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临床观察论文_刘战强

刘战强

(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 甘肃 敦煌 736202)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就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对于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2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翼状胬肉的单纯切除处理,2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在术后的不适持续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在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模式来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其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快,并能够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关键词】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25-02

翼状胬肉作为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睑裂部球结膜以及结膜下组织增生肥厚,并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赘生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会覆盖到瞳孔区域,从而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多是通过手术切除的模式来进行翼状胬肉的治疗,但是传统的手术模式不仅无法对该疾病进行根治,还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就4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就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47.6±4.9)岁,病程时间1.2~20年,平均病程时间(8.3±2.9)年。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并均位于鼻侧。胬肉头部延伸到角膜缘内1.0~5.0mm,平均距离为(3.1±0.6)mm。根据随机分组法来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跟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来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前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来进行滴眼,4次/d,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3次/d,并需要在术前的20min内通过0.01%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眼部表面麻醉处理,共进行四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常规铺开消毒巾,要求患眼贴上眼用薄膜贴,然后顺着睑裂部位将薄膜剪开,同睑裂长度,通过开睑器撑开睑裂,然后应用5%聚维酮碘溶液3ml进行结囊膜消毒,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再通过2%利多卡因0.5ml注入到翼状胬肉头颈部进行浸润麻醉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所有翼状胬肉组织的切除跟分离,将切下的组织送到病检,并要求剥离胬肉之后的组织能够保持足够的干净、光滑以及平整。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来进行治疗,其需要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完成之后,对裸露的巩膜面出血点以及扩张的血管进行烧灼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植床的合理制作。在患者上方球结膜下注入2%利多卡因0.5ml进行麻醉处理,沿着上方角膜缘1mm部位进行平行角膜缘切口,其长度跟植床保持一致。进行球结膜跟结膜下组织的分离处理,然后获得跟切除后结膜缺损面积大小相当的球结膜植片,将植片覆盖在巩膜的裸露区域,将鼻侧巩膜2mm×3mm进行充分的暴露,在此基础上进行球结膜的间断缝合处理,缝线松紧适度。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了SPSS软件来对患者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在术后的不适持续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未出现结膜移植排斥以及溶解的情况,其巩膜创面也获得了良好的愈合效果,并无瘢痕组织出现。但是对照组患者的巩膜创面在愈合之后还出现了少量的瘢痕,其外观也稍显不自然。

2.2 复发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无复发情况出现,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了3例复发情况,复发率为15.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翼状胬肉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眼病,现阶段多是通过手术切除的模式来进行治疗,但是单纯的手术切除法还会导致患者角膜上皮出现破损,还会导致相应的角膜缘干细胞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以及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出现。此外在术后出现的炎症反应还会促使患者切口残存的纤维细胞跟血管细胞出现活化的情况,从而引起翼状胬肉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说在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对其结膜下增生的纤维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并需要做好相应的抗发炎以及抗感染治疗,借此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对翼状胬肉进行彻底清除时,需要对胬肉头部前缘病变的角膜上皮以及变异后的角膜缘干细胞进行彻底的清除,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术后朝着角膜部增生移行等情况的发生。此外在切除过程之中还需要注意切面的光滑度以及平整度,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角膜散光情况的发生,并使得患者的视力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通过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的模式,其可以保留传统的血液供应,并且能及时修补裸露的巩膜区,使结膜在移植之后迅速成活,并能够促使眼表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创面得到快速的修复,借此来使得角膜的上皮愈合时间得到大幅度的缩短。此外在该治疗模式之中还会使手术刺激及炎症反应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眼部不适感的持续时间,对于其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效果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在术后的不适持续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P<0.05)。综上所述,通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模式来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其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快,并能够显著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洁,温跃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27(4):734-735.

[2]余自忠,胡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11(7):540-543.

[3]敖雪芹.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73(2):35,37.

论文作者:刘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术临床观察论文_刘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