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论文_杨雪,王倩,袁霞,张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施护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结合患者进入我院心内科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展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提升和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生活质量;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辨证施护

心力衰竭也称作心肌衰竭,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其临床多伴随有其他内科的基础疾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病症主要有肺水肿以及心脏骤停。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心衰主要因先天不足、外邪侵入、情志内伤及年老体弱,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水湿瘀血内停而发为本病。因心衰患者个体差异大,需辨证施治,更需要正确的辨证施护。中医心衰属于心悸、喘证、积聚、水肿的范畴,心衰中医证型,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心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七型,即心肺气虚、气阴两亏、心肾阳虚、气虚血疲、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根据中医症候特点,常分为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痰饮阻肺,(急性加重期分为阳虚水泛型,阳虚喘脱证、痰壅肺证)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1],从而让患者的病情能够稳步改善而不出现恶化病症,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有效中医辨证护理非常关键。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6例,结合患者进入我院心内科挂号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后分组,单号和双号分别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6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在55~84岁,平均年龄为71.2岁,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54~86岁,平均年龄为71.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详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对于有异常病症出现的及时处理,并且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结合合适的体位进行心脏压力的减轻[2];

2.1一般护理

2.2 中医辩证施护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清新。(2)情志调理:劝慰患者正确对待因病程较长造成的体虚、易急躁的情绪变化,予以心理疏导(3)饮食指导: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饱餐。(4)中医常见症候的辩证施护:(一)喘促:喘促: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恐惧情绪。(2)给予端坐位或双下肢下垂坐位,遵医嘱予20%~30%乙醇湿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3)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强心药,如吗啡、洋地黄类药物等。(二)胸闷、心悸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2.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3.嘱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感,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必要时让亲属陪伴,给予亲情支持。(三)神疲乏力1.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交谈,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2.加强生活护理,勤巡视,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随手可及的地方。(四)尿少肢肿 1.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摄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确测量每日晨起体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轻薄衣服,空腹状态)。2.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3.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下肢水肿者,可抬高双下肢,利于血液回流。4.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5.形寒肢冷者注意保温,可艾叶煎水浴足,温阳通脉促进血液循环。(5)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1.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随症配穴。如:心悸:心、小肠、皮质下;水肿穴:肾、肾俞、输尿管、膀胱;便秘穴:大肠、三焦、脾、皮质下。2.灸法:选取穴位遵医嘱,随症配穴。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要尽可能减少气血损耗,同时选择心俞、阙阴俞穴位进行针刺护理,对于心肾阳虚的患者则要对三阴交、命门以及心俞穴位进行热敷护理[3],对气虚血瘀的患者则要结合定喘、足三里以及肺俞穴位针刺护理,对于痰饮阻肺的患者则要进行拍背护理,从而起排痰作用[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需要依据质量评定表QOL进行评估,在问卷调查中结合36个条目和8个唯独进行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估,将其分为低、中、高三层,其中低为分数不足70分,中为分数在70~80分,高为分数在80分以上[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合问卷调查进行评估,其总分为100分,满意为患者的评分总计超过90分,比较满意为总分在60~89分,不满意为患者的评分不足60分,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之和。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础资料和临床对比观察指标结合SPSS22.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设定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心血管系统较为严重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在我国显著升高,并且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患者主要为心室功能不全病症,其主要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病症主要为咳嗽、咳痰、咳粉红色泡沫痰以及呼吸困难,患者还伴随有泌尿系统相关病症,而右心衰竭患者则主要为恶心、呕吐、便秘以及呼吸困难病症[6]。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能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护理干预是疾病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医护理干预强调个体化,针对不同病人解决不同问题,中医心衰的辩证施护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由于患者的病症治疗周期多较长,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鼓励患者适当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辨证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嵇云.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23):273.

[2]丁兆华.急性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辩证施护[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4(05):11-12.

[3]祁雷磊.参附益气强心汤配合血液超滤治疗心阳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安宜沛.慢性心衰患者膳食现况调查及中医药膳调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5]高坤.急性心肌梗死并发SIRS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相关性的回顾性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6]李媛.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舒缩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论文作者:杨雪,王倩,袁霞,张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中医辩证施护用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分析论文_杨雪,王倩,袁霞,张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