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调查分析——以青岛大学为例论文_徐凤娇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调查分析——以青岛大学为例论文_徐凤娇

(青岛大学,山东省 青岛市 266100)

摘要:“低头族”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常态”,并严重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文章主要以青岛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进行研究,总结了当前大学生“低头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学生自身、高校及社会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结合社工实务方法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三方面提出大学生“低头族”问题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低头族”;大学生;社会工作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

本文以青岛大学在校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调查了220名学生,总体看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2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5份,无效问卷5份,问卷有效率是97.72%。运用SPSS软件对随机抽样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低头族”现状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我校“低头族”现象的现状和同学们对该现象的态度和解决措施三部分构成。

二、大学生“低头族”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生“低头族”现状

“低头族”现象如同春天的柳絮愈演愈烈,并且影响到我校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状态,在学校的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带来了不容小视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日常“低头族”的时间长且地点广泛。

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学生日常“低头”的时间偏长,不管在家中或者学校都存在“低头族”的现象,并且在学校中“低头”的学生更多;

其次,大学生“低头族”的内容主要在娱乐和休闲方面

通过问卷数据显示,吸引学生“低头”的主要内容是娱乐和休闲,接近一半的学生“低头”主要是看视频玩游戏。

再次,大学生对“低头族”现象采取中立的态度

根据发放的问卷显示,62.8%的学生对该现象持中立态度,27.9%反对和8.8%赞同,59.5%的学生支持学校制定禁止上课玩手机的决定,21.95%的学生不支持,18.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最后,大学生认为“低头”会带来负面影响,并愿意通过各种方式和活动来使自己“抬头”。

(二)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带来的问题

首先,随着“低头族”现象的愈演愈烈,我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越来越趋向于线上的互动,线下互动的缺失导致了许多人际交往问题的出现。其次是“低头族”带来的生理健康问题。由于大学生对手机和电子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颈椎病、恶心、头晕、眼睛近视、皮肤变坏、睡眠质量下降等健康问题。其次,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个人不容漠视重要方面,尤其是心理情绪问题。最后,绝大多数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认识的,并自认为是“低头族”的一员,许多大学生知道这一词语,但并没有意识到“低头族”的严重负面影响,也没有对这一事件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所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这一社会现象,分析探讨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意义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出现的原因

“低头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含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客观原因,还存在社会及高校和自身心理因素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人与人互动的主观因素影响等。

(一)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对网络世界存在依赖心理。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学生受他人等外界环境影响,使自己“低头”,但并不是受他人等外界环境控制的,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拒绝“低头族”。自我约束能力越强,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受环境影响的程度越低,受周围同学影响“低头”的概率越小。

(二)高校和社会原因

新生进入校园后,需要一个人面对生活,由于大学里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宽松,使顺利高考后的学生如释重负,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生活。由于大学和高中的在学习知识和生活方面存在巨大变化,大学生对除去学习以外的活动十分好奇,反过来对学习没有了严格的要求。

社会生活中,该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虽然许多高校和政府部门都有研究,但是对抵制“低头族”的宣传活动和正式的教育却屈指可数。不管是政府或者社会组织对该问题都很少关注。即便现在的媒体有报道社会上一些人因为“低头族”,而发生重大事故。

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使手机所拥有的软件和技术支持更能迎合在校生的需要,传递信息和进行社交,依托于这些设备而发展起来的平台也方便了大学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特别是IT行业的薪资吸引了更多的大学生群体去探索信息技术的领域。

四、大学生“低头族”现象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校学生“低头族”现象调查问卷分析“低头族”对我校大学生影响的三个问题来给出应对我校大学生“低头族”问题的建议如下: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最主要的是价值观澄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低头族”的影响,正确看待手机等电子设备。加强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校应开展活动和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定,发挥学校社工的建设性作用,让学生们改变对待“低头族”的错误观念。急需高校社工在此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学校社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帮助学校宣传该问题的各种知识。

政府、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应加大对“抬头”的宣传,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学生普遍认识到“低头”的危害和“抬头”的好处。在社会上呼吁和倡导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正向发展,使新时代的技术造福于人,减少新技术的负面影响。

结语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带来了人际交往障碍、对身心健康和学习都带来负面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必须从学生自身入手,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澄清价值观,并由高校和社会辅以必要的支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低头族”,让大学生“低头族”抬头。

参考文献

[1]徐天. 浅析大学校园“低头族”现象及解决对策[J]. 黑河学刊, 2014(9):127-128.

[2]张斐. 大学生“低头族”调查———以北社管社会工作系学生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41):3-5.

[3]肖凤.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对健康的危害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18):22-24.

[4]Chotpitayasunondh V, Douglas K M. How “phubbing” becomes the norm: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nubbing via smartphon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6):9-18.

[5]王启云, 马英, 钟凤宏,等. 辽宁高校课堂低头族的现状分析——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J]. 亚太教育, 2016(16):221-222.

[6]潭亮.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08(5):140-141.

论文作者:徐凤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大学生“低头族”现象调查分析——以青岛大学为例论文_徐凤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