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评价分析论文_王雯娟,谢曙光,李玲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5)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问题,总结质控经验。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分析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采样、送检、室内检验、报告形成的流程中存在的质控问题,对比有无质控问题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及其变异系数。结果:几乎所有的检验环节都存在质量问题,采用环节二次穿刺1例、轻微溶血1例、按压过度1例,采样前沟通内容少或无,送检环节2例送检时间过晚,室内检验环节检验封装、材料封装不合格1例,试剂材料随手放置11例、手卫生执行不到位2例等,报告形成基本合格;有检验环节质控问题的样本16例,无质控问题检验者与有质控问题检验者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变异系数明显上升。结论:免疫检验质控问题较多,可发生在采样、送检、室内各个环节,可能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增大。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室内质控

医学检验是现代医学的基石,是开展疾病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分析等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免疫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的诊疗活动,在临床中运用越来越广[1]。与其他临床检验一样,免疫检验也非常依赖酶标仪等仪器设备,无论是定论、定量分析都对质控要求较高,否则一旦出现差错,检验结果便可能谬以千里,影响科研结果的可信度,临床免疫检验结果错误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埋下医疗纠纷风险。本次研究采用现场观察法,分析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采样、送检、室内检验、报告形成的流程,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观察法,随机抽取乙肝患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62例,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18~53岁、平均(53.1±10.2)岁。纳入标准:①健康;②年龄18~55岁。

1.2方法

实验取得了科室领导的支持,采样人员、室内人员均不知情,由第三方以实习的民意进行现场观察,研究员进观察记录操作流程。在获得报告后,对报告进行分析。

2结果

现场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检验环节都存在质量问题。

采样环节:二次穿刺1例、轻微溶血1例、按压过度1例,同时几乎所有的护士都仅仅简单的问询患者的状态,部分甚至无任何的问询,直接采样。采集的血管,均为肘部静脉血,器械均采用真空凝血管。

送检环节:2例送检时间过晚。

室内检验环节,主要问题表现为:①检验封装、材料封装不合格1例;②试剂材料随手放置11例;③采用前次检验剩余且在现场过夜可能污染的材料1例;④反应时,操作差错或不规范7例,ELISA加样量不准确,或者稀释不准确;⑤手卫生执行不到位2例;⑥恒温水浴箱内蒸馏水达到更换标准后仍持续使用,直至批次内样本处理后再更换;⑦样本进入功能区未遵守单一方向前进原则,随意走动。

报告形成:基本合格,未见填写差错,均为计算机打印。

有检验环节质控问题的样本16例,无质控问题的样本46例。尽管无质控问题检验者与有质控问题检验者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变异系数明显上升。见表1。

3讨论

免疫检验质控是其他临床检验一样,也包括室内以及室外质控,按照流程分为采样、送检、检验、报告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错误都会影响检验结果,放大检验偏差,甚至使检验结果与真实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导致检验差错。研究显示,有质控问题的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与无质控问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为:①例数不足;②无质控问题者可能存在其他未被发现的质控问题;③并非所有的质控问题都能够造成检验结果偏差,对偏差的放大效应不尽相同;④个人的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本身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的偏差可能较质控问题导致的偏差更为显著。从变异系数来看,质控问题导致的变异系数明显撒上升,反映了质控问题确实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变化,变异系数本身反映了检验的受控情况,受控不佳者变异系数往往更大平[2]。

今后需努力构建完整的免疫检验质控体系,联合护理部做好采样前的质量控制。实验室自身也需要做好质量管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制定系统、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填补空白,如改善试剂的存储条件与操作流程、剩余材料的处理标准等;②做好实验室布局管理,合理布局设施设备;③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做好人员管理,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加强层级管理,特别注意实习生管理;④引入质控策略、质控方法,如Westgard 多规则质控法,建立健全质控指标体系[3]。

综上所述:免疫检验质控问题较多,可发生在采样、送检、室内各个环节,可能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增大,需做好质控管理,做好多部门合作,加强各个环节的质控。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达标验收考评标准[S].2010.

[2]庄婧.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0):96.

[3]刘铁林,齐春华.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5):1314-1315.

论文作者:王雯娟,谢曙光,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评价分析论文_王雯娟,谢曙光,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