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王洪双

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王洪双

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 要:随着我国对抗菌类西药研究的深入开展,抗菌类西药的种类不断的增多。而阿莫西林就是其中一种最为常见的抗菌类西药。阿莫西林这种药物本身的药性就较为稳定,而且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因此,其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加上其药效显著,价格合理,所以也受到了临床患者的青睐。而本文就主要根据阿莫西林(AMO)这一抗菌类西药展开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抗菌类西药;阿莫西林;合理应用;药理药性

在抗菌类药物研究逐渐深入的过程中,相关的抗菌类药物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目前我国的市场中,抗菌类药物的种类逐渐增多,这也使得药物的滥用现象变得逐渐严重。药物的滥用,不仅对用药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造成用药者出现生命的危险,因此,要针对抗菌类药物的药理性质,来进行合理的用药,在保障药物药性的同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这种药物却不可以乱用,要清楚了解概要的药理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应用,才能够保障其药效的有效发挥。

1.阿莫西林药理药性分析

就阿莫西林这种药物的本质来说,其是一种青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其能够有效的起到消炎的作用。其化学结果与青霉素的氨基侧链较为相似,这就使得其性质与青霉素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者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阿莫西林并不能够溶解在乙醇中,而在水中,其会出现微溶解的现象,就口感上来说,其有一种微苦的味道,而就其形态来看,其呈现出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状,在目前的临床中,阿莫西林这种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

β-内酰胺环是阿莫西林起到抗菌作用的主要元素,这一结构能够对对细菌的内膜进行有效的选择,并与细菌的靶位点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可以抑制活性酶的形成,最大限度的降低黏肽合成酶活性对细胞壁的影响,以保障细胞壁可以正常的进行合成。

从某方面来说,阿莫西林有着青霉素的性质,其属于青霉素的半合成品,能够对细菌合成形成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消炎的作用。相较于氨苄西林来说,阿莫西林具有更强的耐酸性,其能够在酸性的环境中保持药性的稳定,因此,其消炎的作用要强于氨苄西林。其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特定的炎症治疗中,却严禁使用阿莫西林,如脑膜炎等。

阿莫西林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其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轻松的穿过各种细胞壁,但是人体中的某些细胞中会存在一些人体所需的构成作用元素,如转肽酶。当人在服用阿莫西林后,阿莫西林在遇到水分之后,其内部的内酰胺基就会因为水解的作用,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肽键,当肽键与人体细胞内的转肽酶结合,就会使得转肽酶失去活性,从而无法生成人体所需的糖肽等,同时也会使得细胞壁上的酶活性物质无法有效的生成,这样就无法对一些细胞形成保护,这样就会使得很多的细胞由于水分的浸透,会使得细胞迅速的膨胀,最终就会造成细胞的大量死亡,从而会使得人体中的细胞失去平衡,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AMO对于绝大部分的包括杆菌及球菌在内的G-菌、G+菌有显著的杀菌、抑菌作用,对溶血性肠球菌、沙门氏菌、布氏杆菌、链球菌等的敏感性呈中度或轻度。采用血液透析,可清楚体内的部分AMO成份,但经腹膜透析,则无法将AMO有效清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AMO的临床应用

2.1AMO的药代动力学

药品的药代动力学,就是指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及代谢情况。据临床观察、测量显示,AMO在人体体液及组织中分布良好,在口服给药(0.5g)后,1h后的药物血清峰值就能达到同剂量氨苄西林的2.5倍(10μg/ml)。肌肉注射及快速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所检测到的血药浓度与口服给药大致相同,但是口服给药5h后,要清除AMO半衰期所需时间,则比肌肉注射及快速静脉注射给药更长。AMO主要由肠胃道吸收,并且肠胃道食物不会对AMO的吸收产生明显影响。药物在被吸收后,会广泛分布于肺、肾、肝、肌肉等部位,少量药物也会随泪液、唾液、汗液、乳汁排出。

2.2AMO与其他药物联用

阿莫西林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同时它也可以和其他药物结合在一起使用,用于治疗一些疑难疾病,比如口服阿莫西林外加洁霉素和红霉素等对心膜炎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相关的研究当中显示,口服阿莫西林外加洁霉素或者是红霉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将地块内膜炎致病菌自身的浓度,这样就发挥了其自身的积极作用。500mg的阿莫西林和20mg的奥美拉唑联合使用之后,对胃溃疡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AMO与梭甲半肤氨酸联合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控制发作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抗感染治疗。与单用阿莫西林相比,阿莫西林与甲半胱氨酸联合用药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明显更高。这两种药物在药代动力学上具有协同作用,梭甲半肤氨酸能使阿莫西林更易透过血气屏障,提高药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浓度,从而加快杀菌速度和效果。此外,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实,AMO治疗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心脏内膜炎、伤寒,也具有显著的效果。

2.3AMO的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耐受性好、副反应少的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反应、过敏等副反应,一些患者在用药后还可能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副反应,如失眠、嗜睡、头昏等,以及血液系统副反应,如血小板增多、白细胞减少等。据相关统计显示,临床应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5%~6%之间,其中以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最为多见,其发生率约为3.1%,其次为过敏反应,如皮疹,其发生率在2%左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最易发生皮疹。

2.4应用AMO的注意事项

在临床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阿莫西林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头孢菌素或者是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人群或者是有过敏一传十的患者都不能使用阿莫西林,正处于孕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女性或者是患有结肠炎和肾病的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的慎重,而对于那些肝肾功能不是很好或者是使用青霉素之后会产生黄疸现象的患者是不能使用阿莫西林的,在服用阿莫西林的时候,有些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血清的转氨酶骤然升高的情况或者是糖尿试验呈现假阳性的情况,因此对于长期服用该药物的患者而言,必须要对患者自身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予以严格的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自身的用药安全。

3.结语

随着我国抗菌类西药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抗菌类西药种类逐渐增多,而在抗菌类西药种类增多的同时,也造成了滥用药物现象的出现,滥用药物的现象不仅对用药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也会使得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药物的利用,从而保障用药者的安全,推动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嘉琪.浅谈阿莫西林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7):355-355,301.

[2]刘春妮.关于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4):326-327.

[3]石志华.刍议阿莫西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8):222.

论文作者:王洪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探讨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王洪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