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瞿梅香

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瞿梅香

辰溪县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950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高危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分娩,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结束之后立即给予宫缩素静注,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联合宫缩素静脉注射,分别对两组产妇分娩后2h和24h内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并观察其各自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两组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比例。结果 分别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产后2h和产后24h内的平均出血量,皆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有2例,占5.0%,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有8例,占20.0%,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产妇各项生命指征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宫缩素能有效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预防,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诊断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结束之后的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1],其诱发因素较多,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或者胎盘前置/早剥,双胎或多胎妊娠,瘢痕子宫、第二产程延长、巨大儿等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抢救条件有限的基层单位,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有效的预防更为关键[2]。本文就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中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产妇产前均经血尿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显示正常,无相关药物使用禁忌症的情况。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2岁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7.9±2.4)岁,产妇的孕周在37周到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8±1.1)周。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别有21例和19例。合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和胎盘早剥各10例、胎盘前置8例,瘢痕子宫7例,双胎妊娠1例,巨大儿4例。

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在23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8.2±2.2)岁,产妇的孕周在37周到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5±1.2)周。其中,初产妇和经产妇各有20例。合并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12例,胎盘早剥9例、胎盘前置9例,瘢痕子宫6例,双胎妊娠1例,巨大儿3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分娩后给予宫缩素静注(给药剂量为20U),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结束后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联合宫缩素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400μg和20U。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产妇分娩后2h和24h内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产后出血量的记录方法是以专用纸垫收集,并经称重后,乘以系数1.05 即为出血量[3]),并观察其各自的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两组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比例。

1.4统计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分别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产后2h和产后24h内的平均出血量,皆可见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其中,观察组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有2例,占5.0%,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有8例,占20.0%,观察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比较

组别 产后2h(ml) 产后24h(ml)

观察组(40) 148.3±23.9 178.4±21.8

对照组(40)187.9±35.6 241.7±38.8

用药后两组产妇各项生命指征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中均有恶性、呕吐、腹泻、发热或者轻微寒颤、胸闷、头痛等症状出现,但合并不良反应的产妇症状都比较轻微,可不经处理自行好转。

3.讨论

随着产科临床中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在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产妇分娩痛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产妇本身分娩出血量较多,如果合并相关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则很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情况的发生,给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研究表明,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所有原因中,宫缩乏力占到了近80%[4-6],因而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也以促进子宫收缩为主要目标。

本文比较了在胎儿娩出之后给予单纯的宫缩素静脉注射预防和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宫缩素静脉注射的临床疗效,结果可见联合用药组产妇的产后2h、24h内出血量显著降低,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比例也较少。宫缩素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药,能发挥促进子宫内钙离子的释放的作用,钙离子进入肌细胞之后,能起到促进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的目的。而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 E1的类似物 ,通过产后舌下含服,可以在子宫收缩各期均能发挥作用。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能相互促进,协同增强,效果更优,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总之,在剖宫产术中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宫缩素能有效对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预防,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樊柳宜,郭冬瑾,刘卫兴.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581-159.

[2]白凤姬.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术中和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3):118-119.

[3]杨向新.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95-96.

[4] 徐慧芳,李道成,王淑平等.卡前列甲酯栓配伍催产素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3,8(9):1287-1288.

[5] 刘淼,张艳萍,邓玉清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44-145,205.

[6]梁燕梅,伍凤群,谢图强,等.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173-174.

论文作者:瞿梅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瞿梅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