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春玉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春玉

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河北石家庄 05005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无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工程的整体造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然而,在当前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制约了工程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和科学使用建筑材料,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材料选择;质量控制

1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专业人才,人员素质偏低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缺乏土木工程材料管理的专业人才,相关的管理人员往往不具备对于材料管理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此外,大部分的工程施工单位对于材料选择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对于施工的材料选择不合理也不规范。

1.2 管理制度不严,执行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并不重视和了解建材管理的重要性都只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然而并没有考虑到土木工程建设的长远性,往往忽视了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的材料选择和执行标准没有严格执行。

1.3 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很多漏洞

一般的土木工程建设单位会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监督建筑材料,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管缺乏有效性,还存在以公谋私、暗箱操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形象。

1.4 材料选择混乱,管理方法滞后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方案。建筑材料的选择由施工部自主决定,缺乏统一的建筑型号、规格、价格标准。此外,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材料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施工的需要。

2 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的相关措施

2.1 提升材料管理人员素质

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材料管理人员的培养。对于非专业物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材料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纠正相关人员的不良思想和工作作风。对在职施工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制度,规范专业资格、技术经验等考核严格的人才引进,避免任人唯亲,以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建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2 设置统一材料质量标准

选择土木工程施工材料时,应首先考虑到土木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质量的要求,材料质量控制的标准将土木工程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要求作为。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必须对材料进行仔细的测试和筛选,包括材料规格、型号、数量等。如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定性为高质量的产品,但是一些土建设计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不高,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建设单位各部门的选择和协调,建立统一的选择标准,统一制定材料成本预算和计划。

2.3 完善施工材料管理模式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土木工程的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经验。土木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质量控制选择的数据库系统,完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例如,在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随时查询建筑材料的数据库信息,从而更方便、更准确地找到建筑材料。同时,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项目或部门配置施工材料,以满足工程中材料的供应不足,避免因材料短缺而造成不必要的施工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不仅可以合理地应用建筑材料,优化土建工程,而且大大降低了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的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控制的效率。

2.4 健全施工材料管理制度

施工材料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物品,做好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完善建筑材料管理体系,更好地适应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由于土木工程规模大,人员、事物杂,所以必须制定严格的物资管理制度,优化物资采购、储存、使用等程序。为了明确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建立管理工作的奖惩机制,应当对建筑材料进行详细登记,包括使用方向、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确保建筑材料的正确、合理、规范使用,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2.5 加强施工材料监管力度

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控制主要还是依靠人来完成,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选材,采购,管理等具体环节的操作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行为监督。尽管施工材料管理制度的制定重要,但是无论是多好的制度都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因而对于施工材料的监管力度十分有必要。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日常监督,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注重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素质,材料价格,采购,平衡和部门分配,避免“黑箱操作”现象”。

3 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的相关措施

3.1 从源头上治理

目前由于建筑材料有时供不应求,一些生产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厂,生产的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劣质建筑材料乘机进入施工现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对建料生产厂进行集中整治,切断劣质建筑材料的来源。

3.2 对有产品生产许可证要求的主要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等,必须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在材料的采购、进场、复试检验、具体使用过程中严格对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每年多次对某地区的钢材、水泥等建筑市场、生产厂家进行检查.同时,在施工现场加大监督抽查频率,每年分不同时期抽查3~4次。对查出的不合格材料予以没收、对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使用不合格材料的部位坚决返工处理等。

3.3 严把进货渠道。施工单位购买建筑材料时,应首选正规生产厂家,直接购进,减少中转环节,并索要产品质量保证书和出厂产品检验报告。

4 处理数据

因为很多原因的影响,同样的试件在不同实验中,其数据结果可能有所差异,如果差异过于明显,为了让试验结果更趋准确,要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合理取舍。比如说在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当中,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 ±10% 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计算抗压强度结果时,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果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 ±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 ±10% 的,则此组结果作废。砂浆及混凝土的抗压试验平均强度值在计算方法上都有各自的取舍标准,在应用中应当给以注意。不能凭经验简单地将数据叠加在一起了事。完成计算之后的数据结果修改方法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且按标准保留应该留存的位数。试验数据有可能会出现与预期值相比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或者是同一试件不同的性能指标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复试与校验。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的选择还不规范,施工单位应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材料管理的有效实施。要实现对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必须有效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珠明.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05).

[2]崔浩.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7,(04).

[3]崔振强.探究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8).

论文作者:李春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春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