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李颖论文_李颖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新城镇卫生院 154323

摘要:目的 分析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康复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在两方面的对比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开展全面的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地促进患儿的康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在护理工作中得到患儿家属的支持认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个性化护理;不良反应;应用

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肺炎支原体为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可引起流行。患儿常表现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临床表现为顽固性肺部炎症,严重威胁了小儿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资料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患儿得到良好治疗的关键[1]。因此,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并发症的治疗的效果及影响,本文对8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常规和个性化对比护理,总结出个性化护理的优势和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儿科在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女17例,男25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岁;实验组42例,女14例,男28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岁。据调查统计,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情况、病情、临床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患儿,采取全面有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42例对照组患儿均按照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执行。为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病室内每日消毒一次,且应湿擦、湿扫,保持环境洁净;室内禁止吸烟,每日早晚2次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交叉感染;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50%,保持室内环境舒适。在精神上指导和鼓励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和呼吸。定时观察记录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及面色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1)呼吸道护理 经常为患儿翻身、叩背,利于口鼻分泌物排出。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咳嗽:坐起慢慢地深呼吸,屏气几秒,然后慢慢呼出,再次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最后自胸部用力咳出。对年龄较大的患儿,以吹气球的方式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防治肺不张;对于病情严重、无力咳嗽或痰多不能咳出的患儿采用鼻导管吸痰。

2)体征护理 严密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对体温不稳定患儿,每2~3 h测体温1次,体温稳定后,每6~8 h测体温1次;对体温高热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或口服药物降温,同时必须注意保暖。患儿并发心肌损害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其心率、脉搏、血压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患儿并发肝脏损害时,注意观察患儿消化道症状,严格进行保肝治疗和护理。

3)饮食与体能护理 指导患儿加强营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并针对发热患儿做好口腔溃疡预防;帮助患儿多做户外运动,尤其是呼吸方面的运动,促进体能尽快恢复。

4)用药护理 为患儿进行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时,应选择较粗直的静脉留置针,滴速要慢,并避开关节。

5)神经护理 若患儿出现抽搐的现象,应为患儿戴上牙垫,避免其咬伤自己,并及时注射镇静类药物和给予吸氧。

6)心理护理 患儿对治疗和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应积极与患儿沟通,鼓励其勇敢克服,并引导其保持平静和开朗的心态,融入到新环境。并做好与家属的交流,共同帮助患儿康复。

1.3观察指标[2]

无效:治疗两周后,患儿咳嗽及咳痰等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持续发热,呼吸频率仍较快。有效:治疗一周内,患儿的体温、呼吸频率等基本指标接近正常,咳嗽、肺部哮喘音有所减轻。显效:治疗7天后,患儿临床炎症阴影明显缩小,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并无反复,咳嗽及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呼吸频率正常。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O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

经过对患儿的对比护理治疗之后,对患儿康复情况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析见表l。

3讨论

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主要通过呼吸道吸人飞沫传播,是引起小儿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患病儿童因身体还处在发育阶段,其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发现小儿患上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应尽早进行准确治疗和有效护理。

在本文中,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所体现的优势。因此,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在给予细致的常规合理的基础上,应结合患儿病情的特殊性开展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并通过把握患儿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鼓励患儿乐观勇敢的面对病况,在营养、心理、生理各方面对患儿给予帮助和关怀。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加速了患儿病情的康复,又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痛苦,对于临床实践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隗洪进,张爱思,刘军,等.“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4 013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58-360.

[2]蒋群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333.

论文作者:李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李颖论文_李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