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生上青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寻诗词激趣新途径论文_刘雪莲

好风凭借力,送生上青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寻诗词激趣新途径论文_刘雪莲

【摘 要】 本文就小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诗词中入情入境,爱上古诗词,提出了三点自己的看法。一、激趣法;二、意境法;三、类比法。希望这三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道路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他们能够在启发中自我感悟和运用、欣赏和品味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启发 兴趣 意境 类比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9-065-01

“诗言志,歌永言”,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诗词中入情入境,从而爱上古诗词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心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启发为主。启发式诗词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教学法,其重点就在于“启发”二字。“启发”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趣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与孩子有着数千万条鸿沟的古典诗词,无疑是晦涩难懂的。想让孩子靠近他,走近他,更是难上加难。而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是故事。因此,在讲授古典诗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比如,在讲授《赠汪伦》时,我便以“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这个小故事入文。让同学们知道“十里桃花”原来说的是十里之外的桃花坡,“万家酒店”是指万家潭西一个姓万人家开的酒店,好品酒好赏花的李白上了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学们在精彩的故事及哈哈大笑声中进入正题;又如在讲授《乞巧》时,刚想给大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同学们却纷纷举起手来,告诉我他们读过这个故事,想要讲给大家听,于是,我便请了几个同学来讲,在他们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大家一同走进新课的学习......在这一系列的故事式导入中,同学们学习古典诗词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了,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二、意境法。

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这就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的创设下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入情入境,进而做到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在学习《长相思》时,我就请了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创设意境。他为大家描述了这样一副情境: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帐篷外,寒风吹,雪花飘,冻醒的战士望着远方,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在他的描述中 ,同学们浸润其中,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位位孤夜难免的战士,遥望远方,思念着温暖、宁静而祥和的故园,感受到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教学《泊船瓜洲》时,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我的眼前也浮现出了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在这美景之中,一位遥望家乡的游子那思而不能归的浓浓的思乡之情感同身受。在这种意境的导入中,同学们学起来尤为起劲。

三、类比法

每一首古典诗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孤立的教某一首诗词,而是出示几首有共同特点的诗词,让孩子们在比较中寻找共通之处及不同的地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比如,我在进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教学时,把它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让学生去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大家都找出了相同点:都是写梅花的,都是以卜算子为词牌名,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质;梅花不畏严寒、不与其他花争春的高尚品质。相较于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凄苦与失意以及高洁人格的自诩,毛泽东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借梅花的美丽和积极来表达自己高尚的革命操守与傲骨,后者所表达的情感更为积极向上,更具正能量。同学们在比较中不仅知道了词牌名及“卜算子”的格式,也体会到诗中梅的形象,体会到了两位诗人的不同性格。在这种以点概面的方法中,同学们也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要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还得靠同学们自己感悟和运用。

论文作者:刘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好风凭借力,送生上青云——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寻诗词激趣新途径论文_刘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