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商业银行论文

关于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管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进入新世纪之前的十几年内,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专业银行已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并先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一批外资商业银行在我国开业。从1994年起,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8年以后,我国商业银行已从贷款规模管理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双重管理”转变为单一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随着加入WTO后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如何搞好我国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已引起金融理论界和实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管理规律

作为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具有特殊性,有着与工业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规律。下面针对若干重要的企业最优化管理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的局限性作出分析,这些分析可以揭示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管理规律。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一些情况下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是可以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对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存在空间差和时间差的问题,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有其局限性。我们知道,生产的边际成本:

企业取得最大的利润。

商业银行是金融中介机构,从事货币的负债经营,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外,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因为商业银行负债的来源多种多样,资金的流入日和到期日千变万化,资产的形成日和到期日也千变万化,且各种资产和各种负债的利率不尽相同,就是不考虑金融风险度的问题,一般来说,运用式(3)确定商业银行某一金融产品的最佳供应量也是十分困难的。

现具体分析式(3)运用于商业银行遇到的空间差和时间差问题。对一般生产型和服务型企业而言,所分析对象的MC和MR的物质载体是同一的,即MC和MR分别是发生在同一新增产品上的费用和收入,不存在空间差。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某一笔资金的来源及其运用在财务管理上不一定一一对应,许多来源分散、期限不一、储蓄种类不同的存款在后来该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金融资产,银行一般不得而知。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营业点分布较广。通常情况下,银行决策者在决定是否使用某一笔资金时,不知道这笔资金的具体来源和其边际成本,因此,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与其应用存在着空间差。

一般生产企业或服务型企业产品增量△Q所带来的成本增量△C和收入增量△R都可在企业往来账上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可视为不存在时间差。商业银行的情况则不同。一般来讲,存放在银行的一笔资金的使用权不能一次性买断,储户可能随时抽回存款,也可能延长存期。资金成本(利息)的付出与存款余额、利率相关联,各类存款的余额和利率频繁变动,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及时确定可用资金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资产收入的实现很可能存在着较长的期限,且这种较长的期限包含着资金本息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市场利率变动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收入实现时间的不确定性(分期还贷)等等。就银行一笔可用资金而言,其负债形成日和到期日通常难以确定,而其资产收入到账又有一定的期限,因此,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其运用存在着广泛的时间差。

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和时间差是判断式(3)得以有效运用的前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过程存在着广泛的空间差和时间差,不存在同一的物质载体,这使得式(3)在商业银行最优化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大打折扣。

MR和MC是在一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中确定的。在作决策分析时,如果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变量不能连续地变化和商业银行资产收入的变量不能连续地变化,则判断式(3)难以有效运用。而资金变量离散地、大幅度跳跃式地变动正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之一。

金融产品投入产出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差、时间差和资金变量的非连续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边际分析方法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这些限制性条件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将导致完全错误的决策。

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适应于一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变动要素价格Px不变的条件下,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确定的判别式为:

MRP为边际产量收入,MP为边际产量,Px为变动投入要素的价格,为产品的价格。

因为式(5)来源于式(3),故式(5)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运用同样遇到了空间差和时间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一般不存在生产的三个阶段,而表现出更复杂的投入产出特性,边际产量一般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是商业银行投入资金的单位成本各不相同。三是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一些金融衍生产品的投机性或保值性色彩浓厚,不遵循判别式(5)所包含的最优化原理。以上诸因素限制了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投入量判别式(5)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同理,多种可变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判别式:

也因上述的几种因素一般难以用于商业银行的最优化管理。

式(6)中,为投入要素n的边际产量,为投入要素n的价格。

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

按同一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增加所有要素的投入量,即增加企业经营的规模,产量的增长一般会遵循这样一种经济规律,在这种规律作用下,产量增长的倍数开始大于投入增加的倍数,然后等于投入增加的倍数,最后小于投入增加的倍数,这就是规模收益率问题。规模收益率递增主要归因于专业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使用受过专门训练的员工和高效能的大型设备。由于生产设备的不可分割性,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后,它们的高效能才能发挥出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工作同样存在专业化效率,科室的合理分工,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作用。规模收益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当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协调费用大于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时,规模收益率即出现递减。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实证考察,认为商业银行存在着规模经济性。这种规模经济性在单一制银行和总分行制银行都存在。例如,如果某一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不变,扩大其存款贷款的经营规模,该银行的平均成本在初始阶段呈现递减,然后呈现不变,在最后阶段平均成本则呈现递增。

但是,我们如果细加考察就会得出结论:商业银行的这种规模经济性是就其整体而言的,对具有独立经营权的分支行及其营业网点不一定能用规模经济原理进行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基层,点多面广,经营的金融产品具有较广泛的同一性,总行可以组织分支行之间的专业性协作,基层营业点和分支行内部则不一定能用规模经济原理进行经营,受客源、地域和经济环境的自然约束,许多分支行扩大经营规模受到限制甚至没有可能。分支行及其基层营业网点作为商业银行伸向各地的触角和体细胞,它们的设立通常是考虑到对客源的争夺并提供相应的便利性服务,其规模经济性被放在次要的地位。

以上分析说明,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的最优化管理不能简单套用一股企业采用的方法。不少金融学教科书和著作将一般企业管理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商业银行管理之中,这中间存在误区;不能说那些原理和方法都不能用于商业银行,但不能随意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内部自律性管理的优化,需要找到适合金融企业管理特色的有效方法。

二、商业银行管理具有二重目标

1.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

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业务经营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从长期经营角度来定义的,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利润最大化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即是在其受资源、技术和社会约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谋求其价值最大化。所谓价值就是指商业银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这一目标模式提出了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时间上可至无穷)形成的。

商业银行经营同样要面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例如,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供应是有限度的,必须付了代价才能获得。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源在分配上的选择——将有限的资源作优化分配,追求经济效益最佳。商业银行经营决策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商业银行应合理确定经营什么业务,以适应顾客的需要;应按科学的方式组织经营,使银行在一定的经营收入水平上,花费最小的经营成本,或者在一定的经营成本水平上,取得最大的经营收入;通过有效的信用分析和科学的信用决策,保证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如期收回,保证银行不会出现因信贷资金本息不能按期收回等情况而影响客户提取存款,保证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和经营的其他业务必须增加银行的利润。通过商业银行一系列环节的资金择优分配,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最优化即利润最大化。

2.“三性”平衡——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们与一般的企业在管理方法上表现出重大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商业银行在其最终目标之前还有一个管理的基本目标,即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平衡。它们的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当然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着基本目标开展其日常的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下面对“三性”作必要的解释。

(1)效益性

银行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一般应选取产品有前途、经济效益好的客户和项目发放贷款或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商业银行经营的效益性主要表现在:在决策指标上,银行在配置每一笔资金时,都要考虑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选取机会成本最低的资产项目,或者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水平上,选取收入最高的资产项目,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在会计指标上,银行在某一考核期内,表现出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运营净收入率和每股利润等等。

(2)安全性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包含两重意义:一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如期收回,能保持和发展银行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能力;二是银行不会出现因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影响客户提取存款的情况。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将资产分散化,降低资金运营中的风险。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从制度上保证信用资金的及时回笼。资产负债清偿期限合理匹配,时刻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保持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活期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等。

(3)流动性

商业银行应保持及时支付客户全部应付款项的能力。银行资金流动性需求既来自客户的存款取现和转账,也来自客户对贷款的需求;资金流动性供给产生于客户的新增存款和贷款的收回,也产生于商业银行借款等其他渠道。资金的流动性需求量与商业银行负债的存量成正比,也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成正比。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时刻满足资金的流动性需求。根据资金流动性变化规律,运用一定的预测分析工具对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供给做出正确估计并做出适当的资金安排。

3.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三性”之间的关系

如果分别孤立地看待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分别把它们视为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三性”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银行某笔资产盈利大小与该资产的风险度往往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某笔资金的效益性与该笔资金的安全性往往成反比。例如,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流动性最强,其盈利性最低;一些盈利性强的中长期贷款和租赁资产,它们的流动性却较低。资金的流动性及其安全性常常表现出一致,但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如果商业银行过分注重资金的安全性,资金的机会成本很高,就会丧失许多盈利的机会,经营规模不易扩大,存款人担心银行资不抵债从而迅速抽走资金,将会出现资金流动性相对不足的情况。还款能力不强的银行或者盈利较低的银行,即使资金的安全性高,也很可能难以通过借款以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供给。

因此,商业银行经营业务时,单纯强调“三性”中的哪一性是行不通的,甚至还可能导致不良的效果;要求“三性”同时都达到最高水平同样不现实,不可能做得到。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标只能是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性”平衡。在这里,资金的效益性是核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实现其效益性的基础,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离开了资金的效益性,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反过来,离开了这两个基础,资金的效益性便成了空中楼阁;“三性”既相关又矛盾,彼此可能相消又相长,但可以肯定地说,在长期意义上,动态的“三性”平衡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取得最大利润。

图1 商业银行管理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三性”关系图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三性”之间的关系见图1:

商业银行具有二重的管理目标,这使得商业银行对最终目标的追求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迂回式的。商业银行将价值最大化作为其管理的最终目标,其日常管理却是针对“三性”平衡来进行的,因此,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应是围绕基本目标——“三性”平衡来展开。

三、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业中的作用

国内学术界近年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的功能正在退化,商业银行从事的是传统存贷业务,将被证券公司等从事新兴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逐步替代,或者说银行融资业务将会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此观点对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碍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业中的作用。

1.贷款仍占外源融资的主要部分

根据美国2000年出版的大学教科书《FinanciaI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作者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Frederic S.Mishkin和东卡罗来拉大学教授Stanley C.Eakins)提供的数据,所有美国商务(American businesses)的外部融资(Using external Funds)中,贷款占61.9%,债券占29.8%,股票占2.1%,其他(包括政府贷款、外国金融机构贷款和商业信用融资)占6.2%。该书还对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相同分类数据进行了比较,这些发达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与美国差不多,也就是说,贷款在这些发达国家也是最主要的融资工具。虽然上述数据的统计截止于10多年前,但在美国、英国、法国等早巳实现高度工业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国家,近10年有关数据的相对变化不大。

2.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为什么股票与债券不能成为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为什么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仍处于主体地位?这是由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决定的。

至今,大多数家庭不拥有任何证券。交易成本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个家庭将几千元直至上万元投资于股票,能买到的股票数量是相当少的,所花的经纪费用与购买股票的价格相比具有较大的比例。而且由于投入的资金量少,鸡蛋只能放在同一篮子里,无法分散风险。交易成本太大使得大多数家庭不愿购买股票。若投资于债券,诸如国债,金融市场上国债销售的最小货币单位往往很高,一般的家庭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证券经纪公司对小额债券投资也不会重视,因为与收入相比较,成本过大了。

交易成本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却能降低交易成本。商业银行这一重要的金融中介能够运用规模经济原理,通过专业化管理与协作,将积累的小额储蓄资金从事大额投资,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分散了风险,实现了合理的资产组合。

交易成本的存在部分地解释了这一问题,即为什么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以及间接融资(贷款)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导致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更为重要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足,因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例如,一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知道自己是否诚实并且掌握公司的全部经营情况,而股东们掌握的公司信息却有限。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柠檬问题”。柠檬问题最初是引自于旧车市场的一种现象。进入旧车市场,欲购方一般不能甄别旧车是好车还是坏车,故必须付出的车价反映的是旧车的平均质量,这一价格处在柠檬(坏车)的低价与桃子(好车)的高价之间。卖方知道某台旧车是桃子还是柠檬,却希望将柠檬卖以高价,不愿将桃子以市场平价卖出。买方不愿购买柠檬,旧车就会卖不出去。柠檬问题同样存在于证券市场。一般的股票投资者难以分辨业绩好与不好的上市公司,他们只能付出反映各上市公司平均业绩的股票价格。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管理者掌握的信息多,业绩好的上市公司不愿接受只反映平均业绩的股票价格,只有业绩差的上市公司才愿意接受相对自身业绩而言被高估的价格。许多投资者因此决定不购买上市公司股票,于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一分析可以解释金融市场之谜:为什么市场可交易的股票和债券不是商务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柠檬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有效融资。

为了解决逆向选择导致的柠檬问题,需要消除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上可能出现一些专门收集、加工并出售信息的私人公司,证券投资者付费购取了有用信息后,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绩优股并赚取利润。另一些投资者见有利可图,便会跟着购买那些绩优股而不必付出信息费,这就是所谓“免费搭车”。免费搭车使得绩优股交易加大,使其价格趋于实际价值,购买信息的利润消失了,导致证券市场的信息卖不出去,信息的收集与加工随之减少,故逆向选择(柠檬问题)依然存在。

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可免费向公众提供有关信息,但金融监管只是减轻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上市公司仍比投资者掌握更多的信息,一般投资者仍然难以甄别上市公司的好坏。

旧车市场的买卖成交是如何实现的呢?一般地,旧车车主与购车者不直接打交道,而是通过经纪人,旧车经纪商是行家,掌握了必要的信息,有能力区别柠檬和桃子。旧车经纪商充当中介人,先买后卖,满足了购车者的要求,自己也获得了价差利润,避免了免费搭车问题。在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旧车市场经纪人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商业银行拥有大量把握金融信息的专家,能较好地区分和控制金融风险,先吸收存款,然后向优良的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的贷款一般不能自由交易,从而能避免“免费搭车问题”并从信息生产中获得相应的利润。“信息不对称”有说服力地解释了这一问题,即为什么至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提供的间接融资在金融市场占的比重远大于证券市场提供的直接融资。

总而言之,只要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和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依然不可忽视,商业银行的贷款功能就不会消失。因为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消除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动将不会停止,许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具有特定的融资功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管理科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商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