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水利管理站 江苏无锡 214116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也有更多推广,对于基础设备的改进有所改善。在水利工程中,对于相关建设要求极高同时施工进度需要更加严格控制,不仅对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以及资金利用等需要进一步组织,而且数据要求很高,数据实时更新。因此如何更快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达是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管理
水利工程作为利国利民的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逐步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1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水利工程涉及到的各种高新技术有很多,同时设置有很多机构和部门,产生问题的几率也就很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管理和控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而信息技术的特点就是能够准确快速的完成工程建设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这些特性会对工程有很大应用必要,复杂的工程需要提升技术运用,将复杂的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简单化。
1.2开发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
在之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都运用了传统管理的方式方法。虽科学技术有了一定发展和进步,但是并没有如此广泛,很多环节并没积极开展。因而一定要运用新的管理方式,加大推广力度,改变旧有的管理方法,积极推广新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质量及管理的效率。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不够明确
信息化建设若把“高、多、全”作为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即配置性能高、项目门类多、使用功能全。很多系统建设完成后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使用价值不高,只是利用其中几个甚至更少的功能,造成投资上的浪费。纵观近十年闸站监控系统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建设投入明显增加,而系统所实现的监控功能与高昂的造价并不匹配。更有的水库希望被贴上现代化的标签,在溢洪道上针对溢洪闸建设远程控制系统和视频系统,而实际上这些水库在建库以后就没有溢洪记录。
2.2人员问题
再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如果离开了人员的控制,那就形同虚设,而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属于临时调派或兼职,之前从事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2.3工程建设形式化
近年来,很多企业中运用了专业的信息软件技术,或者是构建一些网络管理平台,大多时候却没有真正被利用起来。一些简单项目,很多管理人员放弃了运用信息技术,而是根据自己经验和直觉决策,导致运用信息技术成为了摆设和形式,对于信息技术没有实质性应用进度,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3.1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1.1CAD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因此收集数据和信息资料就是最为关键环节。其中图形信息通过CAD技术的运用来进行处理,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而传统绘制图形的方式非常复杂,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同时还会涉及到后期需要不断修改复杂过程,这样也导致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陷。CAD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操作步骤更加简单,并且精确程度非常高,最大程度避免了更多错误的产生。
3.1.2CAD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CAD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联合应用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有更好的应用效果。这种技术联合方式能够促进CAD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将计算中的编程语言以及技术软件融合运用,使得整个建设过程有很好效率,人员操作起来也更加便捷。
3.1.3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也就是对于各种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和综合分析的一个平台,在水利工程中也有着较高利用优势。数据库将水利工程中很多复杂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整体详细管理和控制,同时方便人员查找和观看,不仅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数据利用价值,降低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3.2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通过基础的空间数据,并利用地理数据分析和模型分析技术,为水利工程提供精确的动态信息以及三维的空间图形。地理信息技术具有空间分析、动态预测、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这就使得地理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录入、传输、分析、管理,并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呈现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面前,能在信息管理和防灾减灾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我国的水利部门就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成了1:250000比例的水利电子信息图,并与各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机构进行共享,从而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的监管,提高建设科学性,减少了重复生产数据的成本,为水利工程信息共享提供了地理依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流域、胡波、江河的水下地形结构图,并生成相关数据,形成水文地理信息预报,为河床演变分析提供基础,也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代化。
3.3信息技术在工程监测环节的应用
水利工程监测是管理中最为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具备很大价值。在监测过程中,信息技术中应用最为明显的就是全球定位技术,这种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中,可以连续6h进行监测,同监测出来的数据更加精确,效率明显,一些传统技术方式无法与其相比。在监测过程中,全球定位技术能够对一个监测点进行观测,接受多个数据返回,同时能够准确接受,并且将这些数据第一时间进行计算,这种工作效率是极高的。传统的监测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环节的影响,但是这种技术却不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因而在水利工程监测工作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
3.4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上的应用
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上来说,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它有效地保证了水利工程信息的高速、有效、可靠的传播。把地理位置上分散的水利工程通过通信及网络技术将信息连接在一起,对信息量大、种类校对的水利信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汇总打包传输,并且对三维模型、图像、水利数据等资料进行传输交换,此外,通信及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上还有像软件技术以及存储管理等。
3.5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设计阶段中,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水利工程前期施工主要是设计到工程资料的掌握,现场勘查工作以及施工图纸的审查等,如果选用信息技术就能避免这些工作,并且快速及时地完成工作,操作方法和管理方式都变得简单。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出管理模式和平台,如果设计人员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就能够更快掌握整个工程所需要数据。因此设计人员要主动去了解信息技术,同时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加大设计人员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结合工程设计,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快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效率和水平。
4结语
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信息的共享度,转变了整个管理系统的结构,把水利工程各方面管理信息很好地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还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管控,使得工程质量得以提高,为水利工程后期投入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
[2]李蕾.浅谈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6.
论文作者:章飞飞,朱彬彬,孟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