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引领,正所谓科技是一切生产的动力。如今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有目共睹,电气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供应市场对电力的大量需求,而且还为电气行业引进了新的科学理念,在提高了工作质量的同时又加大了工作效率。本文通过阐述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以及电气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最后探讨其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计;电气工程;融合应用
引言
把电气的自动化设计和电气工程进行融合,使其存在于电气工程的整体过程,积极的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建设的相关环节实现融合,其不但能够简化工作的流程,同时还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并且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有着提升的作用。
1、电气自动化设计概述
1.1集中化设计
电气工程中的电力系统,必须应用处理器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处理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庞大的工作量,运行强度较高,这必将导致处理器的运行质量和速度受到影响。同时,工作人员在展开监控工作时,由于监控设备数量较多,也因此将拖慢主机的运行速度。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完善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增加了电缆使用量,且电缆的传输距离也越来越大,这就导致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增加,各种安全隐患频发。
1.2远程控制
电力工程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中的电缆数量相对较多,因此很难实现对电缆的集中控制,这是影响多数电力企业管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1.3现场总线监控技术
现阶段,现场总线监控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电气工程领域中,该技术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监控工作,这是因为,不同电气工程规模存在一定差距,在监控中该技术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在合理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过程中,电气工程现场的设备使用量有所减少,因此工程建设成本有效降低。
2、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分析
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主要是由现场总线式设计、远程化设计和集中化设计这三部分构成,运作原理是利用处理器集中处理电气自动化系统,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处理器的负担,处理器也能运转得更快。至于电气设备的监控方面,因为需要同时监控很多设备,所以主机责任重大,同时也造成了工程成本的增加,只需要减少电缆数量就可以帮助主机减负。但是电缆长度太过也会产生问题,电气自动化系统也会相应地降低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劳累过度”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故障率的升高。但是电气自动化理念可以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被大家广泛应用。现场总线式设计理念应该会用在电气自动化中,因为现场总线式网络技术,能够提高系统设计的性能,间隔不同就可以选用不同的功能,能够满足很多现实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
3.1电气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运用
意外事故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当意外事故发生,将产生突然断电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机电保护装置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及时切断故障线路,并将警报发送到供电站,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维修和线路抢修等工作,为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断电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而努力。然而,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也会存在故障,首先,拒动。即当意外事故在电力系统中产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其次,误动。即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发生动作,将错误的信息向供电站进行发送,并切断相关线路。事实上线路并没有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是不准确的,这将导致紊乱的现象在电力系统中形成。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拒动和误动的概率,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效的融合继电保护装置与电气自动化,并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中,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线路监测的工作,不仅能够从整体上对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及时的处理突然故障,还能够对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进行全面预测,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过程中,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电气自动化与变电站综合系统的融合应用
复杂性强是变电站综合系统的一大特点,在实际展开变电站综合系统监控工作的过程中,难度较高,而在促进电气自动化与变电站综合系统融合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可以得到高效解决。在此基础上,综合化系统将局部全面控制的功能。在该系统有效运行的背景下,能够统一组装管理电气工程中的多个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等。
4、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4.1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工程也通过运用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因为有了计算机的帮助,人们能够对每个工程环节进行监控。我国已经完成了电脑端对电气工程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电气自动化的灵活性和直观性,还可以加速完成集成工作。在微处理的帮助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功能传输测量控制仪表上的数据,进而建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4.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技术都已经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中,电力企业需要将开发新型电力产品作为发展目标,努力研发电气新产品,增加电气产品的科技含量。因为市经济体制的波动,电力企业也要根据市场变化对电气自动化进行开发,开展有计划的研究工作,利用现有的配置和资源加快研发进度。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对于系统的运作具有决定性作用,通用化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保护企业网络,以保证计算机能现场控制设备,顺;利完成数据传输工作,提升电力企业的电力管理水平。
结束语
科学技术还与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已经被融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电力工程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保证,其降低了电力工程在工作过程中的量,在极大程度上能够释放人力资源,对高工作的效率,还有其高准确度,给予合理的确认。可是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暂时还不是完善,因此还需要有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积极的对其进行研究,适当的对自动化技术中产生的问题给予补充,为电力工程的有序运行缔造一个非常好的服务环境,对市场上电力的要求加以满足,促进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硅谷,2014(06):88.
[2]蔡睿.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电子世界,2014(07).
[3]白杰.电气自动化科技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1):148.
论文作者:王晓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