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_教育论文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建设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教育信息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3)02-0003-07

一、背景介绍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引发教育体系的全面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已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理念、方法、工具、内容和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变革,助力新型学习环境的创建,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创新。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直较为注重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但随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数字教育资源体系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设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应用整合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从搭建基础平台转移到深化应用、促进变革的关键时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位就逐步凸显出来,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内容。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以美国为例,在其2010年发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NETP)中,明确提出了技术推动学习的21世纪教育技术发展模型,强调以实现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5个方面的提升为目标,形成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发布的《2012发展战略》(JISC Strategy 2010-2012)也明确提出通过战略引领、共享服务、开放教育资源、全面革新教学和管理模式等举措,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和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此外,还强调“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信息化规划》)作为一份明确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10年建设和发展思路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将“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列为5项行动计划之一,值得我们予以特别关注和深入分析。在《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内容体系中,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被视为保障我国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中具有支撑性作用。它的构成主要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等(如下图)。《教育信息化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内容做了较为明确的阐释,具体包括:(1)实施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这是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途径。(2)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通过对技术类、管理类、评估类等标准和指标的规范,对今后全国性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行指导。(3)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和研究、服务体系,开展创新性的试验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可持续发展动力。(4)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课程、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造就一批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队伍和实践人才。

图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

1.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支撑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在推广“英特尔未来教育”(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项目时曾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这一观点可以被认为是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作用的形象化阐述。的确,信息技术不仅不能替代教师的角色,而且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并不主要取决于信息化装备或教育软件的先进程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能力,尤其是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由此可见,教育技术能力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要提升这方面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因此,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必须作为核心的内容要素,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予以充分考虑。

2.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发展现状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和依据。为确保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需求,有必要确定统一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参考指标和评测依据。在国际上,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制推广受到很大重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颁布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是发展最为成熟的标准之一,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如1998年6月颁布的针对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NETS·S),2000年6月和2001年11月先后推出的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NETS·T)和面向管理者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istrators,NETS·A),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并逐步成为广为接受的教育技术规划、评估和课程设计依据。2007年至2011年间,为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需求,ISTE又先后推出了NETS·S、NETS·T、NETS·A的新版本。同时,还颁布了面向指导者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Coaches,NETS·C)和面向计算机科学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Computer Science Educators,NETS·CST)。至此,NETS多层面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更加成熟和完善。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能力培训在我国也受到较大的重视。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提出并组织起草,主要包括面向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能力标准。教育部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目标是用3年左右时间制定和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完善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机制。为尽快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托教师网联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逐步深入,该标准的部分内容已有必要做一些改进和修订,但标准颁布和实施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领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3.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措施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和评估,并将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评聘。形成标准、培训、考核、认证一体化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实时的服务。《教育信息化规划》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问题给予了很大重视,明确提出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目标和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完善标准。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标准。首先,补充和修订已有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我国于2004年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具体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三类标准。目前,有必要在现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如进一步关注教师设计开发数字化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的能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及领导力培养等方面。其次,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标准,适时推出面向更多教育领域的能力标准。一方面,现有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体系中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内容考虑尚不十分完整,有必要考虑在后续推广过程中予以完善;另一方面,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应充分考虑21世纪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沟通和协作能力、独立思考与自我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

第二,开发课程。由于教育技术类课程的特殊性,大量的培训课程内容有赖于在信息化环境下呈现和应用,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系列适合于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的高质量的培训课程,以配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开展。已有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包含初识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若干模块。采取“知识构建+活动+理论指导+应用案例+评价”的形式,将面授、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未来课程开发更应综合考虑一线教师的实践需求,注重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用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密切结合教学实践,采取混合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搭建平台。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群体庞大,全部采用面授培训的方式完成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充分依托信息化培训手段,搭建专门的培训平台,实现面授培训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如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采取电视课程收看、IP卫星资源播放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和依托平台的网络在线学习方式等。在这方面,国内已有成功案例,如在2011年中央电化教育馆的示范性项目中,通过混合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完成了对中西部23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8个县的23万多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在中西部远程教育培训项目中,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平台年在线培训已突破10万人次。

第四,建立基地。国际经验包括德国设立地方性的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由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咨询团,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辅导;美国10多年前就设立专门机构,制订标准,把30%的教育技术投入用于教师培训,大规模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我国《教育信息化规划》也明确提出(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32个省级培训基地,形成网状的培训服务体系,全面推广教师能力标准,达成培训目标。

第五,实施培训。随着《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和技术人员基本完成初级培训,3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50%的管理人员完成初级培训。

三、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与应用

1.教育信息化标准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标准在国外的发展相当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联合技术委员会第36分委员会(ISO/IEC JTC1 SC36)的信息化学习、教育和培训(ITLET)系列标准、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MS)的数字化学习系列标准和美国国防部高级分布式学习项目(ADL)发布的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标准(SCORM)等。其中,ADL的SCORM标准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SCORM对资源的制作、开发及教学应用提供了一系列通用的规范,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内容对象具有适应性、互操作性、重用性等特点,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跨平台内容共享、重用和重组。

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研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02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ELTSC)正式成立,随后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信息技术一学习、教育和培训标准体系,包括5大类(指导类、教学资源类、学习者类、学习环境类、教育管理类)、40多个标准工作项目,其中多项已正式发布为国家标准。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7项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试行,也为提升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支持。

2.我国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的不足

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但现有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完善,主要体现在:

首先,标准内容体系。现有标准体系包括了学习资源、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的相关标准等多方面内容,但侧重于技术标准,对教育管理类、技术装备类、质量评估类、能力评价类等多方面标准重视有所不足。虽然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和教师培训方面已制定相关标准,在重大教育信息化工程,如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等工程项目中也已形成多个技术标准和规范,但是目前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还难以满足需求,技术、内容标准的起草、审批和推广工作滞后于实践,在实现数据互连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和系统互操作等方面仍需提升。

其次,标准应用推广。完成标准文本的编制仅仅是第一步工作,标准要成功应用于实践离不开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推广措施。现有标准体系虽然已经初步成形并发布了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标准执行力度尚有待加强。各项技术、内容标准的应用和推广缺乏专门机构和主管部门的监督,已发布的标准不能在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中得到全面贯彻,标准实施、指导、监督、评估力度不够,采标率较低。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继续坚持标准的研制和推广;强化对现有标准的宣传贯彻,使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应用从局部试用走向全面推广。

3.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教育信息化规划》对教育信息化标准确定了明确的推广应用思路和目标:

首先,在已有标准体系基础上丰富和完善,促进标准内容涵盖教育信息化各核心环节。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类和管理类标准、信息化环境设备配置规范、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规范”。现有标准体系对教育管理类、技术装备类和水平评估类等标准重视不够,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实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2012年,教育部研制发布了《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中职学校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等7项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标准,为规范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数据互通提供了保障。

其次,创新机制,建立专门机构,促进标准应用服务。《教育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教育信息化标准测试与认证机构,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到2015年,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设立标准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和推广应用服务机构。”标准的推广应用不仅需要完善标准的文本,而且要有配套的应用推广机制,如提供标准的测试认证、咨询服务、培训推广等服务。大力推进标准应用示范,开发标准化应用示范软件,建立有效的标准评价测试体系,为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提供支持。加强教育技术标准认证与检测机构建设,开展标准符合性认证。广泛吸引行业协会、企业机构参与标准建设和应用,加强对教育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咨询、指导与评估。只有通过足够的机制和机构保障,才能有力推动标准的应用。

四、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建设

1.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的重要性

研究支持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机构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中试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提供长期、稳定、持续的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才能为教育界和产业界搭起沟通的桥梁,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创新等提供足够的技术动力和理论支撑。因此,由一系列布局合理、机构独立、机制灵活、水平先进的研究中心组成的研究支持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现状

过去20年中,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管理机构、教学机构、资源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研究支持体系建设方面仍是一块短板,亟待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予以加强。

在技术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体系布局分散、力量薄弱。据统计,目前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数量不超过10家,依托企业建设的研究院、研究所数量也很少,尚未形成全国性布局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教育信息化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较为滞后,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多数企业影响力仅限于局部地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厂商不多。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教育界缺乏技术、产品、厂商的支持,产业界则缺乏教育理论支持,教育和技术两张皮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战略研究方面,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由于缺乏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和专门的战略规划研究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很难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全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做出及时政策调整;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很难施行准确的项目状态监控和建设效果评估;在推动产业进步过程中,对产业实际发展情况缺乏及时的了解;在制定宏观发展目标过程中,对国外发展情况很难及时有效的掌握。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一直缺乏专门的战略、规划研究机构和第三方咨询、评估、服务机构。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由于忙于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紧迫任务,这一问题尚不十分突出,但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逐步深入,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在学科支持方面,教育信息化依托的核心学科并不十分清晰,一方面,传统教育技术学科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作为二级学科设置,从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另一方面,以计算机、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学科则属于理工科学科范畴,对于教育信息化领域需求的直接支持有限。目前国内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尚不成熟。华中师范大学在自主设置教育信息技术学新兴交叉学科方面进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支持学科建设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3.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建设重点

建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刻不容缓。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不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的简单叠加所能解决的,而是由一系列涉及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的创新性活动过程来系统性推进。因此,必须有一支专门的、固定的、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来持续关注和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门研究基地数量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依托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支持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建立衔接教育机构和产业界的桥梁,而且可以维持一支稳定、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提供持续动力。因此,建立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支持体系,对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形成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研究支持体系的建设确定了两方面重点内容:

第一,技术研究、开发支持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广泛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跟踪了解普适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领域与教育技术结合的动向,与掌握相关核心技术的机构和厂商开展联合研发。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积极开展与教育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合作,探索集成创新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核心,促进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动校企之间广泛合作,形成良性竞争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二,战略研究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针对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理论和宏观战略研究机构的问题,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势在必行。采集、分析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测评基础数据,评估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对比研究国内外发展情况,跟踪领域内最新发展动态,定期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开展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政策比较研究;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外部信息咨询、决策过程参考;建设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建立过程性评估数据库,形成常规化数据调查机制,对教育信息化实施效果开展发展性评估。

五、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

1.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建设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技术与资源十分重要,但影响信息化的核心依然是“人”,特别是教师群体的信息化观念和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教师的观念和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信息化装备和资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包括对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更包括对庞大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求。只有建立一整套成熟的培养体系,持续培养出一大批掌握教育技术、具有创新思维、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将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未来教师,才能面对从小成长于信息化环境的未来学生。

免费师范生是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免费师范生制度是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师培养的一大特色,为解决广大中小学,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的师资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随着我国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的逐步建立,免费师范生不仅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可靠的后备人才库,也逐步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后备人才库和生力军。

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教育信息化领军人才培养也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规划》对加强建设“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对教育领导者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者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已经成为教育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系统规划、科学决策,从而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

2.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任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第一,开发课程。开发有利于免费师范生培养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公共课,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储备库。信息技术能力是21世纪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师范生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后备人才来源。职前职后教育信息化培训一体化是免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和培养过程产生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免费师范生的特点和学习工作需求,开发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定需求,如职前阶段着重于基本技能和操作的熟练、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等,开设理论介绍、基本操作等基础课程;职后阶段着重于与特定学科的整合,课程的设计可能会需要具体案例的支持、数字化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信息化教学实践环节的指导。系统连贯的整体课程体系设计,有助于免费师范生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高效提升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其专业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方面积极尝试应用信息化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展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等新型培养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第二,建立基地。建立一批学科优势明显、课程体系完善、与教学实践领域紧密对接的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遴选和培养一批能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人才;《教育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建成30个左右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配备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环节,积极开展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和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设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相关计划,培养一批在面向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技术研发、系统实施、工程管理等方面有专长的专家型人才,造就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领军人物和专业化支持队伍,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人才支持。

六、总结与展望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含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国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任务。教育信息化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在教育信息化正确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切实贯彻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创新体制机制,协同多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理应作为一项核心内容予以重视。

我国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计划着力于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共性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科学规划、制定方针政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创新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和社会参与,各级各类学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促进应用。在科学的管理体制的推动下,依据共同的标准和规范,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培训等工作,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力体系建设,通过国家级、省级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培训基地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共享和人才培养、储备。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将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随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发布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①,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逐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研究和支持体系逐步建成,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培养能力日益增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必将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将助力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收稿日期 2013-02-21

注释:

①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和企业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所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学校代表在当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标签:;  ;  ;  ;  ;  ;  ;  ;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