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国未来发展_计算机网络论文

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国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未来发展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年前由美国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现已风行全球。1993年2 月, 美国克林顿政府率先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s),并于同年宣布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 该计划又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在这一计划的带动下,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本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 1994 年, 美国又提出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 —GLob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的倡议。1995年2月25日一26日,西方七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首次就“信息社会”问题举行了部长级会议,列席会议的还有西方七国之外的二十余国外长。这次会议宣言的形式,宣布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组织机构的成立和在信息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八项原则。它表明美国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和普遍关注。我国亦于1993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3月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 这样一场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标志着人类社会信息化时代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使各国政府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考虑在未来信息化社会中所拥有的地位。那么信息高速公路究竟与国民经济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各国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以及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思路,勾画出一个简要的轮廓。

一、信息高速公路的结构和特点

1.结构

我国近年来有关信息高速公路的详细资料发表的不是很多,通常的解释是把信息高速公路划分为不同功能的五个层次,依次是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传输层包括光纤、同轴电缆、铜线、交换器、路由器、卫星和传输装置;网络层指建立在传输层基础上的逻辑网;信息层包括来自不同数据库、电子图书馆中,用于传输的各种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等信息资料;应用层包括各种软件和用户终端设备,用于存取信息和获得网上的各种服务;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覆盖率高、速度快、容量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显然,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高速公路等同起并不十分准确。应该说信息高速公路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atories )总裁J.S.Mayo博士认为,今后十几年电信业务将得到广泛发展,人们将十分便利地得到声音、文字和图像三位一体的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导致未来社会在以下三个领域的激烈竞争,即在软件领域、电子学领域和光子学领域的竞争。图1显示了未来电信通信网的各组成部分。其中, 网络要素包括信息的交换、传输、运算及其相应的装备;网络平台包括网络系统的设计、管理和开发;网络服务指各种电信新业务的发展。所以电信业的发展表现为通信网的使用和通信网的建设两个方面。使用通信网牵涉到网络运营和网络服务的改进;网络建设牵涉到网络要素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以及网络结构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体现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主要部门集中在电信业,电信业的发展又表现为增加电信业务和建设通信网络两个方面。因此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应该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

图1 未来电信通信网络结构

2.特点

(1)技术要求高。 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要求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面临许多技术性问题。比如通信网络要素的设计和生产技术、通信网络的操作管理技术、以及不断增加的各种通信服务技术等。一些关键性技术,仅被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掌握运用,有些技术仅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首先是关于网络要素的生产技术。目前为支持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已开发生产出一种叫做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的通信网络技术,用于大容量、高速度、交互性的电信网络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主要由宽带交换网、光纤传输设备、多路复用设备、网络终端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等部门组成,用户终端通过光缆交换网的连接,实现各种通信业务的开通。其中,光纤传输技术的采用,取代了传统的铜线和同轴电缆;传输信号也由模拟信号发展成为数字信号。为解决在光纤上的同步传输、 复用和交叉连接, 已开发生产出一种叫作同数字系列(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的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是宽带与非宽带(窄带和其它网上通讯线路)的交换问题。 目前被采用实现宽带信息交换的技术叫作异步传输模式(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它利用虚拟路径(Viirtual Path)和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el),把各种不同带宽、 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传输通道进行快速自动转换,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和个人通信网(PCN)也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而产生的。智能网的开发主要用于通信网不同结点间的快速自动切换。个人通信网则被认为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面向公众的服务。它将使人们能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通过任何媒介获得各种通信业务的服务。另外信息传输的方式除有线传输外,还不断融入无线传输和卫星传输方式,扩展了信息传输的空间。

关于B—ISDN的开发生产和应用也有许多技术性难题需要解决。 大量的运行方面的技术问题。比如应用ATM产生的拥塞。当采用ATM技术时,大量的信息源可同时通过传输网的同一线路,此时处于活动状态的不同信息,将会导致网络线路的严重拥塞。再比如,关于SDH产品的生产。SDH产品分为交换产品、传递产品和接入产品三大类。其中, 交换产品有电路交换产品和异步传输模式(ATM)产品; 传递产品有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和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接入产品有数字环路载波系统(DLC)、宽带ISDN业务接入单元、 多兆比数据交换业务(SMDS)接入单元、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等各种配套产品。目前已经投入使用SDH产品的国家只有美国、 日本和加拿大等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宣布掌握SDH技术的西方公司也仅有十几家, 能够完全生产DSH产品系列产品的只有少数几家。

其次是关于网络系统操作和系统管理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中各类信息的传输和交换,要求配备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硬件管理系统,以及被称为计算机“中枢神经”的软件管理系统。目前所开发的计算机硬件管理系统,主要有多机并行式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机管理系统两大类。其目的都是通过把多个单独计算机,按照一定联结方式组成统一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络,以达到数据、文字、声音和图像等信息的共享。为使计算机网络中各种不同计算机之间互兼容和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又产生了计算机软件支撑环境的问题,即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开发。目前开发出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有很多, 其中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 NT,就是在广大用户所熟悉的Windows 界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从以上分析看出,通信网络的系统操作和系统管理的开发,正朝着先进软件管理系统支撑的计算机多机联网方向发展。

再次是关于不断增加的网络业务技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已经出现了大量新型的电信业务。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处理,实现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的同步传送。目前已开发出并投入使用的多媒体电信业务,主要有信息检索、信息通信、在线服务、可视会议系统四大类。信息检索主要用于获得通信网络上各种网络信息的服务,比如电子银行服务、电子公告栏服务、电子医生服务等等;可视会议系统则是指通过数字压缩等技术,提供声音和画面清晰的会议信息传递服务。

(2)基础性强。 发展信息高速公路需要以完善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在现有的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信息高速公路采用高速光纤,对现有的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并网,着重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现有电信通信网带宽的不足;二是解决多媒体信息的同步传输。现有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对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有着深刻影响。首先是现有信息基础设施中,电话、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的普及率。美国目前的电话普及率约为90%,有线电视普及率约60%,计算机的普及率约30%,其中计算机用户约有10%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通讯。这些比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其次是现有网络的传输方式。目前的传输方式正在从铜线传输、同轴电缆传输向光缆传输方向发展,其传输能力和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大,信息传输信号也由模拟信号过渡到数字信号。因此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与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率以及信息的传输方式密切相关。公众拥有的通信网络终端设备普及率越高,光纤传输网端越接近用户,也越有利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

(3)高投入、高回报。从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技术和基础来看, 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一个明显特点是高投入,即网络技术的开发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通信网络线路与设备,比如光纤、传输设备、交换设备、运算设备等装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改造现有通信技术,使现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操作与管理系统,与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宽带传输相适应,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信息高速公路本身的技术密集性特点和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又决定了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具有极高的经济回报率。关于这个问题将在后面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中进一步说明。

(4)带动度极高。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信息高速公路所提供的无所不在的通信服务,使各国人民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广泛交流,整个地球如同一个“地球村”,在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渗透冲击。因此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带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二、信息高速公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研究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应该了解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当前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可进一步揭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将剖析两个实例。

1.两个实例分析

美国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电信与市场研究所教授Dholakia博士,对美国电信业与美国经济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分析采用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电信投入指标、教育投入指标、基础设施投入指标和能源消耗指标,统计数据分别来自美国五十个州的综合数据。其中,国民经济指标用美国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工资支付额表示;电信投入指标用美国人均拥有通讯业务线路的变化数量表示;教育投入指标用美国人均公立学校费用支出额的变化量表示;基础设施投入指标用美国每平方公里土地城乡高速公路长度变化量表示;能源消耗指标用美国商业部门的人均能源消耗量表示。对1990年统计数据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电信投入、教育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分别与国民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其中电信业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能源消耗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对1990年国民经济和1985年电信投入、教育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滞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电信投入、教育投入、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与国民经济发展呈正相关,能源消耗仍然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但教育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升到第一位,电信投入的作用降到第二位,基础设施投入的作用仍为最后。Dholakia博士的研究表明,美国1990年电信业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但从长远看,教育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更大,电信业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作用虽稍逊于教育投入的作用,其作用强度仍然高于其它几项。

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的学者们对中国电信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变量分别包括GNP 增长率、 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和电信业务增长率。 结果是, 1981—1991 年GNP 增长率是8.8 %, 电信业务增长率是20.9 %;1991—1992年电信业务增长率达到40%,而GNP 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率分别是21%和22%。这一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中国电信和业务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NP的增长速度。那么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又将如何影响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呢?下面将从效率、需求、消费观念和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

2.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表现在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物资利用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几个方面,这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生产制造新技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很容易传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对于不再需要专利保护的生产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节省大量劳动,使科学技术人员免于常规技术的困扰,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处理技术难题和开发高新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还将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流动和人员流动,充分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和人们的办公效率;更重要的是,广泛的信息服务,为市场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出现旺盛的社会需求。

首先是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开通信息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维修人员和网络服务人员,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是对信息工业的需求增加。开通信息高速公路,需要众多信息高速公路网上设备的支持,比如对各种光纤、信息传输设备、信息交换设备、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大量的用户终端设备需求,为电信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需求市场,从而使电信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将刺激其它行业的发展。因此,就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本身而言,就有可能实现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许多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梦想,即实现有效的社会需求和充分的社会就业。

(3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对人们的文化教育和消费观念产生重要作用。

历史上,许多民族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主要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国家地域之间的限制,近代发展起来的日本用了近百年时间,才使东西文化融为一体,为日本发展成为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拉近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距离,使那些长期闭关锁国的国家失去生存的空间。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使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受到良好教育;对于那些在信息时代不主动寻求受教育的机会,不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水平,没有掌握现代信息交流能力的劳动力,将很难甚至无法生存。在这种内在和外在动力的作用下,将迅速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由于人们渴求接受教育的愿望不断增加。并且当这种愿望成为可能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将会产生巨大的转变,将从简单的温饱和娱乐消费型,转向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型,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和服务需求。这也是前面的分析中,教育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高于电信投入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几个问题

1.关于发展目标问题

中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专家鲁塞尔·派普先生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电信业务和信息工业将得到优先发展,但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应该是为了现代化而信息化。他认为电信能力的扩展本身不能被看作一个目标,因为从本质上讲,电信网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导体;必须在新的电信设施投入使用的同时,具备使用电信网所必须的设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不仅需要完备的电信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还需要相应的用户终端设备和完善的信息服务。因此,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状况,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较为突出的是国有企业发展问题。陷于困境的国有企业基本都存在着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滞销、劳动力水平低、再就业能力差等情况。因此我国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近期目标应该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便于企业对先进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的获得,便于企业技术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因为片面追求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度而忽视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有可能既投入了大量资金,又得不到国内的有效需求,所建成的部分信息高速公路也只能是为少数部门和少部分人服务,起不到推动现代化和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关于发挥政府调控功能问题

党的十四大已经确定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政府的作用将主要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通过财税、金融等金融等调控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规治理国家。当前关于电信业宏观调控的争论焦点,集中反映在政府管制与放开竞争的问题上。

政府管制与竞争既有矛盾又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因为政府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现有的产业规则和保护国家整体利益。关键是需要找到一条既能使电信业迅速发展,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解决政府管制问题之前,应该对垄断和竞争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作用,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对于电信业采用垄断政策其优点在于,电信部门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有利于电信网的发展与再投资;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将会造成电信部门缺乏技术进步动力和工作效率太低,并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我国电信业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充分暴露了这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对现有通信网络的利用率太低。比如面对大量的国内电话需求,邮电部门既缺乏足够的能力、也没有压力、没有动力解决这一问题,通信网局用电话交换机的实装率仅为58%左右。另外,电信工业尽管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产品也仅仅局限在程控交换机、电话机、传真机、移动通信设备等常规技术产品和一般光纤的生产范围内,根本谈不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许多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源于长期的国家垄断造成的低效率。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实际是从现有的国家垄断向有限竞争过渡,其主要目的也正是要解决效率问题,尤其是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如此看来,打破电信业被少数几个行业部门垄断的局面势在必行。近年来已经采取对电信行业的改革,比如成立联通公司、放开部门电信增殖业务市场和放开部门电信产品市场,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是目前对于公用网的建设和运营,仍由少数几个部门垄断,即便如此,电信行业生产经营部门数量上的增多,对电信业的发展仍然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欲使电信业得到迅速发展,就必须在垄断部门内注入竞争机制,政府管制也需从维护垄断向引入竞争过渡。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需从电信业的生产经营部门分离出来,电信行业政策的制定主体应该独立于电信行业生产经营部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政府管制目标的实现,从而使电信行业从政府垄断经营向社会公平竞争顺利过渡。这里所谓公平竞争,是指在技术和经济相同条件下的竞争。对于国内许多电信产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国有电信产品生产开工不足的现象,政府有责任从技术和财政税收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对于大量涌入的外国投资和技术对中国电信市场造成的冲击,以及国内电信行业高度垄断产生的低效率,政府也有义务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管制。政府管制的作用,应该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信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大项目的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论证。

3.关于尽快制定电信法规问题

电信业的快速发展,需必要的法律规范来保证。迄今我国还没有一部成文的电信法,拥有的只是国务院颁发的邮电部行业法规和部门条例。最近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就是针对我国计算机联网所制定的政府性法规。我国法律和法规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制定程序和时效性上。从制定程序看,法律的制定在立法程序上比政府法规更为复杂。立法需要国务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法规则一般由各部委起草,仅需国务院批准即可实施。从时效性看,法律比法规相对稳定。政府法规的执行可根据中央政策的变化不断调整,法律的改变则要履行必要的立法程序,不能轻易更改。因此从电信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角度,都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电信法,用于监督和促进政府管制与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维护广大电信用户、电信业经营者和国家的利益、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标签:;  ;  ;  ;  ;  ;  

信息高速公路与中国未来发展_计算机网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