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山东淄博 056400)
【摘要】目的:分析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的孕产妇45587例,跟踪妊娠结果,分析对比分娩后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结果:45587例分娩后得知畸形者102例(0.22%),包括单发畸形85例(83.33%),多发畸形17例(16.67%),共125个畸形病灶;分娩或终止妊娠者中,存活者91例(89.22%),死亡11例(10.78%);单纯二维超声产前检出116个(92.80%),漏诊9例(7.20%);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122例(97.60%),漏诊3例(2.40%);二维,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的临床价值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二维超声;三维超声;产检;畸形筛查
【中图分类号】R445.1;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76-02
超声检查是临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措施,在各阶层医疗机构中普及率均较高。随着产前检查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孕妇及家属对产前检查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1-2]。超声检查技术主要可分为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等,检查方式虽然有所差异,但均可在直观角度下观察胎儿畸形情况,从而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提供参考依据[3]。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的孕产妇45587例,跟踪妊娠结果,分析对比分娩后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旨在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的孕产妇45587例;年龄23~45岁,年龄平均(32.84±5.31)岁,既往孕次1~4次,平均孕次(2.35±0.65)次,既往产次1~2次,平均产次(0.91±0.18)次,孕周18~24周,平均孕周(22.36±1.44)周,多胎者。纳入标准:(1)年龄≥20岁,单胎妊娠;(2)意识清楚,能够与他人正常沟通;(3)所有孕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2)肿瘤,凝血障碍;(3)妊娠期内接触放射性物质;(4)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所有孕妇均依次接受二维及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超声所用检查仪器为GELOGIQ E8超声诊断仪;孕妇在检查床上予以平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后,先行二维超声检查,选取凸阵式超声探头,扫描频率为3.5MHz;从面部开始扫查,依次扫查颈胸腹部及胸腹腔内脏后,再扫查脊柱四肢,观察胎盘羊水等情况;仔细观察四肢、脑组织、胸腹内脏等部位结构与解剖层面的关系。再行三维超声检查,选取三维探头,超声频率为4~7MHz,观察并记录动态声像图。
1.3 观察指标
所有孕妇均获得随访,以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明确诊断为止;跟踪妊娠结果,分娩后活胎者复查超声,死胎者经家属同意后尸检,明确畸形诊断;二维、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经经由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经由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胎儿畸形发生情况
45587例分娩后得知畸形者102例(0.22%),包括单发畸形85例(83.33%),多发畸形17例(16.67%),共125个畸形病灶;终止妊娠或分娩后存活者91例(89.22%),死亡11例(10.78%);详见表。
2.2 二维、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结果
单纯二维超声产前检出116个(92.80%),漏诊9例(7.20%);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122例(97.60%),漏诊3例(2.40%);二维检出率92.80%稍低于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率97.6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13,P=0.0759。
3.讨论
新生儿通常被看做是家庭的中心,而出生人口质量也是社会舆论及民众关注的重点话题,而胎儿畸形可能与环境污染、饮食方式变化、染色体突变等因素有关,这说明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4-5]。超声是产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措施,主要可分为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等不同类型。通常情况下,先经二维超声筛查,待发现异常情况下,再经三维超声仔细探查,从而获得图像分辨率更高、空间结构更为清晰的图像。胎儿畸形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四肢畸形、房/室间隔缺损等[6-7],而且大部分胎儿畸形均可在产前经超声检查被检出,但仍有部分畸形漏诊,不仅带给家庭心理及生理压力,而且可造成医疗纠纷,社会效益较差。以唇腭裂为例,二维超声扫查时多见上唇呈不连续状,间断处呈无回声,或伴发邻近牙槽骨缺损,经三维超声扫描后,不仅能够清晰了解口唇缺损大小、位置,还能明确其邻近鼻翼结构,图像更直观,有助于提高检出率。但若腭裂病灶无声学界面,则无论何种超声,其产前诊断难度均较大[8]。
本次研究中,经产后超声或尸检明确诊断畸形者102例,包括单发85例,多发17例,畸形病灶125个;活胎91例,死胎11例;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92.80%稍低于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率97.60%(P>0.05),这表明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的临床价值良好,检出率较高。
总之,产前超声检查一直以来就是胎儿畸形筛查的主要措施之一,联合应用二维或三维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较好,建议在超声扫描前做好与孕妇、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提高其对产检畸形筛查工作的了解,降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姚怀齐,刘璇芝,许映斌.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泰山医学院,2016,37(1):87-88.
[2]刘晓敏.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及三维产前超声诊断[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42-143.
[3]曹文海.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6(5):649-650.
[4]原志强,福林.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2):159-161.
[5]钟奇峰,韩敏.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118.
[6]黄翠云.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5-6.
[7]李霞.实时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应用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6):1045-1046.
[8]朱艳玲,牛兆仪,陈雪蓉,等.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诊断胎儿体表结构畸形的临床价值[J].云南医药,2017,38(2):119-121.
论文作者:陈鹤,巩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超声论文; 畸形论文; 胎儿论文; 产前论文; 检出论文; 差异论文; 价值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