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是最主要的,一个房屋建筑的基础就是地基,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地基出现问题建筑物的支撑将不再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别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的地基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地基处理; 施工技术;
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稳定进步已经更好地带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目前人们对于居住的房屋要求也不断提升。建筑领域需要重点提高房屋的建设质量,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领域正在面临一场全新的变革,这对于行业内的冲击之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建设符合人们基本居住需求的房屋,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工作势在必行,一定要依据国家的标准进行合理施工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地基处理技术可以通过以下五点进行改善:
1.1改善剪切特征:地基土层压力稳定性与房屋地基的抗剪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想要减轻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土层压力以及防止剪切破坏所带来的压力,需要实施一些处理措施,以此增强建筑物地基的抗压强度;
1.2改善压缩特性:想要增加地基的抗压强度,首先要采取一些处理技术提高建筑物地基的模量,以此减少房屋建筑物地基土层所发生的沉降现象;
1.3改善透水性:我国地下富含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地表层下会存有水体流动现象,想要改变水体流动所产生的压力,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
1.4改善动力特征:地基处理措施可以将地震液化时所产生的散状砂土转化为坚实土质,有效防止房屋建筑地基土层发生液化现象,以此提高地基土质的抗震强度;
1.5较少膨胀性或湿陷性土质特征:对于土层较为松软的土质结构,利用地基处理技术处理后,可有效防止土质的各类沉降、倒塌、倾斜等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整体建筑结构以及上部建筑物的实用性、安全性有所保障,对建筑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2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方法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由于其施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复杂性等特点,施工时技术的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要根据施工地理位置、土壤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方法。
2.1注浆法
注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采取的主要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分为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和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水泥注浆处理技术,用的原材料是经过科学配比调制后的水泥,将水泥注入现有地基的土层中,通过渗入、填充等手段来增加现有岩石土颗粒之间的紧密性,再通过填充来排除空隙部位的水分和气体,经过注浆后,材料硬化,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使地基抗渗性和稳定性更高。而硅化注浆处理技术是将原料注入现有地基土体的底部,用的原料是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经过注浆材料凝固后形成的结石体,满足施工地基要求的强度和防渗透能力。
2.2振冲法
振冲法也叫振动水冲法,是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速度快、经济、见效好的加固方法。振冲器利用本身所有的偏心块产生离心振动,同时水泵喷高压水,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用振动器本身的振动及水冲的方法把振动器放到预定深度,达到了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重力。
2.3灰土挤密法
灰土挤密法是采用沉管法成孔或冲击成孔,在孔的中分层用夯锤分层次进行夯实灰土最后成桩,在反复夯击的过程中让桩径不断地扩大,最后与桩间的部分土组成了复合型的地基。此技术适用于湿限性的黄土地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
换填型基地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增强地基的土质强度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效果的一种技术手段,就是把施工现场结构强度较低的土质变成高硬度的土质,增强土质的稳固性,以此满足房屋建设施工工程地基的承载能力。通常情况下,选用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时首选要选取一些抗腐蚀性较强和稳定性较高的碎石或砂石作为转换后的地基建设材料。在建设初期,施工人员要先将地基结构中较为松软的土质完全清除,换填成为抗压力较强的地基材料做地基硬化处理,以此提高地基整体承载能力及抗压强度。因换填型地基处理技术究其根本是将原来的松软地基土质进行了改变,使处理后的地基层的固结速度得到了增加,更够有效地避免因房屋上层建筑压力导致的地基变形问题。
3.2夯实技术
地基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结构稳定及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然而,在对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因土壤中富含大量的水分,使土质结构变得十分松软,不能快速形成耦合。想要解决水分的问题,就要运用夯实技术对土质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对施工密度进行准确分析,利用夯实技术将建筑地基土层中存在的多余水分进行排出。在房屋建设时,对于土质疏松的软土层可以利用机械重锤强大冲击力的作用,将冲击力施加给软土地基层,使其地基位置下沉,从而降低土层中水分的含量,保证地基土层结构更加坚实、稳固。此外,对于地基变形下陷的问题,采用夯实技术可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有效提升软土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可以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
3.3注浆技术
现阶段我国地基注浆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第一,硅化注胶处理技术:以硅酸盐混合材料为主要建设材料,施工时将混合液倾注于地基底部,待溶液凝固后便可形成防渗透性强的结构体,提高地基强度;第二,水泥注浆处理技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使用压浆泵、灌浆管等设备将已经调配好的水泥均匀倒入松散的地基中,利用填充、挤密等处理提升地基岩石颗粒的密实度,并将水分排出。以此增加地基的安全性、牢固性、抗渗性。
4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中,除了灵活应用地基处理技术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4.1要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房屋建筑地基的各项参数,分析地基结构,对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把控,注意施工细节,严格按照施工规定流程执行工作,不可违反技术操作规章制度;
4.2要根据地基的类型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分析水文、气候等条件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检查是否有埋设物,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
4.3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集和有效处理相关施工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为地基处理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勘察更加准确,效果也相对良好,因此在施工领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4.4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人的影响因素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和考勤制度,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施工人员施工水平和素质,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对于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或施工要点也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作业,对于发生的问题要进行分析、探讨并及时解决。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核心部分,是高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建筑行业对地基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与职能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度,做好地质工程勘查工作,结合地基施工建设要求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深入探究各种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模式,保证地基结构的稳固性,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自春.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9):2-3.
[2]朱珊.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49):39-40.
论文作者:郭法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土质论文; 土层论文; 房屋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注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