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婴儿的语言能力--帮助儿童走出语言障碍的阴影_语言障碍论文

如何提高婴儿的语言能力--帮助儿童走出语言障碍的阴影_语言障碍论文

如何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帮孩子走出语言障碍的阴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言障碍论文,阴影论文,能力论文,语言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的孩子有以下问题吗?

◎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

◎说话结结巴巴。

◎说话含混不清。

◎不会用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己的需要。

◎不会用“你”、“我”、“他”。

◎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没反应。

所有这些都是儿童言语障碍的表现。所谓言语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如发音出现问题、口吃、言语发展缓慢、听觉障碍、社交方面出现孤独症倾向等等。

言语障碍的症状表现

1.年龄已超过1岁,还只能发“啊”、“哦”、“呃”之类的元音。

2.超过1岁半,发音还不正确,大多数话中音节区分不清。

3.超过2岁还不会讲话。

4.超过3岁,说话还不能连成句子。

5.超过5岁,还把难发音换成易发音,说话不够流利,说话的节奏、速度和抑扬都表现得比较异常。

6.说话吃力,感到为难,孩子自己也能觉察到。

7.声音过大或过小,或者过度嘶哑。

8.讲话总是带鼻音。

言语障碍的类型

类型一 构音异常,也就是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发音错误。

类型二 声音异常,如发音的音质不良、沙哑,音调过高或过低,声音过大或过小,鼻音过重或不足等。

类型三 语言流畅性异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口吃。

类型四 语言发展迟缓,也称特定性语言障碍,就是与同龄儿童相比,开始说话的年龄较晚,学话的进度较慢,所掌握语言的程度较低,不能恰当地与他人沟通、交谈。

1 儿童语言障碍的影响因素众多

生理因素 包括:发音器官的问题,如口、唇、舌、软腭、牙齿咬合这些器官的构造具有先天缺陷,以致无法正确地发出所有或部分标准语音;大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异常;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等等。

遗传因素 有研究者对3039对2岁双胞胎的研究证实, 语言损害受遗传的高度影响,据估计遗传度为73%。还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的发生至少一半以上是遗传因素所致。

性别因素 临床观察表明,约85%的语言延迟儿童为男童;而一般情况下,女孩掌握词汇及语言的能力多比男孩强。例如1岁半的男孩只能说出七八个单字,但女孩此时已经能说出20个以上的单字,这个差距到2岁半后才逐渐拉近。此外,女孩开始说话的时候普遍比男孩早,发音较清晰,语句比较长,运用语言的技巧也掌握得较好。

环境因素 如父母过度保护,对孩子照顾得太周到,使孩子经常不需要说话便可满足要求;父母工作太忙,很少与孩子说话或交谈;婴儿期母子互动关系不良;双语或多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照养人的文化程度等等。

心理因素 如情绪上的压力、焦虑、紧张、严重的精神创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事件等。

后天的各种因素当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长期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会使原本正常的儿童出现语言发展问题。适合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应该是祥和的,让幼儿感到愉快、轻松。如果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让人不舒服、压抑的因素,就会抑制孩子说话的愿望。

2 儿童语言障碍问题急需父母重视

儿童语言障碍问题很早就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都做了不少调查研究。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3岁儿童中,出现言语障碍的占6%,其中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一倍。日本在8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也报告日本的语言障碍儿童至少有100万。而2000年台湾台北市所做的调查报告了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为3.03%。1999年在江苏省内的调查结果表明,普通教育机构中低幼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为4.02%,其中,男孩的发生率为4.93%,女孩的发生率为2.93%。

而调查中也发现,人们对语言障碍的了解也比较不足,只有很少部分的儿童接受过语言矫治,大多数有语言问题的儿童处于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形下。2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岁以下是临床矫治的最佳年龄, 如果儿童的语言障碍没有被及早发现,往往就会错过矫治的最佳年龄,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交流、社会能力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提高警惕性。

3 有关儿童语言障碍的新发现

1.有研究者发现,电视机和高保真音响所发出的喧闹声会使孩子发生语言障碍。

一位英国医生先测试了1000多名出生仅9个月的婴儿,而后又在他们2岁时再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整天处于电视和音响所发出的噪音环境中的孩子,学会语言的时间要长得多。因为电视和音响的声音使孩子听不见成人在自然生活中的语言,他们无法摹仿和学会成人的语言。可见,电视和音响虽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能扼杀孩子的语言能力。所以现代父母要尽量让孩子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婴幼儿看电视和听音响要适度控制。

2.科学家发现与言语障碍相关的语言基因。

牛津大学及伦敦儿童健康中心的研究小组发现了第一个与人类语言及言语障碍有关的基因:FOXP2。研究小组以英国某家族一家三代为研究对象。这个家族的24 名成员中,约半数无法自主控制嘴唇和舌头的运作,在组织词汇、运用语法等方面出现困难。研究人员在这些人的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发现相同的FOXP2突变基因。他们认为,FOXP2的突变,使得该基因调控其他基因的功能失调,进而造成语言表达的障碍。部分科学家认为,类似FOXP2这样与人类语言能力相关的基因,可能还有10个到1000个之多,尚待继续研究。

小知识链接 孩子口吃要早治疗

口吃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对口吃的治疗也不够重视。

据资料统计,我国有1300多万名口吃患者,患病率高达1%。其中,幼儿口吃的发病率更高,达到5%~15%;青春期发病率在1%左右;成人为0.1%。口吃患者中80%为男性。

专家提示,目前不少家长以为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克服。最新研究表明,很少有儿童能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克服口吃。4岁以后,口吃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可能性明显下降。治疗越晚,口吃将越严重。

为此,专家建议,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应立即带他去见专业治疗师。

1.努力说出词汇,音调升高,气流中断或舌突出。

2.不能表达时表情沮丧,出现眨眼、点头或面部歪扭等症状。

3.害怕与人交谈或逃避特定的单词、声音。

4.多次重复或部分单词的重复。

标签:;  ;  ;  

如何提高婴儿的语言能力--帮助儿童走出语言障碍的阴影_语言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