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站环境处理研究论文_赵宗宗

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在逐年扩大,其年增长速度约为8%左右,城市垃圾的产量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垃圾转运站处理过程中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转运站;环境;除臭;污水

引言

近几年,各城市为确定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优化转运方式的组合形态,基本推行将生活垃圾分类-集装-压缩运输-终端处理的方式。转运站一种垃圾中端处理设备,其作用就是将散装的垃圾进行压缩减容,将垃圾中的水分挤出,其最终目的就是减少垃圾在收运过程中的转运次数,以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大部分转运站垃圾压缩前箱体需要跟主机进行对接,垃圾通过各种收集车倒入投料口或垃圾料斗,在主机推头的推力作用下将松散的垃圾压实,箱体被压满后转运车辆将垃圾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完成整个垃圾转运过程。整个垃圾压缩及对接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大量的污水、灰尘、臭气及噪声,导致转运站内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并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因此解决污水外泄、臭气扩散、灰尘蔓延等问题,是未来转运站发展过程中继续解决的问题。

1 污水处理

转运站内污水一般由垃圾自身垃圾渗滤液+垃圾转运车冲洗水+地面冲洗等渗漏雨水组成,其有机物含量和氮含量均高,属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依据垃圾填埋场渗漏废水CODcr浓度高BOD5浓度低的特点和处理程度高、工程投资要低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对同类废水治理的成功经验,拟采用A/O、TMBR和NF、RO工艺相结合,使其达到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的特点,尽量降低总投资和运转费用。

垃圾中渗滤液的比例根据地区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定向收集后进行最终处理,常用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就地处理和异地处理两种方式。异地处理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处理方式,收集来的污水进入污水井或者污水调节池,可根据污水量的多少选择是做多大的污水井或者调节池,通过吸污车将污水井或者调节池的污水收集转运,转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最终的处理。就地处理主要是根据污水处理量的大小,建造相应的出水处理装置,目前主要采用的处理工艺是:

就地处理过程最终分为污泥处置、浓液处置两个方面。

1)污泥处置

污水处理过程中调节池、硝化池内的污泥会慢慢累积增多,因此硝化池设计周期性排泥,污泥经泵提升至污泥池,浓缩后由提升泵提升到垃圾压缩系统,与垃圾一起处理。

2)浓液处置

NF排出的浓盐水经污泥池收集,拉到垃圾填埋场回灌处理。回灌可以作为浓缩液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德国从1986年开始,反渗透产生的浓缩液回灌已经成为垃圾渗沥液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广泛采用。

2 臭气处理

转运站内主要大气污染为垃圾恶臭、粉尘,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有机胺、甲烷等异味气体。恶臭污染主要是通过人的嗅觉来影响环境。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转运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废气主要来自于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主要处理方案如下:

1)所有的垃圾运输车均采用密闭式车辆,并安装了垃圾渗滤液收集装置,运输过程中垃圾不外露,也不会遗洒垃圾和渗滤液,因此,垃圾运输车几乎不产生扬尘、NH3和 H2S,对中转站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2)转运车间采用密闭式建筑,减少垃圾的恶臭污染物散发,在垃圾卸料入口加装空气帘幕,防止臭气及灰尘外泄。

3)在每个转运站内设立1套除尘除臭系统,通过抽风系统在转运车间内形成负压,同时使用微生物除臭剂恶臭处理措施,即Gelor®-YL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依据在此方面的多项工程经验以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其处理方法如下:

①通过布置在转运站内四周的雾化喷嘴装置将空间除臭工作液充分雾化成微小液滴后均匀喷洒在空间,与站内的恶臭气体分子充分接触,由于微小的液滴表面能形成极大的表面能,该表面能可以吸附空气中构成恶臭气体的氨、硫化氢等臭气分子,并使臭气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变得不稳定;此时,溶液中的有效分子可以向恶臭气体分子提供电子,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同时,吸附在液滴表面的臭气分子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经过空间除臭工作液的作用,臭气分子将被吸附、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②同时,转运站除臭装置布置在垃圾压缩坑上方的雾化喷嘴将除臭微生物溶液充分雾化后喷洒在垃圾表面,抑制垃圾倾倒时扬起的粉尘,并与垃圾混合,抑制垃圾中腐败细菌的滋生,使垃圾压滤液不再发臭。

③设计每个卸料口上方设置集气口,废气通过风机抽吸进入收集管道进行收集,经过收集的废气进入预过滤器,废气在预过滤器通过过滤作用将粉尘去除。接着通过植物液洗涤,在植物液洗涤过程中通过植物液洗涤剂的化学作用,能够去除一定的废气成分,主要是依靠化学反应的作用,它几乎毫无选择的对废气中大量有机污染组分进行吸收;且整个吸收过程极快,只需要3~6秒的停留时间即可以吸附掉所有的有机污染组分,除臭效率可以达到90%左右

项目垃圾转运站的废气经上述专用除臭系统处理后,预计恶臭、H2S 、NH3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恶臭:20无量纲、H2S:0.06mg/m3、NH3:1.5mg/m3);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经喷雾降尘系统处理后,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中颗粒物(其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的要求。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 噪声处理

转运站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垃圾压缩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车辆进出场的运输噪声,其源强值分别为85dB(A)和85dB(A)左右。该项目噪声污染的控制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尽可能选用低噪音的设备,同时对于功率较大的电机、液压泵等装置,采用封闭的建筑物进行存放;

2)采取基础减振、距离衰减,甚至消音器等措施;

3)项目转运车辆尽可能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结构优良的车辆;考虑到植物等对噪声的吸收、屏障作用,应在道路两侧种植一些植被;垃圾运输车在经过居民区时,应减速慢行,以降低噪声影响;在运输路线上应尽量避免高声喇叭,以减少车辆噪声对运输线四周声环境的影响;对转运站垃圾运输车辆进出时间进行限制(早晨7:00-晚上6:00),避免早晚扰民。经过以上措施预计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 小结

本项目研究主要解决了转运站污水处理、烟尘臭气处理、噪声处理等问题,国家对环境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环卫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大型转运站。随着转运站内环境处理的标准更加严格,一些新型的污水蒸发、生物除臭等设备及工艺方案也将在全国推广使用。

论文作者:赵宗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转运站环境处理研究论文_赵宗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