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分析论文_富洋,单大钊,崔洪山,王红霞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分析论文_富洋,单大钊,崔洪山,王红霞

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使用抗生素的颅内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来探究在经过神经外科的手术之后的患者的颅内感染的状况,以及抗生素药品对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2015年至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手术的总数为21067例,脑脊液为阳性的患者数量为253例,占比重为1.20%,患者产生颅内感染的平均时间为7.2天,手术后的病原学的回报时间约为10.2天。从病原学的培养效果可以得知,其中凝固酶的呈现阴性的葡萄球病菌的比重偏高,可达28.85%,其中金色的葡萄球病菌的比重为14.62%所有实验对象接受的抗生素治疗均为经验性治疗,使用的抗生素药品中,有33.4%对导致疾病的病菌产生敏感反应。真正的抗生素敏感比重为82.9%。结论:脑脊液的培养阳性率比较低,导致胡拿着产生颅内感染现象的主要是金色的葡萄球菌以及阴性的葡萄球病菌。

【关键词】术后颅内感染;神经外科;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556.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2-175-01

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手术部位产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人类的重要器官之一是神经中枢系统,而手术虽然可以治愈人类的疾病,但是却难免造成一些感染的现象,感染的部位一般都是手术的部位,手术后出现感染的病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花销。在众多感染性的并发症中,颅内感染的治疗难度相对比较大,一旦治疗不顺利,患者甚至会因此死亡,抗生素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颅内感染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预防细菌感染,但同时也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为了能够在治疗颅内感染过程中,充分发挥抗生素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对颅内患者的基本状况以及抗生素治疗情况进行飞行,现有实验过程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接受的出现颅内感染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症状以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日常体温、脑脊液生化的常规性结果以及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发生感染的时间,通过培养得到的结果的回报时间,还要对患者被放置于ICU病房的时间与住院期间花费的总费用进行记录,医护人员在给实验对象服用抗生素的时候,要将抗生素的服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记录下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次的实验对象有253例,其脑脊液均为阳性,占总人数的比重为1.2%,其中女性患者有112例,男性患者为174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平均体重为57千克,在所有的实验对象中,有126例患者被放置在ICU病房中,居住的最长时间为75天,患者居住ICU病房的平均时间为2.5天,花费的治疗费用平均为71564元。

1.2 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时,主要是一种预防性应用,在患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感染状况时,将抗生素用于患者的手术伤口处,如果患者的病情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就需要应用另一种不同的方法,即经验性治疗,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时,发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或者确定患者会出现感染。

如果当临床高度怀疑或肯定患者存在感染,但没有培养和药敏结果,仅根据病房既往的感染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应用抗生素,即为经验性治疗,若此后培养结果中的致病菌对已选用的抗生素敏感,我们则认为患者接受了适宜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在培养及药敏结果之后据此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则称为目标性用药。

2 结果

在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被治愈的患者数量为210例,治愈率高达83%,病情有所好转的患者有62例,好转率高达24.5%,没有痊愈的患者只有1例,未愈率为0.4%,死亡的患者数量为8例,死亡率达到3.2%。

在对患者的感染过程进行观察时,医护人员首先要明确颅内感染的定义,患者出现发热、生化性异常等非常规症状时,虽然患者并没有出现颅内感染的情况,但是仍旧可以使用抗生素药品,通过经验性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到发生感染之间的平均时间7.2天,当患者出现开始出现感染性的症状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颈项强直、整体状态、血白细胞水平与体温情况,来开展经验性治疗,这时疑似感染的患者的平均体温为38摄氏度,确定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的体温也是38摄氏度,对患者在不同阶段生化水平以及脑脊液的常规情况如下表所示:

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结果如下:在进行经验性治疗的过程中,一般给患者服用的抗生素药品一般都不只是一种,其中回报的培养结果为适宜的抗生素药品为33.4%,由此可以推断病原菌对抗生素药品,尤其是经验性的抗生素药品的反应是敏感的。

由于目标性用药的需求,医护人员在实行目标性治疗时,需要对抗生素的服用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后发现有80%以上的患者对抗生素具有敏感的反应,虽然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致病菌一般为泛耐药细菌,,但是在所有的实验对象中,有5%的患者经过培养的结果是致病菌耐药。虽然对抗生素使用进行了调整,将30%的患者有非敏感性抗生素转变为敏感性抗生素,还有4.8%的患者服用的抗生素类型为致病菌耐药。

3 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以G+细菌为主,本研究中病原学培养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为28.85%,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62%,鲍曼不动杆菌排在第3位,这种以阳性菌为主的分布特点与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细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同。虽然手术室环境的改善、消毒技术的进步、高效抗生素的应用使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但颅内感染仍是神经外科一种较常见的合并症,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是否适宜,病原菌对所用抗生素是否敏感,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相关,目前的一些研究无论是外科腹腔感染脓毒症还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经验性治疗的抗生素应用的准确性依然只有25.0% ~ 49.5%,经验性应用抗生素不适当直接造成患者病死率增加,本研究中患者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中有 33.4% 的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目标性用药中有 82.9% 的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而且在病原学回报后有 29.5% 的抗生素调整为适宜的敏感药物。

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之后,颅内感染是医疗团队需要面对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患者在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时,还会出现生命危险,抗生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但是在服用时,其治疗的准确性还会出现欠缺的情况,医疗人员应当积极对经验性抗生素疗法进行研究,使其减轻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徐明,石广志,唐明忠,马龙,周建新,陈光强,陈律,史中华,陈凯,雷燕妮. 1997~2010年某院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分离菌及其耐药性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2(03)

[2] 靳桂明,董玉梅,余爱荣,张瞿璐.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荟萃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03)

[3] 荆楠,唐明忠,刘志忠,康熙雄. 神经内外科脑脊液标本细菌流行病学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2)

[4] 高勇,李秀芹,王泉相,李普贤.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感染菌谱及耐药性的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 2013(11)

论文作者:富洋,单大钊,崔洪山,王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1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分析论文_富洋,单大钊,崔洪山,王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