥,从上古时期就已如此。在原始社会末期,月亮中的神物越来越多地跟人的形象相结合。开始这位女神被说成是月亮的母亲。《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述了月母常羲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情形:“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嫦娥。据考证,这里“羲”是“义”的繁体字“羲”的错写。而古代“义”“仪”“宜”与“娥”的读音相同,有些情况下是混用的。“常羲”在先秦文献中有时就写作“常仪”或“常宜”。后来这位女神被说成月亮本身,并且与男性的日神相提并论。殷代卜辞中就有祭祀“东母”“西母”的言辞。太阳在东方出来,新月则在西方现身;“东母”就是日母羲和,“西母”就是月母常羲。祭东母、西母其实就是祭日月,这样东母、西母分别成为日月的代表,而不是太阳母亲和月亮母亲了。就是说,到了殷代,常羲即嫦娥虽然在神话中还可能被说成是生了十二个月亮的月母,但是在祭祀仪式中已经被当作月亮本身即“西母”了。这时,太阳和月亮还都是女性的。后来有了阴阳观念,人们以太阳为阳,以月亮为阴,太阳神的性别就要改变。到了战国时期,太阳神已经开始被说成男性的,《楚辞·九歌》中的“东君”就是男性的太阳神。到了汉代,太阳是“东王公”的说法已经很流行了,月亮则叫做“西王母”。(27)这时,月神为嫦娥的说法已经确立了,月精为蟾蜍的说法也同时流传着。两种说法并行不悖,后来这两种说法被糅进同一个故事里,蟾蜍被玉兔代替,成了嫦娥身边的一个宠物,晋傅玄《拟天问》就有“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句,唐韩琮《春愁》有“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句。而嫦娥成为月亮的最主要的人格化形象,成为在月宫中过着清冷生活的一位美丽而寂寞的女性。晚唐李商隐《嫦娥》诗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尽管其形象的情感色调偏于忧郁,但是富于浪漫抒情的美感,并且反衬着人间生活的美满热闹。

3.月饼

月饼自古称为“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目前,它是中秋节习俗的最重要的象征物,是一些影响广泛的传说的载体。民间解释月饼的来历,有的说月饼来源于元末朱元璋起义用月饼传递信息,有的说源于唐朝杨贵妃赏月时将“胡饼”改名为“月饼”,有的说月饼源于唐高祖在月夜用胡饼赏赐凯旋而归的战将的事迹。实际上,月饼源于明代中秋节的拜月习俗,其最初用途是作为拜月的供品。因为中秋祭的是圆月,“其祭果饼必圆”,就把饼食做成了圆形的。因为是供品,必然要选上好的材料,要做出好味道,要做得外观好看些。同时民间向来有祭神仪式完成之后分食祭品的习惯,于是月饼便成为一种很特别的中秋节令食品。后来拜月习俗淡化的时候,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时它作为祭品的作用就减弱了,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的时候,吃月饼则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明代还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在初期月饼主要作为祭品的时候,它就跟时令瓜果等成为中秋期间亲友馈送的礼品。

作为一种节令物品,月饼首先是一种文化消费品、感情寄托物。其次,它是一种美食。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点,这种圆饼才是好的月饼;如果只具备其中一点,那就是不好的、功能不全的月饼。只要月饼作为一种圆形的饼食,能够象征圆月和团圆,并且人们爱吃,它就能很好地履行中秋月饼的职能,就是合格的中秋月饼,至于工艺如何改进,饼皮、馅料、口味如何更新,都无碍于月饼习俗的传承。近年来,大陆的月饼生产者已经重视研发适合新时代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了,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冰皮月饼、果蔬月饼、椰奶月饼、纳凉月饼、茶叶月饼、保健月饼、象形月饼等。在保持传统月饼的适当生产规模并对传统月饼进行改良的同时,大力研发适应现代消费者健康饮食新观念的新产品,将是大陆月饼市场的发展趋向。但浪费资源的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与月饼品种、品味无关,是应该被制止的。

4.玉兔

玉兔是月亮的动物化身形象,古代诗文常用它指代月亮。按上古时期最早的说法,月精是蟾蜍,汉代晚些时候才出现了月中有玉兔的说法。在临沂、徐州、南阳、陕北等地出土的西汉末年或东汉的墓地画像石上都有玉兔捣药的图像,不过这些玉兔主要不是出现在月中或嫦娥的身边,而是作为西王母的随从出现。西王母在秦汉时期是备受尊崇的大神,此时她的主要神通是执掌长寿和仙药。玉兔在神话中出现在她身边就是负责捣药的。后来月中玉兔捣药的形象跟西王母神话有密切关系,应该是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中的情节移植到月亮神话中的结果。在南阳的汉画像石中,有一幅苍龙星座图,所画月轮中有蟾蜍和玉兔。这些考古资料证明,在汉代的传说中,月精主要是蟾蜍,玉兔在汉代中晚期刚开始进入月亮,往往跟蟾蜍同时在月中出现,月中有玉兔的说法还不是很流行。

到了晋代,关于月中有玉兔捣药的故事已经有较多的记载。到了唐代,这种说法更常见了,而且有了以玉兔代指月亮的说法,如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中说:“以此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一方面原来的月精蟾蜍变成了玉兔,另一方面月神人格化了,变成了轻歌曼舞而寂寞沉静的美女嫦娥,她的身边陪伴着一只玉兔。也就是说,由月精转化来的玉兔降格为月神的宠物。而民间也把玉兔当作尊崇的神物,称之为“兔儿爷”。至于蟾蜍为什么变成了玉兔,闻一多先生解释说,是由于蟾蜍原来叫顾菟(音兔),如屈原《天问》里就有“顾菟在腹”(月神肚子里有一只蟾蜍)的句子,“菟”与“兔”同音,即使“蜍”也与“兔”音近;这样因为谐音的关系,神话中的蟾蜍就被玉兔取代。其实从形象角度来看,民众用可爱的玉兔来代替丑陋的蟾蜍也在情理之中。

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都有白兔儿爷、玩兔儿爷的习俗,尤以北京玩兔儿爷之俗为盛,兔儿爷被当作最有北京特色的中秋节令吉祥物。兔儿爷主要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虽说兔儿爷是孩子过中秋节的玩意儿,它还是跟普通的泥人玩具不同。就在民国时期,兔儿爷还有神像的性质,被人们供奉。它的直接来历是明代初期月宫纸马上的玉兔捣药形象。民间传说,过去流行瘟疫的时候,月宫里的玉兔同情民间疾苦,就下凡给人看病,但是它那种兔子的模样把人都吓跑了。兔子不灰心,穿上人的衣服,变成人的样子,拿着药杵给人看病。北京人爱吃的自来红、自来白月饼就是源于玉兔给人治病的红白药片。明朝时人们开始单敬玉兔,渐渐兔子也能代表月神享受郑重的祭奠了。到明末,已经有了人形兔身的泥塑像。到了清代,它就成了既享香火又供玩赏的集神、兽、人为一体的泥偶了。这时它已经被称为“兔儿爷”了。

5.桂树

月亮的另一个象征物是桂树。明月中有一团朦胧的黑影,的确像是一棵树的样子,古老相传,那是一棵桂树。杭州一带甚至传说,月圆之夜,会有许多桂子从月球上掉落人间。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中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意境言辞都很美,成为咏月名句。白居易《江南好》词里写道:“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诗人根据当地传说写下这首词,在山中古寺赏月,望着月中桂树,想象该有许多桂子掉下来,要在地上找桂子了。

关于月中有桂树的说法,现在见到的最早文字记载是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月中有桂树。”(28)它记载的神话一般是产生于更早的时期而流传到西汉的。就是说,关于月中有桂树的说法远在西汉之前就有了。南朝的沈约在《登台望秋月》诗中说:“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那时已把月亮称作桂宫了。到唐代,月中有桂树的故事传播更盛,许多诗歌中都有这种说法,社会上流行“攀桂”一词,意思是得到很高的荣誉或地位,特指进士及第。

桂树是一种寿命长、形象美好、寓意吉祥的树。桂树可生长千年以上,我国现存不少千年以上的桂树。在上古人的眼里,桂树是一种神圣、华贵的树。楚国人习惯用桂酒、桂枝来祭祀神灵。屈原在《九歌》中多处提到“桂”字。春秋战国时代,桂花酒还被用来作为外交场合的宴席用酒,招待尊贵的宾客、使节。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古人将月中阴影说成桂树,跟他们对桂树的印象是有关系的,在他们看来,桂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神树。桂树后来虽然基本失去远古人心目中的神性,但是其美好、吉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并且有所强化。由于“桂”与“贵”同音,桂树更加成为“高贵”“富贵”的象征。像“攀桂”“折桂”这种说法,用于表示科举中第,迈上了通向富贵之路。

月中有桂树的传说代代相传,到了后世成为中国人尽人皆知的美好意象。桂树也像“嫦娥”“玉兔”一样成了月亮的象征物,人们可以用“桂月”、“桂轮”、“桂宫”、“桂魄”等代指月亮。

在唐朝,桂树与一个男性仙人吴刚联系起来。吴刚事始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今山西汾阳县)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桂。”这就是“吴刚伐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桂树还是棵神树,砍伤了又随即愈合,总也砍不倒。吴刚则是因修道学仙有了过失被罚到月亮上的。

6.桂花

“八月十五桂花香”。我国南方不少地方都有在中秋节赏桂花、食用桂花的习俗。南京人中秋节喜食“桂花鸭”。上海人的中秋节令食品里有桂花糕、桂花酒,还爱到桂林公园赏桂,家里也插几枝桂花。月夜,吃着月饼,喝着桂花酒或桂花茶,遥望月中桂树,是别有节日韵味的。桂林更是桂花之乡。中秋时节,桂花满城飘香。人们用桂花做成香包悬挂在家里或随身携带,也馈赠他人。节令食品除了月饼,还用桂花做成桂花糕、桂花酒,饭店里还添一道桂花菜。杭州人还用桂花配制藕粉、桂花酒酿圆子。

以上这些节日符号基本具备如下特征:为节日的历史传统或现代各地节俗中所固有,具有节日特色代表性、文化内涵象征性,能为民众所认同,能融入现代社会节日生活,适合媒体与公共场合宣传节日文化,适合商家、企业从事节日经济活动或制作节令产品,能适合现代民众的节日消费口味。如果加以有力的宣传,它们有助于营造中秋节的浓厚浪漫的节日气氛。事实上,中秋节的象征符号或称节日纪念物,比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礼物等还要丰富、浪漫,有足够的潜力被打造成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节日符号。

三、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归结起来,各地过中秋的传统风俗习惯可分为如下几类:吃月饼、亲友团聚、互送礼品、赏月、拜月、庆丰收、游戏娱乐、祈子、预测气象等。(29)各地还有一些富于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如北京的玩兔儿爷,开封的“铁塔燃灯”,安徽、香港等地的舞火龙,浙江一带的钱塘观潮,苏杭的“燃斗香”,闽南的“玩会饼,博状元”,广东的游月娘、烧瓦塔,台湾的吃柚子、剥柚子比赛等。

在以上项目中,亲友团聚、吃月饼、互送礼品是最兴盛的活动,庆丰收、游戏娱乐活动也是各地都普遍存在的中秋习俗。中秋赏月活动在一些地方仍然风行。拜月、祈子、预测天气是传统社会流行的习俗,它们在现代社会虽然有所遗留,但是已很衰弱,在整体的中秋习俗活动中居于不引人注意的位置。

这些传统节俗活动除了游戏娱乐类以外,大部分是在家院中举行的私人生活领域内的小型庆贺活动。对这些活动,政府除了组织相关部门提供假期、物质供应、电视娱乐节目等服务予以配合外,不必过多干涉。政府方面需要采取更多措施的,应该是组织好较大型的公共活动。在此建议组织或配合以下活动:

1.大型中秋文艺晚会。

2.公共场所举行的赏月活动、咏月诗文朗诵活动。

3.大型的联欢、表演、游戏娱乐活动。

4.灯会、舞火龙、舞狮子、踩高跷等传统游艺项目。

5.天文科教活动,并提供器材以夜观天象。

收稿日期:2007-02-06

注释:

①《光明日报》2006年11月11日第1版。

②根据汉代《尚书大传·略说》的说法,这种历法起源于夏代,故名夏历。自汉武帝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这种历法的基本规定。

③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④谭蝉雪《中国最早的楹联》,《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

⑤宋代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四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462页。

⑥参见张勃《从我国传统社会官方与节日的关系看当下语境中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见《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⑦参见陈连山《论春节的文化象征意义》,《民俗学刊》第4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版。

⑧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5-255页。

⑨参见竺可桢《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9页。

⑩参见刘晓峰《清明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11)参见刘魁立《〈金枝〉中译本序》,[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12)参见李亦园《寒食与介之推——一则中国古代神话与仪式的结构学研究》,《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0页。

(13)参见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7页。

(14)参见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杨琳《中国传统节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15)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

(16)刘晓峰《清明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7)黄石《端午礼俗史》,香港泰兴书局1963年版,第5页。

(18)参见陈久金、卢莲蓉编著《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页。

(19)胡朝栋《从两个龙船节看中华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载李瑞岐等编《中华龙舟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20)《民俗》第71期卷首。

(21)《闻一多全集》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42页。

(22)参见谭麟《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

(23)乔继堂《中国岁时礼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24)武文主编《中国民俗大系·甘肃民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页。

(25)具体论证过程,参见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26)山曼等《山东民俗》,山东友谊书社1988年版,第48页。

(27)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1页。

(28)《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述。

(29)黄涛《中秋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121页。

标签:;  ;  ;  ;  ;  ;  ;  ;  ;  ;  

这四个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传统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2.春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_春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