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探讨谢金军论文_谢金军

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探讨谢金军论文_谢金军

谢金军

上海诚开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数量和层数不断增加,电梯成为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电梯的使用安全给予了高度关注,宣传和普及电梯科学应用方式成为民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另外,电梯的应用频率较高、内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并且其能否做到安全运行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紧密相连,对此,需要加强电梯安装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且安装过程中给予严格细致的监督和检验,以此来保障电梯的顺利运行。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梯安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条监督检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监督检验;安装

引言

电梯属于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梯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由于电梯自身的内部结构复杂,在安装与运行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隐患,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此,需要专业检测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对电梯中的各个部位和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使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1.电梯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安装检测不规范

在电梯的安装需要保障井道的质量,否则将会影响安装工作的持续开展。在井道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紧急开锁被忽视,在《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中明确指出,每层电梯门都应具备紧急开锁功能,能够从电梯外侧将门打开,但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升施工美化效果,对此项要求并不在意,有的甚至会将开锁位置完全挡住,导致紧急开锁空间不足,对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阻碍。二是层门地坎低于装修平面,正常情况下,层门地坎与平面相比应高出5mm左右,这样做能够有效防止电梯在清理、洒水的过程中,通过地坎进入井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发生。因此,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此方面的检测工作,使地坎与平面之间留有适当高差,或者加设隐性排水管道等,以此来保障电梯的安装运行[1]。

1.2安装防护工作不到位

部分电梯在安装的过程中,在底坑内部设置车库、地下室等,疏于安全防护,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显著增加。因此,应对此类问题加强检测力度,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修正。对于底坑的防水问题在《电梯安装规范》中也有所提及,底坑与积水坑的作用不同,不能将二者的功能的相混淆,防止底坑出现漏水、渗水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存在上述问题,导致底坑中因长期存水而十分潮湿,长此以往,电梯中的部分构件将受到腐蚀,使绝缘性降低,进而产生安全隐患。

1.3电梯安装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电梯作为特殊设备,安装难度较大,对安装人员技能水平与操作规范有严格要求。目前,由于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电梯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电梯安装人员较为短缺,部分专业技能不高的安装人员在工作中未持证上岗,安装操作不规范,直接影响了电梯安装质量,增加了安全风险隐患。另外,在对电梯安装情况进行检测时发现,存在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当电梯在安装调试以后,会对其进行二次装潢,通常会在轿厢的墙壁上贴上瓷砖、大理石、玻璃等等,这样不但使轿厢的整体重量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性能。但是,电梯安装人员忽视了这一点,没有在电梯安全检测时积极制止此类情况,使电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

2.电梯安装过程中的检测方式

2.1安装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学科技术逐渐诞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当中,使电梯安装中应用的器件、材料、设备的种类也逐渐丰富,对技术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如若在前期设备选择与质量检测中不够完善,则很容易给后期的施工带来不必要麻烦。在对安装材料与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电梯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材质、数量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等,严格按照签订合同与工程设计内容,以相关规范作为参照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于没有规范可依的情况,应在保障电梯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安装,并且加强对安装过程中的检测,并且通过多种测试方式对电梯的外观质量、内部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测。

对于进口设备和材料来说,应重点检测其产地证明、海关商检等资料;对于绳轮、钢丝绳等关键器材来说,应要求生产商提供该地最高级别的检验证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某项电梯安装工程中,在器材检测过程中发现梯速为1.6m/s,但是限速器中的参数显示为2m/s,使限速器参数高于电梯速度,产生了不配套问题,不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内容,经过检测以后即使更换,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安装质量检测

通常在土建设计、井道、机房施工的过程中,便已经为电梯的安装预留了孔口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误差的存在。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有时却很难得到理想效果,出现扭曲、倾斜、垂直度误差大、标高正负差、大小面等多种问题。由于受到电梯井道结构影响,具有较高的强度,改型工作十分困难。因此,在井道放线时应对土建定型进行细致反复的测量,考虑到各个层次、方面存在的偏差,以此来提升位置和形态的准确性,具体安装质量检测标准如下:

(1)在底坑方面主要体现在强度与渗水问题方面,在电梯的底面强度的安装与检测方面规定,如若轿厢与对重之下还存在容纳空间,则井道底面应按照超过5000M/m3的荷载进行设计;如若出现对重下坠现象,则底坑空间将会受到有效保护;

(2)在井道方面,层门地坎低于装修平面,正常情况下,层门地坎与平面相比应高出5mm左右,这样做能够有效防止电梯在清理、洒水的过程中,通过地坎进入井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发生。

(3)电梯安装最常用的方式为膨胀螺栓,将一定标准的膨胀螺栓打入到钢筋土墙当中,生根锚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打入的深度要在120mm左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使用科学正确的安装工艺、精准打孔、做好紧固工作。

我国在电梯安装方面的相关规定较为明确,但是由于不同工程具备多样性特征,加之管理和技术上的缺失,导致实际施工中经常会由于细节注重不到位而产生隐蔽性问题。在安装检测中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层门安装、辅助线路布设、承重架定位、底坑设置、绳轮相对位置等处,应对上述问题加以重视。使整个电梯的安装质量和强度得到更加显著的增强,避免由于避免性问题的存在对电梯的正常运行构成安全隐患。

2.3竣工验收质量检测

当电梯安装工程结束后,需要在进行慢车、快车、整体技能调式合格的基础上,由专业的检查部门对进行安装质量检测,完成最终的竣工验收工作。检测流程主要为:(1)电梯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空载、满载、超载运行试验,尤其要注意保障测试的次数,保障测试数量不少于3000次,并且在测试中不存在故障问题。(2)注重电梯运行的舒适感,这将与电梯安装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在检测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需要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准确的展示出模糊的感官感觉,以此来确定电梯运行的质量。(3)应对电梯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复查,通过动作实验的方式来完成,利用限速器、安全钳等实施联动实验,对电梯的紧急断电制停效果进行检测,使超载装置、警铃、停电照明、到站提醒等功能都得到全面的检验,检验结果合格以后,才能够将电梯投入到正式使用当中。

3.提升电梯安装检测质量的措施

3.1加强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工作

一是型式检验,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应标准和规范,针对电梯的安全部件进行功能与性能等多方面的全面检查,以保障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二是出厂检验,在电梯生产完成以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安全验收,做好出厂检验与测试工作。三是监督检验,安装人员需要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进行检验,保障各项参数均处于合理范围内,否则将不允许投入使用。四是定期检验,当电梯正式投入使用以后,每年一次对其实施定期检测,防止出现磨损、老化、震动等问题,对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3]。

3.2提升维修人员素质和技能

为了保障电梯安全运行,需要安装与维修人员具备上岗证,并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和了解到各种电梯品牌的维修技术,深刻认识和理解国家在此方面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来提升电梯的整体安装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必需品,电梯安装质量与其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加强对安装过程的监督和检验力度,从井道、机房、底坑、调式、功能试验等多个方面,对电梯运行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使其能够与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以及工程规范相适应,提升电梯的运行质量,施工和维修人员以身作则,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负责,提升电梯的安装与检验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电梯的健康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林铸强. 浅谈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J]. 机电技术, 2015, 32(2):99-101.

[2]周晨. 对电梯安装施工监督检验工作的思考[J]. 建筑界, 2016(6):74-75.

[3]胡园园, 文武,樊晓松. 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讨论[J]. 中国科技纵横, 2017(18).

论文作者:谢金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工作探讨谢金军论文_谢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