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城市建设论文,生态论文,评价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于生态园区的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各具特色的生态园区则是这种协同互动的基础。

生态园区(也可以称为产业共生体系)是城市体系中各组团的细胞,它使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在这种园区中,主要企业相互之间交换“废料”,共用基础设施。而各生态园区之间则以林带、草地或农田隔开,形成生态屏障。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

循环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产业生态,这是一种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由若干相互消费“废物”和共用基础设施的企业构成的产业共生体系。它综合考虑多种产业,多个过程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在区域内部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废物资源化,向区域外部排放废物最小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以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图1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门槛理论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成为生态城市,需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来设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0个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数为:

Q=E[a]S[β]N[λ](1)

在上式中,Q表示可持续发展指数,E表示经济可持续指数,S表示社会可持续指数,N表示生态可持续指数,α、β、γ是三个弹性系数。

在(2)式中,各U[,i]、V[,j]、W[,k]为权重系数,e[,i]代表第i个经济指标的值,e[,oi]代表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或前一时期的值),S[,j]代表第j个社会指标的值,S[,oj]代表第j个指标的标准值(或前一时期的值),n[,k]代表第k个生态指标的值,n[,ok]代表第k个指标的标准值(或前一时期的值)。

为测算Q,除了掌握准确的实际数据(各e[,i]、s[,j]、n[,k])外,还需要科学地确定α、β、γ及各u[,i]、v[,j]、w[,k]和e[,oi]、s[,oj]、n[,ok]。

关于α、β、γ,我们认为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确定。在初级战略模式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更大一些,因而可以选取α=0.5,β=0.3,γ=0.2;在中级战略模式中,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人民已过上小康生活,这时,可以选取α=0.4、β=0.3、γ=0.3;而在进入发达阶段的高级战略模式中,可以选取α=β=γ1/3。

关于各权重系数的选取,首先应突出人均GDP,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三个指标的重要性,它们是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门槛。有研究表明,一个城市只有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1998年价,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合4万元人民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这三个指标的权重应分别确定为0.4、0.3、0.3,其他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表1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权重

三、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大连的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已先后制定了环境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评价标准,因此需要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理论等跨学科就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标准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制定一套实用的标准体系,科学地评价生态城市建设状况。

对此我们根据国际上一些先进城市(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悉尼、堪培拉,加拿大的多伦多,瑞典的哥德堡,美国的旧金山等)实际数据,以新加坡为“原型”,对其有些数据根据我国实际进行修正,初步建立了一套标准,见表2。在我国目前环境问题仍较严重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

表2 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大连的发展目标

标签:;  ;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