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理论初探论文_张锡嘉,孙静

口译理论初探论文_张锡嘉,孙静

辽宁工业大学

【摘 要】口译,作为不同语言间交流思想所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言互译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口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口译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中国口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既符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的口译理论研究。另一方面,针对已有理论的探究,有助于继续丰富和发展口译理论体系,最终达到培养更高端翻译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口译理论口译研究趋势

本论文为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论文,项目编号:JQW201715406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语言的转换显然成了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对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口译,作为人类交流思想所借助的重要语言交流手段之一,在不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口译研究,尤其是口译理论研究,对于口译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探寻最佳的口译方法,并为口译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由于我国翻译界关于口译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口译理论体系尚未完善,这就造成了口译能力训练缺少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撑,也势必会造成口译训练主导思想以及口译训练方法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本文在诸多翻译大家的口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口译理论”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今后的口译研究与实践打下基础。

一、口译的实质及研究意义

1.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工具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和渗透在翻译的每一个环节里。可以说口译的成功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译者对本国文化及目标语文化差异程度的把握,以及能否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合理地实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转换。实际上,我们发现在具体口译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的口译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来理解揣测语言背后其文化层面的含义,从而才达到既知其一也知其二的语言与文化的较高境界的有机融合,进而使说话者及听话人均能达到思想、文化及心灵的交流。

众所周知,跨文化交际在如今国际舞台上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工作者对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细微差异的把握。显然,只有准确地表达另一种文化,做到理解的完整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口译才能真正在两种文化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作用。

2. 口译学科建设的基础

口译,作为二十一世纪翻译研究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独立地位的确立与其完整的学科理论建设是分不开的。伴随着我国口译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口译行业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口译培训和实践。同时,为了适应口译学科理论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口译理论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1世纪以来,无论是国际上还是中国,口译研究发展态势迅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针对口译理论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西方口译理论研究及其发展

西方口译理论研究早于我国,其发展阶段大略分为四个:一是初级研究阶段,口译从业人员从个人经验出发,思考并观察口译行为和口译环境。二是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心理语言学家结合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理论,研究口译的认知问题。三是从业人员研究阶段,从业人员投身到口译研究中,这一阶段的研究代表是法国巴黎释意派理论,它强调口译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简单的字词和语言结构的对译。四是蓬勃发展阶段,以1986年在意大利特里斯特大学举办的口译会议为转折点,此后,口译研究更重视实证研究,进入学科性和跨学科研究阶段。(肖晓燕 2002)

截止到目前,西方的学者针对口译做了多方面的剖析并提出相关理论观点。

例如:安德逊提出的认知三段式模式;杰弗(Gerver)和朗博(Lambert)提出的全过程口译信息处理模式、丹尼 吉尔博士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式的假说;塞顿(R.Setten)提出的“基于当代有关言语感知、言语识别和言语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论”(Setotn,1999:63)(肖晓燕,2002:71)以及后来塞莱丝柯维奇团队主张的释意派理论等。

显然,西方翻译理论的系统性提出,在一定时期内丰富和发展了口译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口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培养高素质口译人才也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其中,释意派翻译理论,名噪一时。到目前为止,这一理论仍然应用于口译的运用与教学。

法国的释意派翻译理论。释意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eleskovitch提出,是首个符合口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式,也是国际公认的主导性口译理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释意理论范式基于个人经验与直觉,其核心理念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解释口译过程创建的模型,并进行思辨研究。释意理论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时期内就取得了一些较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释意派理论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专注于目标语的表达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单纯的只注意语言词语的等值翻译。同时,释意派理论研究人员还试图同心理语言学家合作,从记忆研究的角度,在理论上论证译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现象。塞莱斯科维奇教授曾著《语言、言语和记忆一一交替口译的笔记研究》书,书中用大量的事实分别从交替口译和同声传译的角度对口译理论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在她的领导下,释意学派的团队又增添了“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过程,因此,在以具体意义为前提的基础上,把口译分为理解源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用译语表达这三个阶段。目前,这一理论也广泛应用于口译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中。

三、我国口译理论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口译理论研究在欧洲等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而中国的口译研究相对而言则比较落后,可以说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缓慢起步,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也寥寥无几。

如今,中国当代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口译理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中,中国学者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释意理论,如汪家荣等(1990)和刘和平(2000)。本世纪以来对于释意口译理论的研究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释意论”和“口译”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国内关于释意口译理论的研究论文逐年呈上升趋势,成果较为突出。;另外,很多口译工作者也相继提出自己的理论。鲍刚曾在著作中提出他总结的口译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种是经验总结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一定时期内部分译员在某一类口译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目的是指导译者在类似口译工作中的的口译技巧。

第二种是归纳思辨法。这种方法指研究者根据已有的口译实例或口译技术对口译实践进行思辨。它比经验总结法深入一步,其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个别口译技巧的总结,而在于归纳口译的规律,并且特别注重口译方法的规范化和口译标准的制定。

第三种是原、译语资料分析法。它指的是对双语有声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员带上小型录音机录下口译现场中译员的实际工作情况,然后再使用其他各类方法予以理性分析。

第四种是跨学科借鉴法。口译活动与许多其他相关学科息息相关,目前已经有不少口译学者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联合起来进行某一类别的口译研究,如神经学、哲学、心理学等。

除以上所列的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内省法、黑箱法、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口译模式设定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鲍刚2004)。在研究口译的过程中,学者可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便获得更好的研究效果。而上述的的一些研究方法,如今已被运用到了口译教学的具体实践中。

四、口译理论研究趋势

当下,口译理论的研究大大丰富了口译作为独立学科的内容,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外翻译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对国内口译理论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让国人对口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中国本土口译理论架构起到了示范性的教科书般的作用。但是,中国口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经验不足,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从学科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上来看,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当前国内理论研究过于依赖国外口译理论成果,自身缺乏创新性,因此,今后口译理论的研究方向应该有待进一步去规划发展。

如:口译教学。口译行业在当今时代发展势头良好,对高、精、尖、口译翻译人才需求较大。因此,如何将口译理论研究和口译教学高效地有机结合也成为了口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教学研究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实战口译的综合能力,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也将给口译理论研究人员带来新的希望,在这种背景下,也就要求以提高口译能力为主题的口译发展培养模式应该是整个口译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和未来中国口译理论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五、结语

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对口译理论研究及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口译的理论研究及其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国外的口译理论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而我国的口译理论研究起步晚,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由此可见,深入有效的口译理论研究、建立中国口译理论体系已变得刻不容缓。但我们坚信,在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口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口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且按照理论研究的趋势来进行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口译理论系统会逐步完善,新兴的口译理论研究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肖晓燕. 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2002.

[ 2 ]达尼卡塞菜丝柯维奇.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 3 ]陈振东,张珊珊.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J].上海科技翻译,2003.

[ 4 ] 覃柳环.基于口译理论的中国口译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6.

[ 5 ]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 6 ]刘和平. 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 7 ] 蒋文干.口译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论文作者:张锡嘉,孙静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口译理论初探论文_张锡嘉,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