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探讨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探讨

杨莉[1]2002年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龋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叁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儿童的牙、颌、面的发育、功能及美观,其造成的疼痛症状还严重地影响生活、学习和精神活动。因此致力于寻找其发病原因,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一直是龋病研究的热点。 母乳喂养被公认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这是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人工喂养不利于小儿的消化吸收,且牛乳还易受细菌的污染。国外有研究报道母乳喂养的婴儿其口腔疾病的发生较人工喂养的小儿少。而奶瓶喂养所致的奶瓶龋在儿童口腔疾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本课题通过实验室研究及流行病调查,探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其意义在于对指导幼儿喂养方式的选择与宣教,提供理论性资料。对降低我国儿童患龋率,提高我国儿童口腔保健水平,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武汉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不同喂养方式(母乳、人工)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能对儿童龋齿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性资料。研究方法 1.以问卷形式调查湖北省武汉市及周边郊县幼儿园1603名3一5岁儿童婴儿期喂养方式,井检查其口腔患龋情况,分析两种不同喂养方式的儿童患龋情况。 2.随机选择2~3岁幼儿40名,按婴儿期的喂养方式不同(母乳,人工)分为两组。采用吐唾法收集幼儿口腔唾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析唾液中特异性抗变形链球菌IgA、IgM、IgG抗体水平。 3.收集40名2~3岁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幼儿唾液,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电感祸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比分析其微量元素水平Ca、F、zn、Fe、Mg、Cu、K、Na等。 4.随机抽样调查湖北省汉川县幼儿园2一4岁儿童426名,仔细检查并记录口腔患龋情况,问卷调查其婴儿期喂养方式,持续时间,母亲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儿童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湖北省城乡两地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1603名儿童的龋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城市或乡村母乳喂养儿童的龋患率均显着较人工喂养儿童的龋患率低(P<0.05)。 2.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幼儿口腔唾液特异性抗变链抗体水平,发现母乳喂养组的幼儿其抗s.M Ingbritt的s一IgA水平显着高于人工喂养组(P< 0.05),而IgG,IgM则无明显差异(P>.05)。武汉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 3.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电感祸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40名不同喂养方式幼儿口腔唾液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之间F,Ca,Zn,Cu,4种微量元素差异有显着性印<0.05)。F, Cu,Zn母乳喂养组高于人工喂养组,而Ca母乳喂养组低于人工喂养组。 4.对喂养龋的调查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组患龋率显着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喂养龋与喂养方式相关(oR值为 5.27)。而儿童患龋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的两因素即母亲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40名幼儿口腔中抗体水平和微量元素的检测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结论为:母乳喂养的幼儿唾液中抗s.M high血的s一地A水平较人工喂养的幼儿高;防龋元素F,Cu,Zn水平前者较高。母乳喂养的儿童患龋率较人工喂养的儿童低。提示婴儿期母乳喂养对儿童龋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辛蔚妮, 凌均棨[2]2005年在《婴儿期喂养方式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关系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婴儿期喂养方式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 isc)、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集国内1998-01—2004-12研究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 eta分析,计算合并优势比,评价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关系。采用RevM 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总样本量2 476例。其中母乳喂养组1 409例,患龋人数545例,人工喂养组1 067例,患龋人数745例;合并OR值是2.87,95%的可信区间为1.21~6.81。结论:婴儿期采用人工喂养的儿童发生乳牙龋齿的危险性是采用母乳喂养儿童的2.87倍,采用母乳喂养能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发生。

杨莉, 黄薇, 郭吕华, 杜民权[3]2001年在《城乡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方法 对 16 0 3名 3~ 5岁儿童进行龋病情况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其哺乳情况。结果 母乳喂养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 37.2 1%和 2 .83,人工喂养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 73.2 2 %和 4.6 0 ,二者均有高度显着性差异 ;城市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患龋率分别为 42 .86 %和6 7.6 6 % ,农村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患龋率分别为 31.82 %和 79.77% ,两地母乳喂养组儿童患龋率均较人工喂养组低 ,均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 ;母乳喂养组患龋率城市较农村高 ,而人工畏养组患龋率农村较城市高 ,均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结论 提示婴儿期实行母乳喂养和提倡科学喂养对预防儿童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邹静, 李少敏, 刘怡[4]1999年在《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龋病》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病与其婴儿期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五城区3~6岁儿童2500中进行患龋情况调查。随机选取龋敏感儿童与无龋对照儿童各200名进行配对,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的logistic回归及χ2检验分析。结果:婴儿期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有影响(P<0.001),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到学龄前其患龋明显低于婴儿期用奶瓶喂养的儿童(P<0.001)。结论:从儿童口腔健康角度,为更好地预防儿童龋病,应提倡母乳喂养。

袁玉华, 李桂英, 罗文海, 晋辉勇[5]2000年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回顾性调查 1 1 94名儿童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 ,并对儿童做口腔检查 ,确诊龋患情况。结果 :母乳喂养组和非母乳喂养组龋患率分别为 52 .1 7%和 75 .70 %。母乳喂养组龋患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组。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着性 (P <0 .0 1 ) ;龋患率与年龄有关 ;龋蚀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龋均女孩高于男孩。结论 :母乳喂养可能有预防龋齿发生的作用

曾雄群[6]2010年在《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乳牙龋病有患龋率高、发病早、范围广、发展速度快、自觉症状不明显等特点,龋坏不仅可影响咀嚼功能,引起局部感染和疼痛,还可影响恒牙的发育,对儿童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乳牙列的完整、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恒牙列的正常建立。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在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地区等差异,龋病的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在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情况、发展趋势有不少研究。2005年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0%,其中,城、乡分别为62.0%、70.2%,患病儿童的牙齿中96.7%为未经治疗的龋坏牙齿。广州市过去小范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龋病、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较高,群众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薄弱。但随着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日益重视,需要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相关资源配置进行调整,为此必须了解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本次调查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这在广州市尚属首次。针对乳牙龋病流行的相关因素调查较多,如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儿童家长的社会人口学背景、口腔健康知识和观念、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护理和评价等等,但仅仅局限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报告。如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5岁儿童在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有13%,3岁刷牙的有26%,4-5岁刷牙的有40%,还没有开始刷牙的有21%。该调查没有分析这些百分率与患龋率存在何种关系。为此,本研究在技术上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照顾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延续性,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按照《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调查标准进行检查,同时对受检儿童的家长采用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5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探讨儿童的家庭基本因素、日常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以及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学历等各单因素与儿童患龋率的相关性,再将经过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以Enter方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系统分析影响儿童乳牙患龋的相关因素,为今后采取有效的口腔卫生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被动人群对龋病的认知度,进一步加大预防龋齿的宣教力度和广度,提高全民族的口腔保健水平提供依据。1目的了解广州市5岁儿童的龋病现状及乳牙患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龋病发病趋势的监测提供流行病学依据。2方法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通过样本估计总体。抽样设计依照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资料,根据广州市最新分区的情况,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岁常住城市儿童540名,农村儿童180名共720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口腔检查按照《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中龋病的调查标准进行;口腔问卷采用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5岁儿童家长),由学校组织家长统一现场填写,并由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复查。抽样时每个调查点增加10%的样本量,以确保有足够的有效样本。资料录入采用双录入方法,进行双录入核对校正;采用逻辑检查核对校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龋均采用t检验,患龋率、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牙齿是否有龋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结果3.1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3.1.1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720名5岁儿童接受检查,乳牙患龋率为57.5%。其中,城市为49.8%,农村为80.6%;男性为57.8%,女性为57.2%。患龋率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的患龋率低于农村;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均为2.90,其中城市为2.20,农村为4.98,城乡比较,城市小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广州市城乡5岁年龄组不同性别乳牙龋齿的充填率在720名5岁儿童中,总充填率为3.26%,其中城市为5.14%,农村为0.78%,城乡比较,城市的充填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充填率为3.40%,女性为3.14%,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广州市城乡5岁年龄组不同性别患龋频数分布情况无龋人数306名,无龋率42.50%;患1-5颗龋齿的人数277名,占总人数的38.47%,占患龋人数的66.91%;患6颗及以上龋齿的人数为137名,占总人数的19.03%,占患龋人数的33.09%。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患6颗及以上龋齿的人数占城市受检人数的12.96%,农村患6颗及以上龋齿的人数占农村受检人数的37.23%,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不同牙位的患龋情况720名5岁儿童的2084颗患龋牙齿中,各牙位患龋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磨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侧切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侧切牙、下颌乳中切牙。3.2单因素分析3.2.1家庭基本因素分析1个家庭的孩子数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家庭中只有1个孩子的患龋率较低;1个家庭年收入的高低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5),中等收入(5~30万元人民币)家庭的孩子患龋率最低;但孩子的出生体重、孩子出生后四个月内喂养的方式、以及孩子是否由父母照顾与孩子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3.2.2儿童日常饮食习惯因素分析儿童平时进食新鲜水果、橙汁/苹果汁(不包括鲜榨果汁)的频率与患龋率不相关(P>0.05);儿童平时进食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糖果/巧克力、糖水、可乐/雪碧等的频率与儿童患龋率均相关(P<0.05),很少进食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糖果/巧克力、糖水、可乐/雪碧等的儿童患龋率最低。儿童睡前是否经常吃甜点或喝甜饮料与儿童的患龋率相关(P<0.01),睡前从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儿童患龋率最低。儿童是否喝甜牛奶/酸奶/奶粉与儿童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3.2.3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因素分析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每天刷牙的次数与患龋率相关(P<0.01)。3岁以前刷牙的儿童患龋率(47.5%)、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儿童患龋率(47.4%)最低。3.2.4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学历等因素分析家长是否帮助孩子刷牙与孩子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但是否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每周/每天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孩子的患龋率最低(47.0%)。家长对含氟牙膏的知晓率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听说过含氟牙膏的家长,其孩子的患龋率较低;但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与其患龋率不相关(P>0.05)。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对孩子口腔健康评价很好的家长,其孩子的患龋率最低(37.3%);家长对孩子全身健康的评价与孩子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家长对“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和自己的保护关系不大”的看法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5),很不同意者,其孩子的患龋率最低(49.6%);对“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牙齿”的看法与孩子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疗”是否正确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认为不正确者,其孩子的患龋率最低;而认为“窝沟封闭能预防儿童龋齿”是否正确与孩子的患龋率不相关(P>0.05)。家长的学历与孩子的患龋率相关(P<0.0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其孩子的患龋率最低(44.8%)。3.3 5岁儿童乳牙龋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患龋为因变量,经过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15个因素为自变量,采用Enter方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喝糖水的频率、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家长的学历是影响儿童乳牙患龋的相关因素。4结论4.1广州市农村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龋齿充填率非常低,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广州市农村儿童龋病情况进行控制。4.2单因素分析:1个家庭的孩子数及年收入,儿童进食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糖果/巧克力、糖水、可乐/雪碧等的频率,睡前是否经常吃甜点或喝甜饮料,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每天刷牙的次数,家长是否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对含氟牙膏的知晓率、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家长的学历等因素都对孩子乳牙患龋有影响。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喝糖水的频率、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家长的学历是影响儿童乳牙患龋的相关因素,提示儿童家长应提高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

袁玉华, 杨佑成, 赵拥军[7]1997年在《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文中认为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袁玉华杨佑成*赵拥军(卫生学教研室,*附属医院口腔科,滨州市256603)近年来,儿童龋患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患病率可达79.94%[1]。笔者对滨州地区几所幼儿园1194名儿童进行了龋患率影响因素的调查,依统计学方法...

钱莹莹, 刘金升, 张引幸[8]1993年在《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发生率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牙病,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列为世界重点防治的叁大疾病之一。1991年7~8月,我们对宁波城区18所市级幼儿园的1454名3~5岁新入园健康检查的儿童进行了龋病情况的调查,并调查婴儿期喂养方式,以探讨学龄前期儿童龋病的发生因素。 结果显示:调查的1454名儿童中,患龋病者887名,患龋率61%。各年龄组的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3~岁组54.21%(573/1057);4~岁组77.90%(275/353),5~岁组88.64%(39/44)。各年龄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X~2=

袁静雯[9]2016年在《伊宁地区3-5岁维吾尔和汉族儿童重度龋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伊宁地区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重度龋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当地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第叁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伊宁地区随机抽取16所幼儿园965名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对其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向家长发放问卷,对儿童的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伊宁地区儿童龋病的患病率为81.24%,龋均为4.44,重度低龄儿童龋的患病率为4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更大[OR=2.235,P<0.001]、刷牙后/睡前进食情况频率更高[OR=1.742,P=0.011]、吃饼干、蛋糕更频繁[OR=1.698,P<0.001]、孩子看电视时间更长[OR=1.365,P=0.021]、看护者患龋[OR=2.859,P<0.001]是重度低龄儿童龋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更多[OR=0.590,P=0.001]、家长帮助孩子刷牙[OR=0.724,P=0.003]是重度低龄儿童龋的保护因素。结论:伊宁地区3-5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重度龋的患病率较高,应引起父母、幼儿园教师、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早期开展学龄前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以期降低当地儿童龋病的患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李然, 张宁, 冯琳, 段铸辉, 杨静[10]2017年在《太原市北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太原市北城区儿童患龋率,探讨儿童患龋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太原市北城区27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同时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学龄前儿童致龋情况。结果太原市北城区儿童患龋率达72.3%。龋均为3.51,婴儿期完全母乳喂养儿童患龋率(50.0%)低于完全人工喂养(80.4%)及母乳人工混合(66.7%)儿童。家长同意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治疗的儿童患龋率较家长不同意的儿童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使用旋转法刷牙儿童患龋率(57.6%)较其他刷牙方法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有过牙痛及不适者患龋率(96.3%)高于没有症状者(62.1%),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婴儿期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家长对口腔保健常识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龋率;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探讨[D]. 杨莉. 武汉大学. 2002

[2]. 婴儿期喂养方式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关系的Meta分析[J]. 辛蔚妮, 凌均棨.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5

[3]. 城乡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J]. 杨莉, 黄薇, 郭吕华, 杜民权. 广东牙病防治. 2001

[4]. 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龋病[J]. 邹静, 李少敏, 刘怡. 口腔医学纵横. 1999

[5].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J]. 袁玉华, 李桂英, 罗文海, 晋辉勇. 中国学校卫生. 2000

[6]. 广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 曾雄群. 南方医科大学. 2010

[7].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龋病的影响[J]. 袁玉华, 杨佑成, 赵拥军.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7

[8]. 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发生率调查[J]. 钱莹莹, 刘金升, 张引幸. 浙江预防医学与疾病监测. 1993

[9]. 伊宁地区3-5岁维吾尔和汉族儿童重度龋的危险因素分析[D]. 袁静雯. 新疆医科大学. 2016

[10]. 太原市北城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调查[J]. 李然, 张宁, 冯琳, 段铸辉, 杨静. 中国医刊. 2017

标签:;  ;  ;  ;  ;  ;  ;  ;  ;  ;  

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儿童龋病关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