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论文_翟正和

(广西桂林市平乐昭州医院 广西 桂林 542400)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创伤中VSD封闭引流术的应用。方法:选择20例四肢创伤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常规治疗(对照组,n=10)与VSD封闭引流术(观察组,n=1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四肢创伤病例植皮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植皮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无感染事件,对照组3例,占30%,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四肢创伤病例,采用VSD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植皮所需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创面愈合率及植皮成活率,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关键词】VSD封闭引流术;四肢创伤;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221-02

针对临床四肢创伤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合并发生的患者,以往多采用换药和包扎的方式治疗,但每日清理和清洗坏死组织及创面,除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外,患者还需承受较大痛苦。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指应用聚乙酰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辅料(内含引流管)对皮肤和软组织损伤创面填充或覆盖,再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经负压引流,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VSD封闭引流术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四肢创伤患者2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5~64岁,平均(42.6±2.5)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2例,交通意外伤4例,重物砸伤2例,机器绞伤2例。上肢创伤6例,下肢创伤4例。对照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6~63岁,平均(43.7±2.6)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4例,交通意外伤3例,重物砸伤2例,机器绞伤1例。上肢创伤7例,下肢创伤3例。组间自然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观察组 本组病例采用VSD封闭引流术。全身治疗,彻底清创创面后,修剪VSD护创材料,使其较创面略大,并于创面覆盖。若患者有深腔间隙存在,可取护创材料碎块进行填充,后缝合固定材料周缘与创伤边缘,创伤面积较大时,可修剪护创材料并组合,也可拼接缝合多块护创材料再对创面覆盖。针对管尾端行闭合冲洗操作,再将其经三通接头结合引流管尾端,且与一连接管组合,后负压吸引器与连接管连接,实施负压引流。用75%酒精对创伤面周边皮肤脱脂,用专用半透生物膜在吸引时封闭在创面填充的材料,封闭周边皮肤的范围需较材料边缘正常皮肤大2cm。实施封闭操作后,检查有无漏气的情况存在,若行负压吸引,出现材料瘪陷的现象,表明无漏气,封闭有效。若有“嘶嘶”声响,提示未成功封闭,有漏气存在,需将漏气点找出,再行半透膜封闭处理。术后继续全身治疗,并积极抗感染,24h间断或持续负压吸引,控制吸引力在120~450mmHg,确保引流管通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封闭管2次,连续7~10d。吸引装置拆除后,若创面依然有较多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则再行清创处理,并继续负压吸引,至创面新鲜,后行修复操作。

1.2.2对照组 本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先彻底清除创面失活组织和异物,修复神经,对创面充分切开引流,并包扎。

1.3 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植皮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感染率、创面愈合率、植皮成活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应用(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植皮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四肢创伤病例植皮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植皮所需时间等比较 (x-±s,d)

组别 植皮所需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n=10)7.5±1.3* 18.9±6.6*

对照组(n=10)12.5±2.7 48.6±5.8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

2.2 植皮成活率等对比

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植皮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无感染事件,对照组3例,占30%,有统计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VSD技术是现阶段临床外科最科学且最有效的一种引流方法,相较传统常规疗法,其优势在于:(1)全方位、高负压引流创面,确保创面坏死组织和脓性渗出物无聚集,减少创伤积液,使腔隙和感染伤口的愈合加速[2-3]。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VSD封闭引流术对此类病例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2)创面在引流过程中,用海藻盐泡沫辅料覆盖,并予以半透膜封闭,促使创面与空气隔绝,诱导封闭式引流环境形成,可及时引流创面及其深处脓液、渗液至体外,减少细菌繁殖,本次研究观察组无感染事件,对照组为17.5%,提示VSD封闭引流术可促创面感染降低。(3)高负压可为创面的组织水肿消除创造条件,促创面微血管扩张,使局部血流加快,进而促创面微循环改善,加快肉芽组织和毛细血管再生,并对创面的修复有加快作用[4-5]。本次研究观察组植皮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VSD无需每日换药,可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避免频繁换药患者需承受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本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植皮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四肢创伤病例,采用VSD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植皮所需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创面愈合率及植皮成活率,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邹泽良,吴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1(1):52-53.

[2]宋强,蒋宏魁.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2,16(5):462-463.

[3]萧志雄,王昌义,汪翔,等.改良VSD在治疗四肢创伤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0):1413-1415.

[4]康映泉,邱宏,何少华,等.负压封闭引流在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5):425-426.

[5]张欣欣.VSD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四肢创伤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57-58.

论文作者:翟正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VSD封闭引流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论文_翟正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