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_大学论文

浅析大学生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_大学论文

浅析大学生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道德论文,原因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人类社会在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严重挑战。这个挑战主要不是来自于经济,而是来自于价值信念。大学生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价值观指导之下做出的。许多大学生无视道德观念,拜金主义泛滥,利己主义盛行,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感情淡漠。本来,道德应该是指导学生恰当地引导自身的激情、欲望和追求,陶冶情操、健康地发展自身的个性与创造力,使身心达于和谐,臻于幸福;应当是指导学生合理地调整相互关系,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使个人与社会达于和谐,臻于善美。但是“大学生往往机械地理解伦理道德对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以为凡是物质生活中存在的、成为时尚的,就应当成为道德的内容,从而使伦理道德失却其崇高的心灵震撼力,沦为大学生经验生活、感悟存在的辩护士”[1]。这既是伦理道德的不幸,也是社会发展的不幸。如果社会缺乏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大学生的崇尚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失去起码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人的尊严感与正义感。那么,什么真理、理性、价值、秩序,统统将不复存生。

改革推动着道德主体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渐激发起大学生对个人利益的兴趣,关注和追求。这种变化表现为个人摆脱精神上和实际中的束缚,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独立自主、自尊的新的个人价值观。大学生的这种自我发展,我们需要辨证地看待:一方面,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它也是使现代社会具有活力的一种精神;另一方面,大学生只关心自己,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增长,导致对他人、对公共利益的淡漠,对祖国和民族意识的淡化,利他美德和集体主义受到歪曲和轻视。这种结果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这些矛盾有些是因为道德观念落后引起的,有些是改革中不可避免的“阵痛”,有些则是改革的道德代价。有人认为“这会形成一种悖论:要发展生产,就必须牺牲道德,而要保持道德水平,就不能不进行改革”[2]。这种悖论说明,每当社会变革或生产发展的高潮来临之际,每当触动了人们稳定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结构时,往往会出现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与失衡。这种失衡的表现主要是:

(一)价值取向上的矛盾性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许多大学生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成才与发财之间徘徊。价值观困惑和矛盾体现在三个反差上: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反差。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求实惠和实际;校园内外的反差,即实际存在的道德双轨现象。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也在蔓延,长年累月苦口婆心教育的成果,常常被某些错误舆论误导,被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丑闻抵消;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向个人、金钱、急功近利倾斜,为了眼前利益,不惜牺牲未来。总之,“大学生在面对求新与守成,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形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关心与淡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3]。

(二)精神躁动,道德理念弱化

大学生的精神不满足追求及其迷误,在社会处于深刻变动时期表现尤为突出。第一,在一些大学生看来,良心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与风采。大学生或公开或隐蔽地追名逐利、背信弃义、为非作歹;或昏昏然于纸醉金迷之中,或怀疑良心的存在,藐视地发问“良心值多少钱”。但只要他还有一点情感、良心尚未彻底泯灭,那么他终将经受良心无休止的折磨,接受良心对背叛理想、事业、人格、人民的无情审判。第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告别了信仰。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了难得的“大彻大悟”。在他们看来,理想是空的、信仰是假的、钞票是真的,什么理想、信仰,均置之脑后。其实,他们并非没有理想,他们的信仰是“孔方兄弟”与“权力先生”。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当今时代是理性之时代,理性拒斥信仰。这是一种浅薄之识见。理性并不绝对拒斥信仰,理性只拒斥使其作为婢女的诸如宗教神学的信仰。当理性自身以非理性方式存在时,即为意志、情感、信仰。当人们对理性、真理深切把握、笃信不移时,理性即化为信仰。没有理性就没有真实的信仰。愚昧、不合理的信仰即是没有信仰。第三,许多大学生逃避责任,放弃责任。一个人只要生活在世界上,就必须承担责任。承担责任需要毅力、拼搏乃至牺牲。尤其当德性与幸福相分离时,大学生履行责任,意味着对物质幸福的某种主动放弃,甚至要承受某种屈辱。可见承担责任并不轻松,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于是,许多大学生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听凭自然冲动,或者随波逐流。结果是麻木不仁、浑浑噩噩,陷入奢侈放荡、贪得无厌。而无论哪一种情形,“均是自由的丧失,都是人格的沦丧”[4]。第四,部分大学生将自己的存在仅仅理解为感官的直觉性与刺激性,堕入奢侈与放纵。奢侈者醉生梦死,以此掩饰其空虚的心灵,麻醉其无所追求的精神。“奢侈是一种特殊的堕落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是与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的,是以消费本身而非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消费”[5]。“奢侈伴随贪婪,贪婪滋生拜金主义”[6]。拜金主义使人间一切真假、是非、美丑、善恶颠倒,使人蜕变为兽。

(三)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泛滥

“正当的个人利益观念,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7]。谋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大学生,以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为目的。问题在于,不少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由于利欲熏心,他们不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失去了一般的道德良心,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潭。个人主义者往往把个人的要求和愿望置于他人、社会、国家之上,使自己同集体、同国家疏远以致对立起来。他们在看待个人同他人、社会的种种问题时,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往往只强调自己应得到的权利、荣誉和金钱,而很少考虑到自己对社会、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考虑个人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而不愿考虑国家、集体以及社会的需要。在有的情况下,为个人私利而混淆是非,甚至善恶都难以辨别。严重的个人主义者,为了满足物质欲望的享受和对金钱的追求,最终很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市场原则向人际关系的渗透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经济的许多观念如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自由观念、注重物质利益观念等在大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中逐步确立,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奉献和索取的天平上,最好是平衡的”[8]。随着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深入到思想道德领域,很多大学生都同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利益”来评价。“金钱”在学生追求的利益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一方面提倡传统的仁爱观,希望建立一个互相关心、爱护、尊重的理想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却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人人为我,却不愿我为人人。在恋爱目标上,少数大学生希望追求真正的爱情和永久的情谊,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只重视恋人的外表及其家庭背景。更有的因失恋而失德。

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必然带来道德的进步,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也会伴随着低下的道德情操和没落的生活方式。这些表明改革不会自动带来道德上的繁荣。在快节奏和高效率的社会生产方式冲击下,几千年来的道德心理、生活方式摇摇欲坠。但是“生产发展不能自动消除旧观念,提供新标准”[9],而且破旧与立新之间存在着时间差,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改革与道德仍有可能循着两条轨道发展。基于此,在现阶段,我们应该从根本上了解和把握大学生道德滑坡的深刻原因,以期促进道德的进步,使之跟上改革的形势,适应改革的需要。

原因之一:市场精神的消极作用。市场精神是由支配市场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所直接衍生出来的关于市场经济实质的社会精神。“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或者说所具有的效率不过是逐利竞争的特殊产儿”[10]。市场精神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作用。市场经济是利润至上的。因此,市场精神具有“唯利是图”的自发倾向,其核心是追求利润。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虽然会为了自己的长远的或更大的利益而做出暂时的、局部的牺牲,主动放弃某些利益,虑及别人的某些利益,出现如人们的所说的“聪明的利己主义”。然而,这并不改变其逐利的价值目标,甚至也并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只要能不受惩罚,唯利是图可以不择手段。另外,“市场精神的等价交换内容尽管是经济行为的通则”[11]。然而,只要它存在着,就有可能逸脱于经济行为之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它领域。当市场精神的等价交换这一纯粹的经济关系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中,那么人际关系、政治生活关系就可能会蜕变为冷冰冰的简单的等价交换关系。

原因之二:教育的失误。大学生的社会化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这环境从空间上来说,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一,家庭原因。对大学生成长的第一位影响来自家庭的生活和教育。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的道德素质才得以养成。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家长为了子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忽视了对子女做人方面的教育。教育子女考大学选专业以经济收益高为主要依据,表现出家庭教育的功利性与盲目性。其二,学校原因。“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国的高等教育都被认为是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决定因素”[12]。一般学校的德育实施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教师的言传身带,一是校园亚文化。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教师课堂讲授成了知识性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学分的一种手段,其显示现代德育课程真正意义的理性、认识和行为指导的功用就相当程度被消蚀了。加上这几年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风气下滑,使得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下降。如此,教师的言传身带显然是无力而低效的。而以网络文化为特征的校园亚文化,成为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亚文化自然存在着开放性、交互性、多重性、虚拟性,容易造成道德教育的误区。其三,社会原因。社会变革对大学生的影响居第二位。“当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道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13]。与此同时,在个人道德生活领域中的道德标准也出现了多重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多重性。由于目前存在道德批评的不系统性,道德蓝图的模糊性与道德力量的无权威性等问题,更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社会道德教育的多元、多重和矛盾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仍将存在。

原因之三:深层次的历史因素。“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一体化”[4]。传统的伦理实质上是服从政治统治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由于中国伦理价值系统与政治系统过于一体化,所以当政治系统发生震荡时,传统的伦理道德也会发生严重的危机。自“五四”以来开始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则完全是外来的,这个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现代的社会规范,实质上也是外来的,而且,“在中国人极讲究私人关系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念里并未获得合法性的自愿意识”[15]。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反映在伦理道德教育上,就出现了道德教育的政治化、理想化和绝对化的倾向,并且一度和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革分离,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心理需要和思想需要分离,与社会家庭影响分离,与基本的职业道德、公德教育分离。当然,几十年来,我们也制定了大量的规范。但这种道德教育一直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存在,不少的大学生缺乏自愿意识,在相当长时间里很难内化为他们的自律行为,而且只要失去行政性的监督或脱离了同学、亲朋好友的圈子后,这些规范往往显得没有约束力。这也是当前大学生知行不一的原因所在。

原因之四:社会贫困。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来自家庭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社会贫困一直存在着。社会贫困主要指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贫困家庭不在少数,限制和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因为“社会贫困状况下难以熏陶出普遍高贵的心灵,培育出高尚的人才”[16]。费尔巴哈认为,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居住。虽然有少数学生,他们宁肯忍受饥饿也不去作奸犯科。不过,这些典型现象并不能否证在大众层面上要保持德行就必须保证大学生能享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必要的生活资料同时也是必要的德行资料,要防止大学生陷入罪恶,就必须保证他们有起码的生存条件。然而,社会贫困使社会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一方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扩大;另一方面是贫困悬殊不断扩大,弱势群体不断增多。社会家庭贫困,相对应地,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会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丧失掉社会的一些权益:再教育和学技能的一般机会等。社会贫困易使人性扭曲、情感堕落。生存的逼迫往往使大学生在绝望中不知不觉地沉沦堕落。

原因之五: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理想是其道德行为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总的来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缺陷有:一是抽象思维有余,辩证思维不足,易带主观片面性。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观念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博览群书,缺乏实际锻炼,思维易偏于理性而脱离实际。加上受具体科学思维方式局限性的影响,使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二是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但对其本质特征把握不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大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过分强调主体意识,对自我认识不深刻。三是需求欲望高,富于理想,但对困难估计不足。当代大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他们产生了大量新的需要。对社会生活领域或自然环境领域中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新奇,都想了解和探索。但是由于辨别能力差,有时分不清真伪美丑和是非曲直,甚至视“舶来品”为珍宝,全盘接受,这样就产生了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差的矛盾。

标签:;  ;  ;  ;  

浅析大学生道德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