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新员工培养举措优化探索论文_孙开宇,刘,淼

电力系统新员工培养举措优化探索论文_孙开宇,刘,淼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摘要:企业要想能够快速的发展,必须注重员工的培养,在员工刚入职的第一步就是入职培训,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入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需要通过入职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素质。但是仅仅靠入职培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应建立一个长久的教育培训流程,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力企业有着持续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新员工;培养措施

引言

加强企业新员工培养,重在利用企业自身的环境优势,帮助新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引导新员工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尽早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企业做好跟踪评估工作,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帮助新员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为此努力奋斗,真正实现人才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1电力企业新进员工的特点

1.1理论知识多,操作经验少

从电力企业实际的招聘情况来看,新进员工大多为大学生,这类员工在校期间接触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理论知识。但是限于当下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模式的影响,这类员工接受实训教育和岗位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其大多存在操作经验少的问题。再加上高校实训基地教学内容和设备器材的滞后性,即便这类员工在校期间能够表现出较强的操作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表现得差强人意,归根结底还是理论知识不能联系到实践操作,一旦遇到问题,以往学习到的知识往往不能派上用场。

1.2被动接收多,主动学习少

新进员工大多出入职场,一方面是脱离了学校这个小圈子,成功进入到社会中,在缺乏外界监督和引导的情况下,不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另一方面其在学历和理论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的优势,并视进入电力企业作为一种成功,而全然不知这才是职业生涯的开始,缺乏主观上的动力。

1.3个性强,团队协作弱

电力企业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和繁琐,这不仅考验了员工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更离不开好的团队配合。新进员工大多为90后的青年,他们身上具备朝气蓬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培训工作中具体变现为较强的自我意识,既高瞻远瞩,又不能脚踏实地,既想充分表现自己,又不愿意为团队付出。以至于新进员工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培训中的突发事件不能得到很好地避免。

2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电力企业员工具有稳定性高、专业性强、学历层次高等特点,这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策略。影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培训理念

培训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长期投资,部分企业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前期也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但对培训效果急功近利,短时间内没有发现员工素质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企业效益没有显著增长,就对员工培训失去了信心;部分员工受到影响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培训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宁愿在岗位多做些工作,也不愿参加培训。

2.2培训内容

基于精准的培训需求设置的培训内容是企业培训的灵魂,电力企业员工众多,岗位、专业要求、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培训需求各异。但部分企业未充分重视培训需求的重要性,不能立足企业发展目标、员工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景来安排适合的培训内容,导致培训内容大众化、无差异化,或者过分重视某项技能提高,而忽略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影响了员工的进一步成长;最终导致企业培训流于形式,缺少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员工的反感。

2.3培训方法

最常用的培训方式即集中授课模式,这种传统培训方式成本较低、方便管理。但这种方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与培训师的专业知识、授课能力和个人素质都有很大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实中,一些培训师不了解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对新技术、新设备不熟悉,只能被动的讲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2.4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很多培训在课程结束后不开展评估工作,部分企业虽然开展评估工作,但问卷调查大多设计不合理,参考价值较低。另外,员工培训结果的体现具有长期性,只有企业长期坚持跟踪调查,培训评估才能反映培训的效果。

3电力企业新进员工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单位参与

新进员工培训是员工入职的第一步,更是确保员工顺利步入工作岗位的基础。所以,新进员工培训需要立足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来制定,并且结合月度、季度和年度计划来进行培训工作的细分。在培训工作的责任落实方面,可以由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带头进行组织机构和工作内容的划分,尽可能让培训工作的相关部门参与到新进员工的培训中,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落实。

3.2创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套餐

设计新进员工培训需要不断更新培训理念,拓展培训思路,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多元化的培训设计,满足企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要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法来优化培训套餐,“请进来”即邀请行业专家和权威人士到企进行演讲或讲座,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走出去”即定期组织新进员工到一线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相关行业最新知识,丰富新进员工的知识面和眼界。另外,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单纯的内容讲解和实物展示往往比较枯燥,而把新进员工带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进行操作和演练,可以提高培训内容的生动性,极大程度调动新进员工对培训工作的兴趣,提高培训效果。

3.3岗位分类培训,完善岗位轮训制度

从新进员工向电力职业人的顺利转变,是培训工作的初期目标,也是知识型人才向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转变的首要条件。岗位分类培训和岗位轮训是短缩新员工角色转变期的一项必备的选择。岗位分类可将新进员工拟分配岗位或者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培训,加大岗位所需技能的培训,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岗位轮训可将新进员工分组安排到基层生产单位进行轮岗培训,既可以让新进员工全面了解各生产单位工作任务,熟悉基本的操作规程,也能够根据轮训效果进行岗位分配,选择合适的人到适合的岗位,一举两得。同时,新员工在学中有问、问中有学,真正做到当日问题当日毕。

3.4实施量化考核,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是综合评判企业培训效果,全面考核企业培训成效的最佳方法。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合理选择培训评估方案,采取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估培训的效果。不但要对培训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和评估,而且要对培训成果的转化、工作能力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改善等方面,拓展培训效果的评估面,真正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保证评估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将评估结果作为新进员工岗位分配、工资核定的先决条件,势必会对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新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有计划、系统、高效地对新员工进行培养和指导,对帮助新员工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夏,张晓春.对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总结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7(11):51-53.

[2]袁宁廷.奏响新员工培养“三部曲”[N].国家电网报,2017-11-15(004).

[3]朱立波.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探索与研究[J].广西电业,2017(05):48-50.

[4]郭靖,刘娅敏,徐永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与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7(16):229-230.

论文作者:孙开宇,刘,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新员工培养举措优化探索论文_孙开宇,刘,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