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低碳模式的领先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丹麦论文,领先者论文,模式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唯一的途径是人类需要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寻找没有污染的替代性能源。而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丹麦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丹麦模式
在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绝大多数来自风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风电领域,丹麦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了行业的绝对领先者。不仅国内1/5的电能来自风电,而且其能源装备也为国家赚取了大量财富。2008年,丹麦向全球输出包括设备和服务在内的风电技术高达57亿欧元,占到其国家出口总额的7.2%,风能行业成为丹麦仅次于医药行业的第二大出口产业。
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是一个新能源供应的示范岛,该岛在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给。岛上的11台风力发电机能够满足岛上全部的电力所需,4个采用秸秆和木屑的供热系统为岛上供应热能。据萨姆索岛能源学院媒体负责人杰斯帕向笔者介绍,由于该岛全部采用了可再生能源,10年的时间,岛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提高了140%。
“萨姆索岛的最大示范意义在于,未来人类全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方案是可行的”,杰斯帕说,“如果这种理念能够在被全球采纳的话,人类未来的发展将会变得非常美好”。
并网范例
风电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那就是风力的不稳定性,以及所面临的并网难题。丹麦国家电网公司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一套优秀的制度设计和鼓励政策保证了风电的顺利并网。
首先,由于气候多变和风力的不稳定性,风机的发电量就会难以控制,而用电量却是相对固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并网设置了障碍。面对这个难题,丹麦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维持了电力系统的平衡。
北欧电力市场还推行了负电价制度,当电力市场饱和的时候,供电商如果要发电,就必须付费,负电价制度保证了电力市场饱和的时候发电厂及时停止发电,以维持电力供需的平衡。
丹麦的风电还实行优先并网,在22000满负荷小时数内,每度电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国家补贴0.25丹麦克朗(约3.3欧分),保证了投资商的积极性。
其次,丹麦实行了输配电分开的政策。在丹麦,国家不允许输配电一体化。目前,丹麦有多家发电企业和配电企业,他们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主体,而国家电网是垄断性的,但是它是一个非营利的机构。在市场上,发电企业通过竞价,将电以最低价格卖给配电企业,而配电企业之间也是竞争关系,用户可以从提供最低电价的配电企业处购买电。这种输配电分开的模式,不仅为风电并网提供了可能,而且为风电的发展排除了后顾之忧,更从根本上保证了用户能够用上最低廉的电价。
原因探析
在丹麦,风电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功,除了国家重视和先进的并网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首先,在丹麦国家对化石能源的税收非常高,而对可再生能源不但不征税,还会有补贴,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投资的积极性。而投资商投资一个风电场,必须将其股份的20%让给当地居民,这样也同样提高了民众对发展新能源的兴趣。
其次,教育模式和当地居民的素质对发展新能源和环境保护也至关重要。据萨姆索岛能源学院负责人介绍,当地对儿童的教育很多内容会牵涉到风电和新能源的发展,从小给他们树立发展新能源的意识。
而一些民间组织,如丹麦风能协会,经常组织丹麦与瑞典的学生互访,一起交流他们对发展风电的看法。另外,这些协会还会组织学生与风电供应商交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便于企业挑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