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究论文_李建峰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338000

【摘要】目的:探究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7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心率变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既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导致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而引发此病症;心律失常的出现,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乏力、低血症等症状,心率在160次/min[1]。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2]。因此,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对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究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7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2±9.1)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9例、自发型发绞痛9例、混合型心绞痛11例;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6±9.5)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8例、自发型发绞痛8例、混合型心绞痛1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症类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的生命体征检查,确诊病情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即钙离子抗结剂、硝酸盐等治疗,连续治疗4w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口服,1袋/次,3次/d,连续治疗4w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心率变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显效:治疗24h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转为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有效:治疗24h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没有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70-90次/min,心功能转为Ⅰ级;无效:治疗24h后,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所有变化,病情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运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心率变异性采用( )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9%(37/39),其中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6.9%(30/39),其中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5.186。

2.2心率变异性对比

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3/39),其中出现1例头晕、2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10/39),其中出现5例窦性心动过缓、3例P-R间期延长、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组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523。

3.讨论

心律失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冲动所致的心率失调,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心跳、胸痛等症状;此病症包括常见的阵发性室上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伴有心脏器质性病变或非器质性病变;患者在心律失常发作时往往出现心悸、胸闷、头昏、眩晕、乏力等不适,严重者昏厥、抽搐,甚至危及生命[3]。常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心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目前,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治疗方式不当,会提高患者病死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临床实践表明,稳心颗粒治疗此病症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4]。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分析为:稳心颗粒是一种新型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有党参、三七、琥珀、甘松、黄精等中药,其中黄精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党参有益气作用;甘松有行气开郁作用;三七有活血化瘀作用;琥珀有安五脏作用;诸药合用可有效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达到降低血液粘度,降低心肌及心率耗氧量,起到改善微循环、强心及调节血压的作用,使心律恢复正常,提高治疗效果[5],且中药制剂安全性较高。

综上,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建忠,王超阳.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89-90.

[2]侯明桥.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6):905-907.

[3]骆桂侠.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8):140.

[4]刘利.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64-65.

[5]马青,裴园丽.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88-189.

论文作者:李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稳心颗粒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究论文_李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