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梁军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梁军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还需要老师根据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课堂学习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他们融入到文字的意境中,让他们通过体验不断升华自己的文学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语文是初中学习中重要的课程,我国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学生很难把阅读时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限制了学生们个性的成长。针对这种情况,新时期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体验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方法不同的教学方式,一出现便吸引了教育行业人士的重视。

一、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授中外文学中经典作家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一般比较委婉含蓄,他们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与情感寄托在某一具体可感的形象里,将自己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从而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张力。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必须尽量体验和感悟当时作者的那种感受,才能真正理解这些作品的审美内蕴。问题是如何才能感受到作者本来的那种情感呢?现代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要通过诵读来把握文本:“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由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例如,我们欣赏陶渊明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首诗时,如果能够积极地吟咏诵读,慢慢地也就能体验到诗中的那种恬淡、闲适之美。同样,也只有认真沉思和轻声细读,才能够领悟到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静逸明秀之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以这样的启发: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学习类型、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所以教师理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教学策略。以往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教案研制和备课授课,偏重于用一统化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去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是人均若干、整齐划一、定性定量,每个学生所分得的作业任务量完全一致,而其目的则当然是要求学生在能力和知识的目标层次上趋赴同等的“达成度”,最终达到同一水平线的高度。如果稍稍反思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实在是对个体间合理落差的偏废。而如果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话,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的种种问题。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都会考虑到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性,而避免不假思索地就把这些学生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同时还会给学生留足自由自主思维的思考空间,特别是容纳那些具有以批判质疑为特点的异质思维的学生。

三、在自我观照中升华学生体验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文本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求人生意义,展示对生存世界的理解。阅读体验的过程是同化文本意义为自我意义,以实现新的‘自我’的内构建过程。”体验策略应当使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更主动、更丰富从而也更有效地发现自我,构建“新我”,因为阅读行为中本身就蕴含着这种“自我”构建功能。语文阅读教学中“自我发现”,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言语原则,发现须从语言的通道进入,因为作品文本的读解是以语言为桥梁,而不是其他,才能使意义从另一世界转换到我的世界。“历史真正的进入到教育中,进入到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是因为语言的作用。”因此“据言求意,自意悟我”是阅读发现基本的实现途径;二是唤醒原则,要关注自身心理经验的捕捉和揭示。那些曾经被自己忽视甚至无视的细小、细微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由于文本的观照而变得清晰起来、澄明起来,在体察中我们能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反省人应有的良知,也能发现人的尊严和崇高。通过体验阅读可以带来主体品质的优化,阅读过程中,主体过去积淀下来的文化成分与对象所包容的文化成分处于一种急剧地交流之中,在主体身上合理的、先进的东西得以保留和发扬;不合理的、落后的东西遭到摒弃和修正。文化涵养增加了,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也在这种交流中因修炼而得以改善。因此阅读解文从本质上说是全方位对旧我的扬弃,人们阅读中对作品的寻解过程是一个再造自我的过程,每个人就是在这种一次次旧我的扬弃、新我的诞生中,人格得以递升,逐渐走向成熟。所以,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联系自身知识、道德、行为的过程;或借鉴前人的经验,或吸取前人的品质,或体验活动的成败,从中受到启迪,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四、拓展写作联想,心灵感悟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文字来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一种方式。虽然写作都要求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联想与想象也是写作必不可少的。让学生通过想象,展开欣赏艺术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人文素养。如教学神话《愚公移山》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愚公移山及让子孙一起移山”时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语言,想象夸父“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时的心理活动等。学生可感受到愚公的大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想象到“移山”工作的艰巨以及愚公的坚定意志。愚公在回答智叟问题的时候,再一次向大家表明了他坚定的意志,而故事的结尾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对作品本身的体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学习了课文之后,我们需要的是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而写作则是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在学完《愚公移山》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愚公的结局,或者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都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发挥。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还需要老师根据实践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课堂学习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梁军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