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手术中腰丛-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实施论文_黄兴卓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髋部手术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40例该病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种麻醉效果。结果:接受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治疗的患者疼痛得分明显低于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的全身组患者,接受联合麻醉办法的联合组患者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仅采用我院常规全身麻醉办法的全身组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效果显著。

关键词:髋部手术;联合麻醉;临床效果

髋部手术在临床骨科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治疗办法,以往多年来,对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方式,由于近年来老年患者人群的不断增加,再如同过往使用全身麻醉方法有可能影响老年患者群体本身就有着功能退变的内部脏器[1]。因此,临床考虑采用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对老年患者群体进行有效麻醉治疗。目前来说,临床上对于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尚未出现明确效应报道,基于此种情况,我院就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与过往的全身麻醉办法临床效果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为临床上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群体手术麻醉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患有髋部疾病需要接受髋部手术,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标准并接受手术治疗。本次研究排除对本次使用麻药有致敏反应患者、其他类型骨科疾病患者、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将40例患者按接受的麻醉方法不同均分两组,其中接受我院传统全身麻醉方法的设为全身组,组内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61到78岁,平均年龄为(67.1±3.4)岁;接受我院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的设为联合组,组内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在62到76岁,平均年龄为(65.6±5.1)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麻醉办法

1.2.1在对两组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前,指导40例患者禁食水9小时,手术前停止服用阿类药物;

1.2.2全身麻醉:全身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医护人员对其提供含有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制成的混合镇静静脉滴注药剂1毫升进行静脉滴注;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以仰卧位接受麻醉,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爱可松等麻醉药剂进行气管全身麻醉,医护人员确认患者全身麻醉成功,然后为患者静脉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效果,直至手术完成;

1.2.3联合麻醉:医护人员在麻醉开始前为患者建立畅通的静脉注射通道和床边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提供含有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的混合镇静剂0.6毫升;指导患者以侧卧体位接受手术,患侧朝上安置,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将髋关节弯曲30度,膝关节弯曲80度左右,以便手术进行。从患者的脊柱开始向患侧作4厘米左右的平行线,该线与患者两侧骼嵴相交线的结合处作为腰从麻醉穿刺点,然后在患者的患侧骼后再做4厘米的平行线,该线与患者骶骨外侧交点附近为坐骨神经麻醉穿刺点,麻醉医师先从坐骨神经麻醉点进行麻醉,然后麻醉患者的腰从麻醉点,本次麻醉剂采用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剂。医护人员确定麻醉医师麻醉效果,如患者仍有感觉,则采用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

1.2.4术后镇痛: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到40分钟内接受镇痛药物静脉滴注,医护人员给予两组患者电子镇痛泵进行术后2天镇痛,如患者仍感觉疼痛难忍,医护人员可以在请示负责医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适量的口服药物镇痛或是肌肉注射镇痛药物。

1.3疗效评定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0小时和术后24小时的疼痛情况予以我院自制的疼痛评分表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48小时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临床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疼痛情况均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改善,接受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治疗的患者疼痛得分明显低于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的全身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两组患者随访调查结果中显示,接受联合麻醉办法的联合组患者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而与此同时,仅采用我院常规全身麻醉办法的全身组患者有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比较

#P<0.05表两组间数据比较

3 探讨

髋部发生骨折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髋部行动发生剧烈疼痛无法正常行走,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临床对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手术办法,针对手术治疗办法中的麻醉方式不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压抑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2]。

过去多年来,临床上针对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办法,基本都是使用全身麻醉方式,但是我院临床医疗实践反馈,全身麻醉后行髋部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术中镇痛药剂失效,患者疼痛度加深、或是术后发现患者并发症情况较多等临床不良效果。对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预后造成了一定障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考虑到临床上接受髋部手术的患者疼痛度普遍偏高的情况,我院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近年来使用情况取得了较为良好临床反馈信息的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办法。根据我院临床使用情况反馈,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不仅能够有效的阻滞患者坐骨神经又能取得较为优越的临床镇定效果,还能够避免因为全身麻醉产生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

髋关节部位有着较多的人体神经分布,刘磊[3]等研究表明,人体髋关节部位有着多重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分布,而传统的髋关节手术全身麻醉办法虽然能够有效的麻醉髋部神经,但是也不可避免的直接对其他部位神经系统产生麻醉影响,或多或少有着不良反应发生,而气管插管的呼吸麻醉方法使得患者咽喉部位受到损伤较大,术后容易因插管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情绪,进而间接性的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高低。

采用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联合麻醉办法不仅能够完全解决传统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带来的术后不良反应,而且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髋关节手术部位,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因注射用的麻醉药剂并未在患者全身游走而延长患侧麻醉时间[4,更加有效的直接作用在患者所需位置,坐骨神经阻滞效果更加优越。

本次研究的结果与王志学[5]等研究结果一致,均表明腰从-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术中镇静,术后0小时的麻醉效果也明显更加有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在早期镇痛方面有着不俗的效果,降低了术后患者对手术部位的疼痛感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时好,王权光,陈蝉娟,等.腰丛一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在髋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44(8):593-596.

[2]张海雄,盛旭东,何爱萍,等.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肥胖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7):1875-1877.

[3]刘磊,丁娟,刘经纬.腰丛-坐骨神经联合臂上皮神经阻滞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6,24(9):706-708.

[4]阿良德,闫红秀,郭延洪.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七氟烷对老年髋关节术后患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5,35(23):6846-6848.

[5]王志学,张德利,史雅娟,等.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腰丛-坐骨神经组织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镇痛与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7,37(5):1195-1198.

论文作者:黄兴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髋部手术中腰丛-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的实施论文_黄兴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