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股份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_股份制改造论文

黑龙江垦区股份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_股份制改造论文

黑龙江垦区股份制改造的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垦区论文,黑龙江论文,股份制改造论文,思路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垦区股份制改造现状

截止1997年,黑龙江垦区股份制企业已发展到237家。其中, 有限责任公司6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70家;有限责任公司股金总额84872万元,其中国有股33063万元,法人股31949万元,外资股13112万元, 职工股6748万元。

概括垦区股份制改造模式,可分三种类型:

(一)公司制改造模式

模式之一:利用股份制直接融资的优势,吸纳成员企业资金,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九三制粉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开工建设,当时考虑6000万元建设资金,由一家企业承债会重蹈高负债经营的老路,分局党委提出了新企新制的思路,变一家出资为九三农工商总公司与七星泡等10个农场共同出资兴建,成立粉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集团成员企业既是公司的股东,又是面粉厂的基地企业,使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由于公司有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法人做后盾,具有较强的筹融资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组织这种形式的前提:一方面是成员企业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调。

模式之二:通过股份制组织形式实现资产重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完达山乳业集团是以完达山食品厂为核心,以八五○、 八五四等9家乳品厂为紧密层,以林口县乳品厂为半紧密层的股份有限公司。10家乳品厂均以资金、产品、品牌、技术等方式联结,使集团年生产能力达1.6万吨,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三位。 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使分散的同行业企业联手形成合力,开创大市场,发挥整体优势;二是便于同行业在人才、技术、资金、工艺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流动,盘活闲置资产,以较低成本实现规模扩张。

模式之三:以参股、扩股方式吸纳成员企业资金,置换核心企业长期负债,变债权为股权。北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前进油脂厂,由于种种原因,银行负债总额高达1.6亿元,年支付利息2000多万元。 为减轻核心企业负债,在银行和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5个成员企业以银行转贷方式出资6950万元入股,核心企业又用这笔股金直接偿还银行陈欠,使核心企业资产负债率由119.5%下降到71.9%,一次下降47.6 个百分点,达到增资减债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解决负债问题的特点:一是可使核心企业轻装上阵,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二是通过将核心企业长期负债置换为成员企业的短期负债,可有效减少核心企业的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红利;三是银行也通过这种方式解开了历史遗留的债务链,回避了直接投资于危困企业的风险。

模式之四:依托农场法人实体,以全行业资产和职工出资入股组建流通企业集团,加速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北垦物资产业集团以北安物资总公司为核心企业,以14个农场和1个科研所为紧密层,以18 个周边部队、地方和监狱农场为半紧密层。核心企业以1900万元资本控股。紧密层企业按1996年底耕地面积每亩3元标准核定股金总额, 然后先用农场物资公司有效资产折合,不足部分用现金补齐,共吸纳1118万元。核心企业全体职工持股上岗,紧密层企业的有关人员和物资企业职工也自愿参股,共吸纳640万元。 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克服了横向散、纵向断、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了物资流通的主渠道;二是由于集团购销方式采取代理制和配送制,可大大减少物资流通成本,提高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三是便于对垦区消费市场的调控和管理。

模式之五:以出售产权方式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加快老企业改造步伐。九三油脂厂于1997年3月改组为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改组时,资产评估为1.08亿元,净资产7300万元。核心企业留1300万元控股,剩下6000万元由集团的11个成员企业(农场)买断, 分三年付清。 1997年按规定已到位1460万元。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在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之间建立了资产联结关系,改变了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长期分立的局面;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从而强化集团内部的监督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风险共担。

(二)股份合作制改造模式

模式之一:“折股全部出售”型。这种类型的股份合作制是把企业的全部资产折股卖给企业职工或企业外部职工。格球山农场制粉厂在股份制改造期间,由本厂22名干部职工出资90万元,农场七队6 名职工出资30万元,共计120万元,使原制粉厂的120万元固定资产一次性全部出售,新企业的董事长由最大股东七队队长兼任。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国有资本金可一次性从低效企业中撤出;二是连股连心,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可以充分调动起来;三是使面粉厂和加工基地形成一体。

模式之二:“租壳卖瓤”分期出售型。这种形式主要考虑一次性出售全部资产有困难,因此采取先租后卖的办法。就是先把原企业的部分资产折股卖给企业职工,然后再把剩下的资产租赁给新企业,待条件具备后全部出售。格球山农场修造厂的股份合作制改造采取这种形式。经国有资产管理局评估,修造厂的机械设备、 半成品、 成品等资产合计88万元,一次性转卖给职工。剩下的厂房、库房、围墙等不动产租给新企业,每年收缴租金3万元。 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充分考虑了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容易被接受;二是盘活了亏损企业的闲置资产,提高了资本运作效率。

模式之三:企业参股、职工控股型。铁力农场砖瓦厂,1995年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现有股东117人,全是企业内部职工, 企业资产总额28万元全部作价折股,量化出售,其中职工认购18.9万元,占股金总额的67.8%,农场留了9.1万元为企业股,占股金总额的32.2%。 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农场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在效益较好、但已转制的企业里继续获取收益;二是农场在转制后的企业中只参股,不控股,保证了职工自主经营的主体地位。

模式之四: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吸纳职工手中的闲散资金,创办新企业。1993年,格球山农场为使奶牛业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管理方向发展,发动职工兴办股份合作制奶牛场。先后组织7 家股份合作制奶牛场,入股职工1015人,入股金额280多万元。 这种形式的特点:一是农场不用投入分文就使奶牛饲养实现了规模经营;二是为职工提供了一条致富之路;三是使职工手中闲散的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模式之五:股份合作与家庭农场结合的模式。绥棱农场11 队, 于1994年3月创办股份合作农场。现有股东43个,经营738公顷耕地,占全队耕地面积的92.5%。农场将土地租赁给股份合作农场,每年初以现金形式收取25%租金,剩下75%以实物形式秋后一次性交齐。农场将价值43万元的农业机械一次性转让给股份合作农场。股份合作农场将这43万元资产以每股1000元等量折成430股,由股东认购。 股东购股后不得退股,股权可以继承、抵押、转让,职工离开股份农场时,可在内部职工中转让或由股份合作农场收购。股份合作农场使用农场原建的不动产按规定提交折旧,一年3万多元。为解决内部小锅饭问题, 股份合作农场引进了家庭农场机制,实行“四到户、两自理、上打租、十统一”。这种形式的特点:一是利用家庭农场的经营机制,既解决了大锅饭,也解决了小锅饭;二是利用股份合作制的体制,把产权关系界定清楚;三是利用股份合作制的融资优势,随时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吸纳股金,筹集生产资金。

(三)合作社会改革模式

合作社是以数以万计的社员为主体支撑的群众性经济组织。就基层社、联合社,以及门类繁多的专业社和社办企业来看,社员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人,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具有股份合作制的典型特征。股权设置为社员身份股、社员社股和投资股三种。社员身份股是指家庭农场、各专业社和社办企业的职工为取得社员身份向合作社交纳的股金。身份股金每股规定50—200元不等,多者不限。 社员社股是指下级合作社为取得社员社身份向上级合作社交纳的股金。股金交纳标准有三种:一是定限额,每个社上交股金3~5万元;二是按社员人数交纳,每人100元; 三是以其资产总额的1%交纳。 投资股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不是为取得社员身份的个人向合作社投入的股金。各种股金一律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社员身份股和社员社股实行保息分红,股息按银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执行,在费用中列支,红利在税后盈余中提取。投资股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按股分红;投资者以入股金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不执行保息分红。合作社设理事会、监事会,均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一是合作社不搞控股,投入多少都是投资股,也不搞民营,坚持了合作社的主体地位;二是为农业、农场和家庭农场服务的宗旨,使合作社成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种微观组织形式。

二、认识误区和存在问题

(一)股份制改造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

有人提出:农垦企业在国有经济中已占有90%左右的份额,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再搞股份制改造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里需要弄清:(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应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2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3)要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垦区而言,国有经济只要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主导产业中占支配地位,就可以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只要占有51%的股份,就可全权控制企业;如果股权高度分散,占20%~30%的股份也可控股。使国有资本金从那些低效运行的产业、行业、企业和领域中抽出来,集中资金参与资本运营。(4)要正确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问题。

(二)农业改革与股份制改造问题

有人提出:黑龙江垦区已建立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场为什么还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参与资产重组?这里需要搞清:(1)这次股份制改造不涉及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不会变。(2)兴办家庭农场的成功,双层经营体制的建立, 只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单项改革,仅仅局限于一个农场的范围。而这次股份制改造是在全局范围内实行资产重组,是农垦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是宏观的、全方位的。改造中将涉及垦区的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权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投融资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 (3)农场在股份制改造中将参与产业化和流通领域的产权重组。(4 )农场内部的股份制改造主要涉及工商运建服企业。

(三)股份制改造中的冗员问题

公司制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干部实行聘任制,职工实行合同制。因此,股份制改造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就是多余人员如何安置问题。据测算,垦区在这次股份制改造中涉及21.4万名职工,平均冗员按20%计算,约有4万多冗员在这次转制后需要分流。

(四)股份制改造中的负债问题

高负债经营是农垦企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那些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100%的企业中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负债问题就更为突出。

(五)股份制改造中的规范问题

1.布局问题。股份制改造中哪些层次、哪些行业要办成纯粹的国有控股公司,哪些层次和行业可大大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办成混合经济成分的公司,或全部转制,都应设计清楚。

2.改造后的一些企业没有办理企业登记手续,搞模拟运作,法定代表人不更换,红利分配也以内部集资等方式变通执行。

3.“老三会”代替“新三会”的职能和作用。场长(经理)办公会代替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代替股东大会,党委会代替监事会,使《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如同虚设,法律赋予董事、股东和监事的权利和义务无法行使。

4.直接任命董事长。许多单位对董事长人选采取任命制。出现了以分局为单位组织的集团,董事长由分局长或主管副局长出任,农场或工厂为单位组织的集团,董事长则由场(厂)长出任的现象。董事会组成后,董事长的权力便自然凌驾于董事会之上,具有鲜明的行政公司色彩。

5.部分监事会有名无实。内派监事会,监事多是原局长、场(厂)长(现任董事长)的老部下,并在其领导下开展工作,很难履行监事职责。外派监事会,都是兼职人员,一年列席不了一次董事会,只能是事后看报表,履行监事职责苍白无力。

三、股份制改造的总体思路和推进措施

(一)总体思路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改造后,公司制企业将具有两个本质属性:(1 )投资主体多元化成为独立法人。(2)投资者以投入股本对公司负有限责任。 小企业转制也应以股份制改造为重点。即通过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以改组、联合、兼并等方式牵动一批;以股份合作制方式转为集体经济或混合经济一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出售一批。

(二)推进措施

大中型国有农垦企业公司制改造推进措施:(1 )大部分企业要改造成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2)调动多方面积极性, 合力攻坚,增资减债。(3)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4)通过公司制改造加速组织大型企业集团。

小型国有农垦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推进措施:股份合作制是垦区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首选形式,也可因企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推进。(1)“先卖后股”,将企业净资产一次性出售给本企业职工, 由职工入股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2)“先租后股”, 就是职工集体租赁国有企业有效资产,再以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式从事生产经营。(3 )“先剥离后股份”,将资不抵债企业的有效资产剥离重组,形成股份合作制企业。(4)“先分立后股份”, 就是将原企业分立为若干个单独核算的经济实体,再分别向职工出让产权,组成若干个股份合作制企业。

标签:;  ;  ;  ;  ;  ;  ;  ;  ;  

黑龙江垦区股份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_股份制改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