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分析论文_陈梦思

(厦门市特殊教育康复研究中心<厦门市心欣幼儿园>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从运动控制训练探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园在2015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临床诊断为GMFCSⅡ级痉挛型的双瘫脑瘫患儿,共60例患儿。根据抽签法,分为A、B两组,每组人数相等。两组患儿均接受运动疗法,A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运动控制训练;B组患儿在运动治疗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的肌力训练。三个月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分值的变化,分析运动控制训练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作用。结果:三个月持续治疗后,每天增加15分钟运动控制训练的A组患儿,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和E区的评分优于B组患儿,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实践、推广。

【关键词】运动控制训练;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32-02

脑瘫患儿运动能力发展滞后于同龄小孩,且脑瘫患儿的动作姿势也有异于常人。要想帮助脑瘫患儿提高运动能力,需要从加强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着手。通过改善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帮助患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熟练运用此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功能[1]。此次研究,将运动控制训练加入到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从运动质量上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园在2015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符合以下四个标准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60例患儿均符合痉挛型的双瘫脑瘫诊断标准;(2)经测评,入选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为Ⅱ级;(3)患儿的年龄在四岁-六岁之间;(4)入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配合本次研究,且承诺坚持康复治疗。此外,入选的研究患儿中需要排除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和肌张力低下型。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临床诊断为GMFCSⅡ级痉挛型的双瘫脑瘫患儿,根据抽签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儿中有16例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4岁,平均(5.24±0.22)岁;B组患儿中有12例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年龄最大的6岁,最小的4岁3个月,平均(5.61±0.27)岁。所有入选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数据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分析价值。

1.2 方法

A、B两组患儿每天接受四十五分钟的运动治疗,其中包括20分钟的神经发育治疗、10分钟的肌力训练和15分钟的关节活动训练。持续治疗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周期。

B组在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肌力训练。

A组在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增加15分钟运动控制训练。运动控制训练主要通过控制患儿以下四个行为能力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1)患儿双脚直立的能力:治疗师于患儿正前方和侧方,向患儿传递玩具。测量患儿站定后手臂能延伸的最远处,将玩具放置此处,引导患儿不通过步行的方式,缩短与玩具间的距离。此过程中,患儿的站立运动控制能力得到训练、提高。

(2)患儿控制步行速度的能力:首先,治疗师需要拉着患儿的手一起步行,通过治疗师加快、减慢步行速度,让患儿感受到速度的快慢变化。当患儿已经熟悉这种变化时,便可放手,用语言指挥患儿加快或放慢步行速度。

(3)患儿控制步行步长的能力:同样,首先需要由治疗师牵着患儿,带着他感受大步长和小步长的区别,过程中,治疗师配合对不同步长的讲解,或命名,让患儿慢慢熟悉步长变化的感觉。熟练后,指挥患儿独自完成不同步长的运动。

(4)患儿控制步行步宽的能力:治疗师陪同患儿一起感受不同步宽的区别,通过语言讲解的辅助,帮助患儿认识并熟悉不同的步宽。然后,引导患儿独立完成不同步宽的指令动作。

1.3 观察指标

开始治疗前,由医生对每位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并记录。持续治疗三个月后,再次测评每位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观察量表中D区和E区的评分分值变化和改善情况。若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D、E区的分值改善在二十分以上,则疗效判定为显效;若分值在十分到二十分之间,则判定疗效为有效;若分值改善情况低于十分,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E区分值变化及改善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

2.结果

2.1 三个月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中,D区、E区分值的变化。治疗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每天增加15分钟运动控制训练的A组患儿,在量表中D区、E区分值提高幅度大于B组患儿,更趋近于标准值,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见表1。

3.讨论

对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主要通过对患儿关节、肌肉、肌腱结构的改善,促使患儿运动能力的正常发育。但是由于脑瘫患儿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是从在母体受孕就开始的,一直到婴儿时期,因此脑瘫患儿的发育缺陷不能单单依靠改善运动体统结构弥补。帮助患儿将正确的运动结构,以正确的运动模式合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是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

人类在生活中完成带有目的性的动作时,需要依靠中枢神经和运动体统相互配合,达到动作协调、结构合理和信息处理的目的。此次研究中,运动训练控制帮助患儿增加四肢肌肉力量,以抑制痉挛的发生。并且,在A组患儿的康复治疗中,患儿通过训练不仅能够完成指令动作,还锻炼了视觉、触觉、和自身感受间的联系。患儿开始熟悉从运动功能中获得技巧,将运动发展为动作的感觉。

综上,在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加入运动控制训练能够帮助患儿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29(5):309-310.

[2]史惟,王素娟,杨红,等.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的信度和效果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 1(2):122-129.

[3]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

[4]李洪英,马海霞,李晓曦,等.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脑瘫类型及合并症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12:833-834.

论文作者:陈梦思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运动控制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分析论文_陈梦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