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小学古诗教学的演进论文_ 李建魁, 赵靖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小学 李建魁 赵靖

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视传统文化对国家与民族的筑基固本作用,古诗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则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审美价值观与方法形成的奠基阶段,因此从古至今一直是国家教育的关注重点。早在我国周代就有“国学”加强儿童的《诗经》教育,如要求学习者“一年视离经辨志”。“诗教”始于孔子,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新文化运动以来,“诗教”从狭隘的《诗经》教育走向了诗歌教育,彰显了我国新诗教的包容、开放、吐故纳新的教育精神,尤其新中国以来,小学古诗教学经历了大的波折,有必要对其做一个梳理,从而发现其规律,为现实的小学古诗教学提供历史的经验。

一、固本筑基的“古为今用”的古诗教学(1959-1966)

新中国之初,百废待兴,教育为传播新中国意识、建章立制承担着重要责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此古诗教学并不具有较重要的位置,但依然要求小学学习部分古诗,如《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要求编写语文课文应注意:“取材于古书的,应意译成现代语体文;在旧小说、旧唱本中选取的,应节改古代死语为现代活语。但选取古诗歌的,应全用原文,不加节改。”从该编辑大意可以看出此时的古诗教学重在翻译为现代汉语。学习古诗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建国至今,我国一共颁布了四部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八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分别是改革开放前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订草案)》,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改革开放后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等。这些纲要将语文的性质基本定位于“思想性”“工具性”的关键词上,这使得古诗文在教材中选编的比例并不大。

新中国教育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重视文学的现实性,因此教材选编作品也轻视了古诗文,以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和时文为主。早在建国之前淡化古诗教学的思想已经显现,因此这一时期古诗文教学也并不受重视,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时期的语文课标中看到这一特点:

表1

古诗文在这一时期的语文课本中虽继续有所涉及,但是所占比例还是极少,大多集中在小学的高年级。出于初中要学习古诗文的原因,这一时期小学高年级学习古诗文就体现了知识的层级过渡,教材选篇少,教学任务轻。

二、古诗教学的拨乱反正期(1978-2001)

1978年改革开放的治国方针为古诗文教育迎来春天。为了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育对古诗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一时期小学古诗文教学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需要的角度进行思考,于是,在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基础上于2000年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此次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首次在教学大纲中提出要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说法,古诗文是中华特有的文学形式,在此时的地位被确立下来。除此之外,还在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明确“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给出80首推荐背诵篇目。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不仅说明“教学大纲”的专有名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也说明了新的指导性、建设性、发展性的教学指导文件问世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观点,在“总目标”中提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并且明确了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

表3

这样,1~6年级学生就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并且在“附录”中说明“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对于小学生也给出70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三、小学古诗教学的发扬光大(2011- )

短短两年的时间,古诗文在小学阶段的地位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诵读优秀诗文”已经成了小学生的必备阅读材料。十年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注重语文课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额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包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且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了更加细化:

表4

与2001年的课程标准一样,2011版《课程标准》也在“附录”中给出了特殊说明:“仅推荐古诗文136篇(段)”,“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四、新中国小学古诗教学演进的启示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关于古诗文学习指导的变化,古诗文能够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但对古诗认识的不统一是影响古诗教学一个重要问题。这些教学纲要的变化严重影响着古诗文在中小学中的地位,如本世纪前十年我国语文教材实行了“一纲多本”的编制方式,多种版本教材对古诗文的价值与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体现在篇幅上也有了轻重之分,使得教学中各地对古诗文的重视程度不一。2016年以来,实行的部编版教材由加大了古诗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使得教学中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认识。这种起伏不定的变化严重影响着一线教师对小学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的认识,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方式等。

古诗文在小学阶段用了十年“崛起”,一方面说明了它已经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波折,这种波折影响了在当时受教育的学生们在今天作为教师或家长的角色时,对于学习古诗文的观念是否会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一部分这些在“波折”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是否愿意去探索教授古诗文的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刷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成为探究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如今依旧面对着2011版的课标,却不自觉重视起了古诗文教学和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大传承意义,这离不开习总书记的正确领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鼓励我们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在此期间,关于古诗词的传媒节目也开始大批量涌现,2014年贵州卫视的《中华好诗词》,2016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浙江卫视的《向上吧!诗词》和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让中国古诗词在这信息化、现代化的社会中重放光芒。2018年央视再次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通过高密度、多频道的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媒让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其中,唤醒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让我们意识到民族基因和文化认同的重要。

除此之外,2009年中央决定由教育部统一编写义务教育语文。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的编写历时5年,课文选篇不仅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而且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增加28首,比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增加55篇。这些政策性的变化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1961年12月3日文汇报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C] .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1.

论文作者: 李建魁, 赵靖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新中国小学古诗教学的演进论文_ 李建魁, 赵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